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下泵及电动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1772发布日期:2023-07-05 16: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下泵及电动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泵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长轴液下泵。


背景技术:

1、液下泵是将叶轮、泵体等过流部件浸没于被输送物料当中,与电机连轴的立式泵,因此是一种正压输送立式泵,可有效解决气阻、气蚀问题,因此在民用尤其是化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由于液下泵整体浸没于被输送物料当中,而驱动设备往往位于被输送物料上方,因此液下泵往往具有较长的泵轴。为保护泵轴结构不受被输送物料的侵蚀,需要在泵轴外面套接类似支承管的结构起到保护泵轴的作用,并起到支撑作用。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液下泵”,其公开号为cn108443173a,包括泵轴,泵轴上有沿其轴向间隔布置的第一、二轴承,所述泵轴的下端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大轴径段、中轴径段和小轴径段,小轴径段插置于叶轮轴孔内并与叶轮相连,中轴径段上套设的轴套置于第一轴承内,轴套延伸至大轴径段的轴身外周,大、中轴径段台阶处的轴向台面与轴套的台阶孔形成的轴向台面在轴向方向上间隙配合。电机与液下泵之间设置有环住泵轴的支承管,支承管与液下泵上方直接对接安装,间隙配合,其缺点是支承管容易发生转动导致安装不牢固,且支承管承受的轴向重力集中在支承管下端,导致结构不稳定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液下泵的支承管安装不牢固且已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承管紧固安装的液下泵。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下泵,包括泵体和穿设在泵体上的泵轴,所述泵轴外部套设有支承管,所述泵体包括轴连接座,轴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支承管一端的连接槽,所述泵轴从连接槽的内圈的内侧穿过,所述支承管与连接槽的外圈固定。

3、支承管插入连接槽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精准;支承管与连接槽的外圈固定,保证了支承管与泵轴之间具有足够的缝隙;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穿设螺钉连接,防止支承管旋转移动的同时,将支承管底端的轴向力分散。

4、作为优选,所述轴连接座还包括套接在泵轴外的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位于连接槽内圈的内侧。

5、动轴承采用具有润滑作用的锡青铜材料,减少阻力的同时能够防止泵轴对泵体连接处的磨损,防止由于磨损造成的泵轴跳动与噪音问题,提高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此外,泵体在注塑成型时可直接注塑到滑动轴承上,减少了案子的步骤。

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槽的外圈内侧设置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可以在安装时减少轴连接座对泵轴的阻力,并且凸条由于材料原因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提供公差冗余的同时对支撑管形成夹紧力。

7、作为优选,所述凸条在朝向泵轴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方便将支撑管导入连接槽内。

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槽的内圈内层周向设置有凸环,所述滑动轴承在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凸环的凹环,增加滑动轴承与连接槽的接触面积,使得注塑成型后两者连接更加牢固。

9、作为优选,所述泵体还包括容纳有叶片的底座,所述底座与轴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入水口结构,所述入水口结构包括轴向布置的若干导水板。

10、入水口结构位于叶片的上方,使得液下泵在使用时可以视情况埋入地面,使得整个液下泵更加牢固;入水口较高,防止吸入液体底部的杂质导致液下泵发生堵塞;此外,沿轴向布置的导水板能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液下泵的在增加入水口结构的开口大小的同时不减弱结构强度。

11、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板包括若干防倾导水板,所述防倾导水板的下端连接在苏搜狐底座的上部,所述导水板的上端的内侧连接在连接槽的外圈的外侧,使得导水板在不影响导水的情况下,防止泵轴与支撑管及其上部结构往侧面倾倒。

12、作为优选,所述泵体内的叶片的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泵轴螺接的螺母,所述螺母下端与叶片连接处之间设置有不带螺纹的自锁环。

13、所述叶片结构直接注塑成型在螺母与自锁环上,不需要多余的安装步骤,使得泵轴与叶片安装更加牢固;自锁环能够有效防止叶片在工作时脱出。

14、作为优选,所述泵轴在螺母上方设置有粗螺纹,所述粗螺纹的螺纹间距大于螺母的螺纹间距,使得安装时叶片无法进一步旋入粗螺纹中,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

15、一种电动液下泵,包括上述的液下泵,还包括用于驱动液下泵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泵轴通过轴套同轴连接。电机位于待输送物料上方,电机轴与泵轴通过轴套连接,如螺纹连接,安装方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7、支承管插入连接槽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精准;支承管与连接槽的外圈固定,保证了支承管与泵轴之间具有足够的缝隙;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穿设螺钉连接,防止支承管旋转移动的同时,将支承管底端的轴向力分散。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下泵,包括泵体和穿设在泵体上的泵轴,所述泵轴外部套设有支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轴连接座,轴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支承管一端的连接槽,所述泵轴从连接槽的内圈的内侧穿过,所述支承管与连接槽的外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连接座还包括套接在泵轴外的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位于连接槽内圈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外圈内侧设置有若干凸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在朝向泵轴一侧设置有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内圈内层周向设置有凸环,所述滑动轴承在对应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凸环的凹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包括容纳有叶片的底座,所述底座与轴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入水口结构,所述入水口结构包括轴向布置的若干导水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包括若干防倾导水板,所述防倾导水板的下端连接在苏搜狐底座的上部,所述导水板的上端的内侧连接在连接槽的外圈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的叶片的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泵轴螺接的螺母,所述螺母下端与叶片连接处之间设置有不带螺纹的自锁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在螺母上方设置有粗螺纹,所述粗螺纹的螺纹间距大于螺母的螺纹间距。

10.一种电动液下泵,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下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液下泵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泵轴通过轴套同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下泵及电动液下泵,包括泵体和穿设在泵体上的泵轴,所述泵轴外部套设有支承管,所述泵体包括轴连接座,轴连接座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支承管一端的连接槽,所述泵轴从连接槽的内圈的内侧穿过,所述支承管与连接槽的外圈固定。支承管插入连接槽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精准;支承管与连接槽的外圈固定,保证了支承管与泵轴之间具有足够的缝隙;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穿设螺钉连接,防止支承管旋转移动的同时,将支承管底端的轴向力分散。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良,林荣,孔江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