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操作面板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2237发布日期:2023-10-12 14:1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具有操作面板的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尤其离心泵,其具有用于手动操纵和/或配置泵的操作面板。


背景技术:

1、不同应用领域的泵要么经由控制装置中央操作,要么在泵处经由在那里安设的操作面板局部操作。后者通常配备有机械开关或按键元件。根据应用,例如在供热循环泵中,使用机械调节轮,操作者可经由该调节轮凭借转动运动进行直接的操作输入或配置输入。调节轮的当前的转动位置允许推断出所进行的泵设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迄今的操作方案,并且为操作者提供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2、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泵来解决。有利的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3、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使操作面板配备有至少一个用于进行用户输入的触摸敏感的面。操作者可经由该面例如操纵泵和/或进行可能的配置输入。触摸敏感的面配备为触摸板,使得用户可以理想地在没有另外的辅助器件的情况下仅利用其手指进行输入。然而,同样可以设想的是,可以使用辅助器件,例如所谓的触摸笔。此外,触摸敏感的面不需要机械运动机构,如在传统的按键、开关等中的情形那样。

4、由于泵通常用于流体应用,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溅水防护、尤其是防护等级ip44在大多数泵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泵的触摸敏感的面附加地覆盖有使面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的薄膜。薄膜材料、尤其塑料适合有效防护位于下方的面以免进水、尤其溅水。尤其是,薄膜可以至少根据ip44以溅水防护的方式密封触摸敏感的面。此外,薄膜不应影响或应仅不显著地影响面的触摸灵敏性,以便顺利实现操作者的触摸输入。

5、可以是值得期望的是,经由触摸敏感的面向用户提供关于进行的用户输入的可视反馈,类似于通过机械开关或调节轮的开关位置进行的那样。与面分离的显示元件是可考虑的,但不是值得期望的。因此,触摸敏感的面有利地补充以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出的光理想地可以取决于进行的用户输入进行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在此不是必须直接位于触摸敏感的面中,而是取而代之也可以在触摸敏感的面的紧邻附近或围绕触摸敏感的面环绕布置。由此可能的是,在进行触摸输入时向用户同时提供可视反馈。因此,除了发光器件之外,还设置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评估进行的触摸输入,并且响应于此操控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以便使光输出与触摸输入相协调。

6、触摸灵敏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构思来实现。当前,适合基于电容的实施方案。触摸敏感的面可施加到作为载体材料的基板上。在电容式触摸面的情况下,为此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在可接近的基板表面上构建限定的结构,例如格栅结构。发光器件、尤其led在可接近的基板表面上的布置结构不是有意义的,因为接触面应尽可能平滑或平坦。在该背景下,提出了将发光器件、尤其发光二极管布置在基板的下侧上。足够的透光性应经由基板的透明部分区域和/或基板在发光二极管的区域中的专用凹口来实现,以便由此实现发光器件的发出的光向外部到操作者的视野中的路径。

7、在引言部分中,已经提到了在泵中使用机械调节轮来操作。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这样的调节轮应借助于触摸敏感的面来模仿。为此,用于提供触摸灵敏性的技术器件圆形、尤其环形地设计,以便模仿调节轮的操作面的形状。例如,使用所谓的触摸环,该触摸环的电极环形地布置,以便可以通过圆形触摸输入检测电容变化。这样的触摸环于是布置在基板的待触摸的表面上。

8、在基板背侧上的发光器件的布置结构也有意义地仿照待模仿的开关、尤其调节轮的形状。因此,发光器件的布置结构是环形的。发光环的直径可以等于或大于触摸环的直径。发光器件彼此的间距可以是相同的或可变的,例如其中间距在环形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上增大或减小。

9、利用上述有利的结构可能的是,操作者在触摸敏感的面上进行如在操作传统的调节轮时那样的圆形运动,并且所模拟的转动轮的当前转动位置通过led的与此相协调的光输出可视地显示。

10、备选于触摸敏感的面的上述实施方案,也可以使用pcb柔性薄膜。这样的薄膜包括必要的组合件,其具有针对触摸敏感的面的形状的期望的布置结构。理想地,薄膜同样包括在期望的布置结构中的必要发光器件。

11、所施加的用于密封触摸敏感的面的薄膜包括至少部分透明的区段,以便在本发明的具有可视反馈的实施方案中确保必要的透光性。在此,所施加的密封薄膜的透明区域理想地位于基板的透明区域或凹口上。

12、所施加的用于密封的膜优选自粘合地设计,以便使装配过程保持尽可能简单且成本有利。

13、根据泵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该泵配备有电子设备壳体,该电子设备壳体在其内部具有用于控制泵的必要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壳体的外表面上,可以存在用于容纳触摸敏感的面的凹部以及覆盖该触摸敏感的面的薄膜。凹部如此设计尺寸,使得触摸敏感的面连同薄膜可以与壳体表面齐平地嵌入到壳体表面中。表面凹部合理地配备至少一个用于穿引可能的信号线路和供应线路的缝,以便将触摸敏感的面和/或发光器件与在电子设备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连接。针对必要的连接线路,可使用扁平带式电缆。基板的插塞联接部位于基板的下侧处,理想地位于至少一个缝的区域中,使得插塞联接部理想地同样可以至少部分带入到缝中。

14、至少一个触摸敏感的面可以是泵的唯一的操作元件。然而,操作构思备选地可以通过附加的机械操作元件来补充。例如,可考虑的是,至少一个机械操作元件是薄膜按键。优选地,薄膜按键由用于密封触摸敏感的面的薄膜构造。为此,薄膜设置相应的变形、尤其热变形或压印,由此可产生一种弹性的“弹簧区”,以用于实现最小按键行程。至少在薄膜按键的区域中,薄膜可以多层地构建。薄膜按键的待操纵的开关电路可以是薄膜的多层结构的组成部分,或者布置在基板或其它载体材料上。优选地可以设置成,薄膜按键构造在薄膜的中心区域中,并且由所构造的触摸敏感的面包围。

15、泵可以设计为离心泵、优选直列式离心泵。此外,泵可以是湿式转子泵或干式转子泵。特别优选的是,泵被实施成供热循环泵。



技术特征:

1.一种泵、尤其离心泵,其具有用于手动操纵和/或配置所述泵的操作面板,其中,所述操作面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用户输入的触摸敏感的面(6),并且至少一个薄膜(8)施加到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上,以用于使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具有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7)、尤其发光二极管,并且/或者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7)、尤其发光二极管布置在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的紧邻附近、尤其围绕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的区域中,以便响应于用户输入产生对于所述用户来说可视的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由基板(5)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对于用户来说可接近的表面上布置有用于实现触摸敏感性的必要构件、尤其用于电容式面的情况的电极,并且在所述基板的背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可视反馈的发光器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5)在所述发光器件(7)中的一个的区域中具有透明区域和/或缺口。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和/或所述多个发光器件(7)的布置结构是环形的,以便模拟作为输入器件的调节轮。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由pcb柔性电路板来实现,所述pcb柔性电路板除了用于实现所述触摸敏感性的构件之外优选还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器件(7),其中,优选地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和/或所述多个发光器件(7)的布置结构是环形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施加的薄膜(8)至少部分是透明的,其中,所述透明区域(8a)理想地相应于所述发光器件(7)的布置结构和/或覆盖所述基板(5)的透明区域。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8)是自粘合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8)至少根据ip44以溅水防护的方式密封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设置具有表面凹部(2)的电子设备壳体(1),所述至少一个触摸敏感的面(6)插入到所述表面凹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凹部(2)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穿引扁平带式电缆(4)的缝(3),以便将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与支承在所述电子设备壳体(1)内的控制电路板(10)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带式电缆(4)接触在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的面向所述表面凹部(2)的下侧、尤其所述基板(5)或柔性电路板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设置仅仅一个或多个用于用户输入的触摸敏感的面(6)。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至少一个触摸敏感的面(6)之外,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机械输入器件,其中,所述机械输入器件优选是薄膜按键,所述薄膜按键尤其通过用于密封所述触摸敏感的面(6)的薄膜(8)的变形或压印来构造。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是直列式离心泵,例如干式转子泵或湿式转子泵,特别优选是供热循环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尤其离心泵,其具有用于手动操纵和/或配置泵的操作面板,其中,操作面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用户输入的触摸敏感的面,并且至少一个薄膜施加到触摸敏感的面上,以用于使触摸敏感的面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

技术研发人员:D·克里尔,F·布鲁克曼,F·迪桑托,M·利博尼,C·普雷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KSB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