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3794发布日期:2023-04-21 10: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水流道,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优化进水流态、避免漩涡的产生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


背景技术:

1、立式轴流泵机组因其流量大、扬程低的特点,在城市防洪排涝、调水工程、江河治理、农田灌溉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从前池来水到水流进入叶轮进口,会产生水力损失,水力损失的大小,会影响机组的装置效率,尤其对于低扬程水泵,水力损失影响尤其明显。同时机组大流量的吸水,液体流动不受约束容易形成表面涡、附底涡、附壁涡,漩涡中夹带的气体一旦随水流进入泵中,就会造成水泵汽蚀。汽蚀不仅仅会导致机组振动、噪音增大,流量减小效率降低,还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影响水泵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部分泵站由于地质问题,开挖深度受限制,由于地理位置问题,泵房占地面积受限等客观问题。

2、目前常用的改善方法是在水泵进口设有进水喇叭口,同时通过调整水泵安装位置来控制水泵距离侧墙、后墙的距离,降低附底涡、附壁涡产生的可能性。在一些重要领域,往往还有通过在喇叭口下方增设导流锥、增大进水池的开挖深度来增加水泵叶轮淹没深度等方式进而来消除进水漩涡。但增大进水池的开挖深度,会大大增加土建成本;调整水泵安装位置来控制水泵距离侧墙、后墙的距离,会增加泵房宽度、长度,同样会增加土建成本;水泵进口设置的进水喇叭口,水力损失相对较大,会降低机组装置效率。为了解决水泵叶轮进口进水问题、优化进水流态、减少泵站投资、保证泵组的运行稳定性,优化进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优化进水流态、避免漩涡的产生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所述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包括: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构成整个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弯肘段位于扩散段和调整段之间,扩散段、弯肘段分别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调整段通过法兰与水泵的进口连接。

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上均设置有加强筋板。

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相邻的加强筋板之间的距离为10-30厘米。

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调整段为长度能调节的段;调整段包括若干段,相邻的段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均为金属段。

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扩散段的扩口直径为调整段直径的1.2-2倍。

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地脚螺栓包括多组,对称分布在扩散段和弯肘段的下方。

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35-160厘米。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弯肘段的弯肘段高度为叶轮直径的1.0-1.3倍。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弯肘段进水段面方形渐变为出水段面圆形,且过流面积收缩至50%~60%,弯肘进水段面与弯肘出水段面相互垂直。

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这种肘型进水形式可以很好的起到整流作用,优化进水流态,避免漩涡的产生;同时相较于传统开敞式喇叭口进水,水泵的进口段水力损失小,装置效率高;装配式的金属流道具备方便安装,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包括: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构成整个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弯肘段位于扩散段和调整段之间,扩散段、弯肘段分别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调整段通过法兰与水泵的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上均设置有加强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加强筋板之间的距离为10-3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调整段为长度能调节的段;调整段包括若干段,相邻的段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均为金属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扩散段的扩口直径为调整段直径的1.2-2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地脚螺栓包括多组,对称分布在扩散段和弯肘段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弯肘段的直径范围为:35-16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弯肘段的弯肘段高度为叶轮直径的1.0-1.3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弯肘段进水段面方形渐变为出水段面圆形,且过流面积收缩至50%~60%,弯肘进水段面与弯肘出水段面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包括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构成整个装配式肘型进水流道,弯肘段位于扩散段和调整段之间,扩散段、弯肘段分别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调整段通过法兰与水泵的进口连接。扩散段、弯肘段、调整段上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本技术的肘型进水形式可以很好的起到整流作用,优化进水流态,避免漩涡的产生;同时相较于传统开敞式喇叭口进水,水泵的进口段水力损失小,装置效率高。扩散段、弯肘段分别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牢固可靠,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董美玉,唐秀连,冯明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