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9327发布日期:2023-01-25 13:0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触网作业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施的安装、维修和日常保养等作业,该机构包括一个主平台和2个辅助平台,各个平台配备有独立操作系统,因此整车具有功率大,牵引能力强,操作快速灵活、运行平稳等优点,同时众多的动力设备也对作业车的冷却系统提出更多的技术要求,需要保证其对作业时面对的各种情形适应能力较好,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为了保证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工作时,各个散热系统之间采用互相独立,安装也是互相独立的方案,不仅能耗较高,且安装时,占用的空间也更大,同时,多组动力源会使得冷却时能耗偏高;
4.2、工作一开始,系统中基本上直接以正常的散热功率去运行,但是作业车工作的时候,需要先将其中的传动液体在升温到一定的程度,也即进行热机,在完成热机后,整个机器的工作状态才能调整到最好,直接采用全功率散热装置散热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热机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外壳、液压马达、液压油冷却壳、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温控阀,解决了散热装置的安装布局困难且散热功率损耗较大和热机的时候无效热机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包括外壳、液压马达、液压油冷却壳、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温控阀,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油冷却壳,所述液压油冷却壳的前方设置有液压油温控阀,所述外壳的前方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液压马达的一端与液压油温控阀固定连通,所述外壳外侧固定有液力传动油冷却壳,所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内固定有l形挡板,所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前侧上部远离液压油冷却壳的一侧设置有液力传动油温控阀,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将液压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冷却壳中经过的待冷却的介质进行冷却,通过液压马达将液压油导到液压油冷却壳中,经过液压油冷却壳中的液压油被外壳中经过的空气带走热量后,通过液压输出口导出,通过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将经过其中的液力传动油在外壳中经过的空气作用下冷却,通过液力传动油温控阀在液力传动油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才开始进行冷却作用。
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固定有风机,所述外壳的前侧固定有防护网,所述外壳内的后侧固定有前保护网,外壳通过其中的风机驱动工作时,将经过液压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
油冷却壳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9.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液压进油管,所述液压马达的后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后侧固定在外壳前侧,液压马达通过进油管将液压油导到液压油温控阀中。
10.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温控阀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液压输出口,所述液压输出口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液压输出口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液压油冷却壳前侧上部,液压油温控阀通过转接管将液压油导到液压输出口中导出,通过输送管将液压油冷却壳中经过冷却的液压油导到液压输出口中导出。
11.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温控阀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送管,所述导送管远离液压油温控阀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液压油冷却壳前侧下部,所述液压油冷却壳前侧下部与导送管位置对称地固定连通有导入口,液压油温控阀通过导送管将导入其中的液压油导到液压油冷却壳中。
12.进一步地,所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前侧上部远离液压油冷却壳的一侧开设有输入孔,所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前侧上部靠近液压油冷却壳的一侧开设有输出孔,液力传动油冷却壳通过输入孔固定输料管,通过输出孔固定出液管。
13.进一步地,所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前侧固定连通有液力传动油进口,所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后侧固定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后端固定连通在输入孔内,液力传动油温控阀通过液力传动油进口导入液力传动油,在其温度低于预设值时通过中转管导到液力传动油出口导出,在其温度高于预设值时,通过输料管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中。
14.进一步地,所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靠近液压油冷却壳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中转管,所述中转管远离液力传动油温控阀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力传动油出口,所述液力传动油出口靠近外壳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后端固定在输出孔内,使得液力传动油冷却壳中经过冷却后的液力传动油通过出液管导到液力传动油出口中导出。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液压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冷却壳,解决了散热装置的安装布局困难且散热功率损耗较大的问题,使用时,通过与外壳固定的液压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在外壳中风机作用下,使得经过液压油冷却壳中液压油冷却,经过液力传动油冷却壳中液力传动油被冷却,使得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两种液体进行散热,但是只需要一个安装位置,且可以通过一个动力源对两组系统中液体进行散热,减少散热功率损耗,增加能能效比。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液压马达、液压油冷却壳、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和液力传动油温控阀,解决了散热装置热机的时候无效热机的工作时间较长的问题,导入液压油温控阀中液压油温度达到其设定值时,其和转接管连通的通路封闭,和导送管连通的通路导通,使得导入液压油温控阀中液压油通过导送管导到液压油冷却壳中,通过液力传动油温控阀,使得导到其中的液力传动油在温度没达到设置的指标时,直接导到中转管中,在达到设置的指标时,通过输料管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内,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热机时无效热机的工作时长更短,整个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可以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结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拆分结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马达结构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油冷却壳结构立体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力传动油冷却壳结构立体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力传动油冷却壳半剖结构立体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力传动油温控阀结构立体图。
25.附图标记:
26.100、外壳;101、防护网;102、风机;103、前保护网;200、液压马达;201、液压进油管;202、连接板;203、连接架;300、液压油冷却壳;301、导入口;302、输送管;303、液压输出口;304、转接管;305、液压油温控阀;306、进液管;307、导送管;400、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1、输入孔;402、输出孔;403、l形挡板;500、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1、液力传动油进口;502、输料管;503、中转管;504、液力传动油出口;505、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平台型接触网作业车用复合散热装置,包括外壳100、液压马达200、液压油冷却壳300、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和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外壳100的一侧固定有液压油冷却壳300,外壳100提供风力经过的空间,使得与外壳100贴合的液压油冷却壳300和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的液体中热量被交换吹除,液压油冷却壳300的前方设置有液压油温控阀305,在液压油输送到液压油温控阀305内时,当液压油温度低没达到液压油温控阀305设定温度时,液压油直接通过转接管304导到液压输出口303中导出,当液压油温度高于液压油温控阀305设定温度时,液压油通过导送管307导到液压油冷却壳300内,通过液压油冷却壳300和外壳100配合,将导到液压油冷却壳300中的液压油进行冷却,外壳100的前方设置有液压马达200,液压马达200的输出端固定有进液管306,进液管306远离液压马达200的一端与液压油温控阀305固定连通,液压马达200驱动进入其中的液压油到进液管306中,并导到液压油温控阀305内,外壳100外侧固定有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将经过其中的液力传动油通过和外壳100接触,在风机102工作时,将液力传动油中热量带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固定有l形挡板403,通过l形挡板403使得经过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液体先导到其底部,再导到其上部,尽可能地经过较多的外壳100外表面上,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前侧上部远离液压油冷却壳300的一侧设置有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通过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使得导到其中的液力传动油在温度没达到设置的指标时,直接导到中转管503中,在达到设置的指标时,通过输料管502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
29.其中如图1、2所示,外壳100内固定有风机102,风机102在启动时,将空气从外壳100前侧的防护网101位置吸入,从前保护网103排出,使得外壳100表面的热量被经过其中的空气导出,外壳100的前侧固定有防护网101,外壳100通过防护网101防止异物从其前侧
进入,外壳100内的后侧固定有前保护网103,通过前保护网103防止异物从其后侧进入。
30.其中如图1、3所示,液压马达200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液压进油管201,液压马达200通过液压进油管201将需要冷却的液压油导到其中,液压马达200的后侧固定有连接板202,连接板202将连接架203和液压马达200连接在一起,连接板202的两侧皆固定有连接架203,连接架203的后侧固定在外壳100前侧,连接架203将液压马达200连接在外壳100前侧。
31.其中如图1、4所示,液压油温控阀305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转接管304,转接管304在经过液压油温控阀305内液压油温度没有达到其设定值时,液压油通过转接管304导到液压输出口303中,转接管30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液压输出口303,将输送到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油导出,液压输出口303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302,液压油冷却壳300中冷却后的液压油通过输送管302导到液压油温控阀305中,输送管302远离液压输出口303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液压油冷却壳300前侧上部。
32.其中如图1、4所示,液压油温控阀305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送管307,导送管307远离液压油温控阀305的一端固定连通在液压油冷却壳300前侧下部,在导入液压油温控阀305中液压油温度达到其设定值时,其和转接管304连通的通路封闭,和导送管307连通的通路导通,使得导入液压油温控阀305中液压油通过导送管307导到液压油冷却壳300中,液压油冷却壳300前侧下部与导送管307位置对称地固定连通有导入口301,通过导入口301将液压油直接导到液压油冷却壳300中。
33.其中如图1、5所示,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前侧上部远离液压油冷却壳300的一侧开设有输入孔401,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通过输入孔401固定输料管502,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前侧上部靠近液压油冷却壳300的一侧开设有输出孔402,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通过输出孔402固定出液管505。
34.其中如图1、5、6、7所示,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前侧固定连通有液力传动油进口501,通过液力传动油进口501将液力传动油导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中,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后侧固定连通有输料管502,输料管502的后端固定连通在输入孔401内,使得进入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中温度高于其设置值的液力传动油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中。
35.其中如图1、5、6、7所示,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靠近液压油冷却壳300的一侧固定连通有中转管503,中转管503将导入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中温度低于其设置值的液力传动油直接导到液力传动油出口504中,中转管503远离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液力传动油出口504,通过液力传动油出口504将导入本实用新型的液力传动油导出,液力传动油出口504靠近外壳100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505,出液管505后端固定在输出孔402内,出液管505将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中的液力传动油导到液力传动油出口504中导出。
3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安装设置好本实用新型后,首先将液压进油管201和液压油导送的管路连接好,再将导出液压油进行循环的管路与液压输出口303连接好,将带有压力的输送液压油的管路与导入口301连接,完成液压管路的设置,随即将输入液力传动油的管路与液力传动油进口501连接好,将输出液力传动油的管路与液力传动油出口504连接好,完成安装设置,工作时,启动风机102,使得外壳100中的空气和外界进行流通,使得与外壳100连接的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中的液力传动油和液压油冷却壳300中液压油内的热量被导出,启动液压马达200,通过液压马达200将液压进油管201连通的管
路中液压油吸入,再通过进液管306导到液压油温控阀305中,导入液压油温控阀305中液压油温度达到其设定值时,其和转接管304连通的通路封闭,和导送管307连通的通路导通,使得导入液压油温控阀305中液压油通过导送管307导到液压油冷却壳300中,再经过液压油冷却壳300与外壳100接触,外壳100中风机102带动空气流动,使得液压油冷却后,通过输送管302导到液压输出口303中导出,在对液压油冷却的同时,液力传动油进口501将液力传动油输送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中,在液力传动油温度没有达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设定值时,液力传动油通过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导到中转管503中,再通过液力传动油出口504导出,液力传动油温度达到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设定值时,液力传动油通过液力传动油温控阀500导到输料管502中,再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中,液力传动油经过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首先经过l形挡板403外侧,再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底部,再引导到液力传动油冷却壳400内顶部,通过出液管505导到液力传动油出口504中,再导出。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