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1218发布日期:2023-12-29 11:4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冷供暖空调装置、冷藏库等冷却装置或者热泵式供热水装置等制冷装置中使用的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主轴上形成有:轴颈部,其配置于轴承部;偏心轴,其插入于凸台部;和主轴供油孔,其从主轴的下端部到达偏心轴。另外,在轴颈部形成有规定长度的槽,并且形成有与主轴供油孔连通并在纵槽内开口的供油孔。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1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不过,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涡旋式压缩机中,由于在形成于轴颈部的槽内不具有用于排出润滑油的路径,因此从供油孔供给到槽中的润滑油难以排出到槽外。因此,润滑油难以从供油孔供给到槽内,无法对轴颈部供给充分的润滑油。从而,制冷能力、cop会降低,或者轴承部发生损伤。

3、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能够通过增加对轴承部的供油量来减少轴承部的损伤,提高制冷能力、cop。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在密闭容器1内配置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部10、驱动所述压缩机构部10的电动机构部20、和在所述电动机构部20的作用下旋转而使所述压缩机构部10动作的主轴30,在所述密闭容器1内的底部形成有贮油部4,所述压缩机构部10具有固定涡旋件11和回旋涡旋件12,所述固定涡旋件11包括圆板状的固定涡旋件端板11a和立起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端板11a的固定涡旋齿11b,所述回旋涡旋件12包括圆板状的回旋涡旋件端板12a、立起设置于所述回旋涡旋件端板12a的涡旋齿侧端面的回旋涡旋齿12b、和相对于所述回旋涡旋件端板12a的所述涡旋齿侧端面形成于相反侧的凸台部12c,使所述固定涡旋齿11b与所述回旋涡旋齿12b相互啮合,在所述固定涡旋齿11b与所述回旋涡旋齿12b之间形成有多个压缩室15,在所述固定涡旋件11和所述回旋涡旋件12的下方形成有用于支承所述固定涡旋件11和所述回旋涡旋件12的主轴承40,在所述主轴承40形成有对所述主轴30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41和收纳所述凸台部12c的凸台收纳部42,在所述主轴30形成有:轴颈部31,其配置于所述轴承部41;偏心轴32,其插入于所述凸台部12c;和主轴供油孔34,其从所述主轴30的下端部33到达所述偏心轴32,该涡旋式压缩机将位于所述贮油部4的润滑油经由所述主轴供油孔34引导至所述轴承部4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颈部31上,从所述轴颈部31的上端起形成有规定长度的纵槽35,并且形成有与所述主轴供油孔34连通并在所述纵槽35开口的第1供油孔36和第2供油孔37,所述第1供油孔36的第1开口部36a位于所述纵槽35的下端侧,所述第2供油孔37的第2开口部37a位于所述纵槽35的上端侧。

6、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利用倒角部37b使所述第2开口部37a扩大。

7、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所述轴承部41的上部41u相对于所述轴承部41的下部41d成为厚壁部,所述第1开口部36a位于所述轴承部41的所述下部41d,所述第2开口部37a位于所述轴承部41的所述上部41u。

8、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所述轴承部41的内周面形成有从上端到达下端的狭缝44。

9、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所述轴承部41的内周配置有衬套41a,由所述衬套41a形成所述狭缝44。

10、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所述轴承部41的上端面41b形成有环状的柔性槽46。

11、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设所述轴承部41的全长为l,所述轴承部41的内径为d,满足l/d≤1。

12、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中,运转范围内包含30s-1以下的转速。

13、发明效果

14、根据本发明,由于纵槽到达轴颈部的上端,于是供给到纵槽的润滑油能够从轴颈部的上端排出。因此,能够从第1供油孔和第2供油孔向纵槽供给充分的润滑油。另外,第1供油孔的第1开口部位于纵槽的下端侧,第2供油孔的第2开口部位于纵槽的上端侧,由此能够使供给到纵槽的润滑油量均衡地增加。于是,能够提高制冷能力、cop,降低输入。另外,能够降低轴承上端部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利用倒角部使所述第2开口部扩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从上端到达下端的狭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部的上端面形成有环状的柔性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设所述轴承部的全长为l,所述轴承部的内径为d,满足l/d≤1。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运转范围内包含30s-1以下的转速。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轴颈部(31)上,从轴颈部(31)的上端起形成有规定长度的纵槽(35),并形成有与主轴供油孔(34)连通并在纵槽(35)开口的第1供油孔(36)和第2供油孔(37),第1供油孔(36)的第1开口部(36a)位于纵槽(35)的下端侧,第2供油孔(37)的第2开口部(37a)位于纵槽(35)的上端侧。采用该方式,能够增加对轴承部(41)的供油量,减少轴承部(41)的损伤,提高制冷能力、COP。

技术研发人员:里和哉,大城大典,佐佐卓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