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9059发布日期:2023-06-28 13:5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图1为目前采用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电机盖板1、电机转子2和叶轮3,其中,电机转子2穿过所述电机盖板1,叶轮3安装在所述电机转子2上并位于所述电机盖板1的外侧,在电机盖板1的外侧端面上设有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11,而叶轮3轮毂背侧端面则为光面,此外,由于电机盖板1的外侧端面上的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11密封效果不足,为了降低叶轮3轮毂背侧的旋转压降,减少了叶轮3的泄漏损失,故还在所述电机转子2与所述电机盖板1之间设有迷宫式轴孔动密封结构12。然而,迷宫式轴孔动密封结构12会增加电机转子2的轴向长度,增加了电机转子2在高速下动力学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以解决在电机转子与电机盖板之间设置迷宫式轴孔动密封结构增加了电机转子的轴向长度的技术问题。

2、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包括:电机盖板;电机转子,穿过所述电机盖板;叶轮,安装在所述电机转子上并位于所述电机盖板的外侧;所述电机盖板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所述叶轮轮毂背侧端面上设有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与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相互配合;所述电机盖板的外侧端面与所述叶轮轮毂背侧端面之间还设有环形气密封腔,所述环形气密封腔位于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径向内周缘处,所述叶轮中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气密封腔导通的气路;此外,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盖板之间仅采用轴孔光面间隙配合。

3、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转子中用于与所述电机盖板之间进行轴孔光面隙配合的部位是由所述叶轮的轴颈构成的。

4、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盖板中设有沿所述电机盖板的一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径向气道,所述多个径向气道通过一一对应的轴向气道与所述环形气密封腔导通。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密封齿为尖齿,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密封齿为平齿。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与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相互啮合。

7、通过在所述电机盖板的外侧端面上设置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在所述叶轮轮毂背侧端面上设置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与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相互配合形成交错齿迷宫式动密封,减少了叶轮的泄漏损失;同时,所述电机盖板的外侧端面与所述叶轮轮毂背侧端面之间还设有环形气密封腔,工作时环形气密封腔通过气路与压缩气源相连,使得环形气密封腔中形成气密封,进一步降低了叶轮的泄漏损失。这样,再使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电机盖板之间仅采用轴孔光面间隙配合,可以减少电机转子的轴向长度,提高电机转子在高速下运行稳定性。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中用于与所述电机盖板之间进行轴孔光面间隙配合的部位是由所述叶轮的轴颈构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板中设有沿所述电机盖板的一周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径向气道,所述多个径向气道通过一一对应的轴向气道与所述环形气密封腔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密封齿为尖齿,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密封齿为平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与所述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相互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电机与叶轮间密封结构,以解决在电机转子与电机盖板之间设置迷宫式轴孔动密封结构增加了电机转子的轴向长度的技术问题。包括:电机盖板;电机转子;叶轮;电机盖板的外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叶轮轮毂背侧端面上设有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与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齿槽相互配合;电机盖板的外侧端面与叶轮轮毂背侧端面之间还设有环形气密封腔,环形气密封腔位于第一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以及第二迷宫式端面动密封结构的径向内周缘处,叶轮中设置有与环形气密封腔导通的气路;电机转子与电机盖板之间仅采用轴孔光面间隙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伍涛,张英哲,蒋启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凯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