一种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8070发布日期:2023-07-06 11:1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循环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


背景技术:

1、目前,循环扇具有体积小,风力强,送风距离远的特点,循环扇用于搅动室内的空气,循环扇配合空调使用,会使较大的室内空间都得到均匀的制冷效果。为了增大输出风压,市面上的循环扇的扇叶外壳组件多为采用圆柱状或圆锥结合圆柱的外形,而且扇叶外壳组件与扇叶的外边缘的径向距离较小,所以扇叶外壳组件的外形比较紧凑,于是市面上的循环扇的扇叶外壳组件上很少会设置提手结构,导致单手拿起循环扇较为困难,市面上有一些循环扇的顶部设有外凸的提手片或外置的提手结构,会破坏循环扇外观的整体美感,但是将提手结构设于扇叶外壳组件的后内部,又会导致增大循环扇的风阻,严重影响循环扇的出风效果,所以现有技术的循环扇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它既方便用户单手提起循环扇,又避免循环扇的出风效果受到明显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包括扇叶外壳组件,所述扇叶外壳组件包括环壳体及后罩,所述环壳体的后端与所述后罩的前端连接,所述后罩包括后罩径向栅条,相邻的所述后罩径向栅条之间形成有后罩通风道,其中,所述后罩的后部形成有提手凹槽,所述提手凹槽包括内圈槽壁、外圈槽壁及径向槽壁,所述径向槽壁的内端与所述内圈槽壁连成一体设置,所述径向槽壁的外端与所述外圈槽壁连成一体设置,所述提手凹槽的外壁与对应的所述后罩径向栅条连成一体设置,所述提手凹槽的前端形成有提手槽底,所述提手槽底包括提手槽栅条,相邻的所述提手槽栅条之间形成有提手槽通风道。

4、优选地,所述提手槽栅条与对应的所述后罩径向栅条对正设置。

5、优选地,所述外圈槽壁的内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肋。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扇还包括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及电机外壳,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设于所述环壳体内,所述后罩形成有呈向前凹陷状的圆凹台,所述圆凹台与所述扇叶同轴线设置,所述提手凹槽设于所述圆凹台内,所述圆凹台的底部形成有容置凹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前部适配插装于所述容置凹壳内,所述提手凹槽设于所述电机外壳的上侧。

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扇还包括摇头底座组件,所述摇头底座组件包括活动座及用于与桌面或地面接触的固定座,所述活动座后部上形成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形成有向前上方延伸设置的叉架,所述电机外壳设于所述叉架内,所述叉架与所述电机外壳铰接,所述叉架与所述电机外壳的铰接轴线设于水平面内,所述叉架的前上端设于所述圆凹台内。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扇还包括上下角度调节组件,所述上下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定位球及定位盘,所述定位球与所述叉架相对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盘与所述电机外壳相对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设于所述叉架与所述电机外壳的铰接轴线上,所述定位盘的边缘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上下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定位球推压在所述卡槽内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球接触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后罩的后部形成有提手凹槽,提手凹槽的前端形成有提手槽底,提手槽底包括提手槽栅条,相邻的提手槽栅条之间形成有提手槽通风道,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扇既方便用户单手提起循环扇,又避免循环扇的出风效果受到明显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包括扇叶外壳组件(1),所述扇叶外壳组件(1)包括环壳体(11)及后罩(12),所述环壳体(11)的后端与所述后罩(12)的前端连接,所述后罩(12)包括后罩径向栅条(1201),相邻的所述后罩径向栅条(1201)之间形成有后罩通风道(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12)的后部形成有提手凹槽(121),所述提手凹槽(121)包括内圈槽壁(1211)、外圈槽壁(1212)及径向槽壁(1213),所述径向槽壁(1213)的内端与所述内圈槽壁(1211)连成一体设置,所述径向槽壁(1213)的外端与所述外圈槽壁(1212)连成一体设置,所述提手凹槽(121)的外壁与对应的所述后罩径向栅条(1201)连成一体设置,所述提手凹槽(121)的前端形成有提手槽底(1214),所述提手槽底(1214)包括提手槽栅条(1215),相邻的所述提手槽栅条(1215)之间形成有提手槽通风道(1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槽栅条(1215)与对应的所述后罩径向栅条(1201)对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槽壁(1212)的内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肋(12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组件(5),所述电机组件(5)包括电机(51)及电机外壳(52),所述电机(51)驱动连接有扇叶(7),所述扇叶(7)设于所述环壳体(11)内,所述后罩(12)形成有呈向前凹陷状的圆凹台(122),所述圆凹台(122)与所述扇叶(7)同轴线设置,所述提手凹槽(121)设于所述圆凹台(122)内,所述圆凹台(122)的底部形成有容置凹壳(123),所述电机外壳(52)的前部适配插装于所述容置凹壳(123)内,所述提手凹槽(121)设于所述电机外壳(52)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头底座组件(2),所述摇头底座组件(2)包括活动座(22)及用于与桌面或地面接触的固定座(21),所述活动座(22)后部上形成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上端形成有向前上方延伸设置的叉架(4),所述电机外壳(52)设于所述叉架(4)内,所述叉架(4)与所述电机外壳(52)铰接,所述叉架(4)与所述电机外壳(52)的铰接轴线设于水平面内,所述叉架(4)的前上端设于所述圆凹台(1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角度调节组件(6),所述上下角度调节组件(6)包括定位球(61)及定位盘(62),所述定位球(61)与所述叉架(4)相对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盘(62)与所述电机外壳(52)相对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62)设于所述叉架(4)与所述电机外壳(52)的铰接轴线上,所述定位盘(62)的边缘部形成有卡槽(621),所述卡槽(621)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上下角度调节组件(6)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定位球(61)推压在所述卡槽(621)内的压缩弹簧(63),所述压缩弹簧(63)的上端与所述定位球(61)接触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通风式提手槽的循环扇,包括扇叶外壳组件,扇叶外壳组件包括环壳体及后罩,环壳体的后端与后罩的前端连接,后罩包括后罩径向栅条,相邻的后罩径向栅条之间形成有后罩通风道,其中,后罩的后部形成有提手凹槽,提手凹槽包括内圈槽壁、外圈槽壁及径向槽壁,径向槽壁的内端与内圈槽壁连成一体设置,径向槽壁的外端与外圈槽壁连成一体设置,提手凹槽的外壁与对应的后罩径向栅条连成一体设置,提手凹槽的前端形成有提手槽底,提手槽底包括提手槽栅条,相邻的提手槽栅条之间形成有提手槽通风道。本技术的循环扇既方便用户单手提起循环扇,又避免循环扇的出风效果受到明显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邓仲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世联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