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4717发布日期:2023-08-03 18:3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介质高温颗粒硬的单级双壳体离心泵。


背景技术:

1、单级双壳体离心泵主要输送高温油浆之类介质,其温度通常为300-450℃,含有硬度很高的小颗粒,冲刷很大。离心泵常采用双蜗壳结构(包括内、外壳体),内壳体选材料主要抗冲刷,但局部受力会易碎;外壳体选材强度高、承受压力,不耐磨,对内壳体提供强度保护作用。此离心泵主要用于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中,石化和煤化工工业的高温、含颗粒等特殊装置中,属于重要设备,机组价格常在40-80万元。内、外壳体的材料不同,高温介质在内壳体的内部流动,温度使内壳体热膨胀;外壳体容纳了内壳体,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需要提供高温蒸汽伴热,使得外壳体同内壳体材料的热膨胀稳定一致后,离心泵才允许正常运转。

2、运转的过程中,外壳体容纳了内壳体,高温条件下,因强度不足,容易引起介质泄漏。泄漏介质会随着蒸汽流动进入到蒸汽的工艺管网中。蒸汽管网受到污染,会对下道流程中的设备造成极大的寿命影响或损坏;另外,蒸汽流动带走了泄漏的介质,造成泄漏加剧。泵运转性能不合格,需要拆泵进行检修。此类高温泵常有保温层,得冷却到常温才能检修,维修时间长,费时费力,损耗巨大。内壳体的出水段(吐出段)安装于外壳体,会增加外壳体的尺寸和重量,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外在伴热、介质泄漏导向排液的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包括导流管、外壳体、内壳体、泵盖、轴承部件、机械密封部件、转子部件,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围装有蒸汽腔盖,在该蒸汽腔盖与外壳体之间形成蒸汽腔,在所述蒸汽腔盖上分别设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3、在所述外壳体内、并与内壳体相接处分别具有圆台、密封止口,所述泵盖与内壳体之间处装有内衬盖。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及导流管之间装有喉部衬套,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定位块。

4、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后,在外壳体上设有封闭的蒸汽腔而通入蒸汽进行外在伴热,可使蒸汽对内、外壳体之间连接或固定的部位受热均匀、延伸一致,保证了前、后密封面的可靠性。在解决暖泵的同时,蒸汽与内壳体泄漏的介质不接触,不受污染。外壳体底部设有的排液口能顺利排净泄露的介质。外壳体设有圆台作为内、外壳体连接支撑面,与内壳体采用螺栓固定,采用螺孔与螺栓配合间隙可以满足零件热膨胀的变化量需求,提供了足够的强度稳定,解决了介质对内壳体摩擦力引起的松动,避免发生泄漏。内壳体的前端与外壳体配合有密封止口进行密封、定位,内壳体的后端与泵盖上的内衬盖也有密封、定位作用。从而提高了内、外壳体的前后端密封效果,大大降低了两者之间密封处的泄漏量,使得离心泵运转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特征:

1.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包括导流管、外壳体、内壳体、泵盖、轴承部件、机械密封部件、转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围装有蒸汽腔盖,在该蒸汽腔盖与外壳体之间形成蒸汽腔,在所述蒸汽腔盖上分别设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内、并与内壳体相接处分别具有圆台、密封止口,所述泵盖与内壳体之间处装有内衬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及导流管之间装有喉部衬套,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定位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伴热式单级双壳体离心泵,包括导流管、外壳体、内壳体、泵盖、轴承部件等,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围装有蒸汽腔盖,在该蒸汽腔盖与外壳体之间形成蒸汽腔,在所述蒸汽腔盖上分别设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在封闭的蒸汽腔内通入蒸汽进行外在伴热,对内、外壳体之间连接或固定的部位受热均匀、延伸一致,保证了前、后密封面的可靠性。蒸汽与内壳体泄漏的介质不接触,不受污染。本技术提高了内、外壳体的前后端密封效果,大大降低了两者之间密封处的泄漏量。从而使离心泵运转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丁江波,余飞腾,许秦伟,陈杰,夏益洪,陈晓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科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