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9898发布日期:2023-07-22 13:5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


背景技术:

1、电机泵作为高度集成的液压动力单元,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车辆等工业领域,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机泵提出了高速、高压、高可靠和长寿命等要求,然而,电机泵在高速高压工况下存在吸油困难、发热严重等问题,采用进油辅助增压和外部冷却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端,如系统体积过大、故障环节增加等。这就需要从电机泵本身的结构型式、零部件的加工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突破高速高压工况下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解决了电机泵在高速高压工况下吸油不充分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电机泵的散热状况,提高了电机泵的工作的持续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包括柱塞泵、无刷直流电机和电连接器;所述无刷直流电机的一端和柱塞泵连接,另一端和电连接器,所述柱塞泵采用转子外支撑结构,无刷直流电机带动柱塞泵内的柱塞转子同步运转,进油口设置在无刷直流电机靠近电连接器端的壳体侧面,出油口设置在柱塞泵壳体上。

3、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通过伸出轴与柱塞转子连接,带动柱塞转子同步旋转。

4、进一步地,所述伸出轴与柱塞转子通过花键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与柱塞泵的端面静密封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与柱塞泵的端面密封形成吸油密封腔,电机泵工作时,油液从进油口进入无刷直流电机内部,经定子、转子间气隙进入吸油密封腔,后经柱塞泵的出油口排出至作动器做工。

7、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采用空心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上开设斜槽,油液经过斜槽时产生离心作用,确保柱塞泵高转速工况下吸油充分,油液流经电机内部,改善电机散热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电机泵的工作的持续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转动惯量小;柱塞泵与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端面密封结构,减少柱塞泵因采用动密封带来的密封风险;油液由定子和转子间间隙进入柱塞泵,能够带走无刷直流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实现电机泵持续可靠运行;在定子上开斜槽的方式,能够实现电机泵在高转速工况可靠吸油。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泵(1)、无刷直流电机(2)和电连接器(3);所述无刷直流电机(2)的一端和柱塞泵(1)连接,另一端和电连接器(3),所述柱塞泵(1)采用转子外支撑结构,无刷直流电机(2)带动柱塞泵内的柱塞转子同步运转,进油口(4)设置在无刷直流电机(2)靠近电连接器(3)端的壳体侧面,出油口(5)设置在柱塞泵(1)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2)通过伸出轴(7)与柱塞转子连接,带动柱塞转子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轴(7)与柱塞转子通过花键(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2)与柱塞泵(1)的端面静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2)与柱塞泵(1)的端面密封形成吸油密封腔(11),电机泵工作时,油液从进油口(4)进入无刷直流电机(2)内部,经定子(9)、转子(8)间气隙进入吸油密封腔(11),后经柱塞泵(1)的出油口(5)排出至作动器做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2)的转子(8)采用空心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刷直流电机(2)的定子(9)上开设斜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增压浸油式电机泵,包括柱塞泵、无刷直流电机和电连接器;所述无刷直流电机的一端和柱塞泵连接,另一端和电连接器,所述柱塞泵采用转子外支撑结构,无刷直流电机带动柱塞泵内的柱塞转子同步运转,进油口设置在无刷直流电机靠近电连接器端的壳体侧面,出油口设置在柱塞泵壳体上。本技术在改善电机泵散热性能的同时,克服了高转工况下柱塞泵吸油困难的缺陷,提高了电机泵的工作的持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阳,陆定一,郭登飞,陈俊远,刘昇,陈浩然,蒋光超,丛宝剑,石天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