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7663发布日期:2023-10-12 08:2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泵,具体为一种电子水泵。


背景技术:

1、电子水泵具有较高的输出效率且能够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因而,电子水泵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工业设备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通常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电子水泵,电子水泵是新能源汽车整个冷却系统的动力来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均需要依靠电子水泵带动冷却液进行循环冷却。

2、电子水泵的主控电路板上搭载有主控、用于驱动定子组件运行的电力电子器件以及其他外围电路,定子组件则是由若干个漆包线线圈构成,因此,电子水泵的主控电路板和定子组件都是发热量较大的零部件。

3、为了给电子水泵的主控电路板、定子组件以及其他零部件散热,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两种方式:

4、1、在电子水泵的一端设置带有散热鳍片或者散热柱的金属端盖,将控制电路板贴近于端盖的位置安装,通过导热硅脂或者其他导热介质,实现控制电路板与金属端盖的热交换,从而通过金属端盖的散热鳍片或者散热柱向外散热;然而,这种采用自然对流散热的方式,其热交换效率低,难以满足大功率控制电路板的散热要求。

5、2、在电子水泵的泵壳中灌装导热性能良好的封装胶,以将泵壳中的定子组件的热量传导至泵壳外,同时,还通过转子室中的液体介质,带走来自定子组件的热量;然而,转子室中的液体介质流速慢,难以快速带走大量的热量。

6、综上所述,如何为电子水泵提供高效可靠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水泵,能够为自身提供高效可靠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水泵,其包括轴芯、泵壳、泵盖、控制盒组件、转子组件、叶轮以及定子组件;所述泵盖盖合在所述泵壳的其中一端,以在所述泵壳中形成一转子室,并在所述泵盖中形成一叶轮室;所述控制盒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后壳体以及具有导热性能的后端盖;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后端盖相互盖合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容置在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后端盖之间,且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后端盖发生热交换;所述控制盒组件的后端盖盖合在所述泵壳相对于所述泵盖的另外一端,使经过所述转子室的液体介质能够与所述后端盖发生热交换;所述定子组件被集成在所述泵壳之中,使所述叶轮室位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内环之中,且所述定子组件能够通过所述泵壳与经过所述转子室的液体介质发生热交换;所述轴芯的至少一段被支撑在所述转子室之中,所述转子组件套设在所述轴芯的该段上;所述轴芯的至少另一段被支撑在所述叶轮室之中,所述叶轮套设在所述轴芯的该段上;所述转子室与所述叶轮室之间建立有导流通道,使所述转子室与所述叶轮室中的液体介质得以流通。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沿所述轴芯之径向而开设的径向导流子通道,以及,沿所述轴芯之轴向而开设的轴向导流子通道;所述径向导流子通道与所述轴向导流子通道在所述轴芯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径向导流子通道的至少一个端口位于所述转子室之中,所述轴向导流子通道的至少一个端口位于所述叶轮室之中。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芯的至少一段通过底部支撑轴承被支撑在所述转子室之中;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沿所述底部支撑轴承之侧面而开设的侧面导流子通道、沿所述底部支撑轴承之端面而开设的端面导流子通道,以及,沿所述轴芯之轴向而开设的轴向导流子通道;所述侧面导流子通道、所述端面导流子通道以及所述轴向导流子通道依次连通。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盒组件还包括具有导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嵌入在所述后端盖表面,且能够与所述后端盖发生热交换;所述后端盖与所述泵壳装配后,所述隔离片位于所述转子室之中,且与所述转子室中的液体介质相接触;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热量能够依次经由所述后端盖和所述隔离片,传导至所述转子室中的液体介质。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端盖表面下陷形成第一轴承嵌入部分,所述隔离片下陷形成第二轴承嵌入部分;所述隔离片的第二轴承嵌入部分嵌入在所述后端盖的第一轴承嵌入部分之中;所述底部支撑轴承嵌入在所述隔离片的第二轴承嵌入部分之中;所述底部支撑轴承之侧面导流子通道的至少一个端口位于所述转子室之中,所述底部支撑轴承之端面导流子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嵌入部分的底部,所述轴芯之轴向导流子通道的至少一个端口位于所述叶轮室之中;所述后端盖环绕所述第一轴承嵌入部分形成第一密封槽,所述隔离片环绕所述第二轴承嵌入部分形成第二密封槽;所述隔离片的第二密封槽嵌入在所述后端盖的第一密封槽之中;所述泵壳上集成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在所述泵壳相对于所述泵盖的另外一端形成端部;所述屏蔽罩的端部进入所述隔离片的第二密封槽之中,且所述屏蔽罩的端部与所述隔离片的第二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施例的电子水泵还包括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盖合在所述泵壳上并分隔所述转子室和所述叶轮室;所述轴承盖上嵌设有上部支撑轴承,所述轴芯的至少一段被所述上部支撑轴承所支撑,且所述轴芯穿过所述轴承盖,以贯通所述转子室和所述叶轮室;所述轴承盖上开设有过流孔,以供所述转子室和所述叶轮室中的液体介质相互流通。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轴芯上的磁环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磁环支架上的磁环。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壳以包覆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定子组件之外,使所述定子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在所述泵壳之中。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壳还包括一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分别形成安装导轨和安装托架;所述泵壳形成第一安装台部分,所述控制盒组件的后端盖和/或后壳体形成第二安装台部分,且所述第一安装台部分形成与所述安装支架之安装导轨匹配的安装导轨槽,所述第二安装台部分适于与所述安装支架之安装托架接触配合;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导轨能够插入到所述泵壳的安装导轨槽之中,且所述安装导轨到达所述安装导轨槽的最大插入深度时,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托架能够托住所述控制盒组件的第二安装台部分。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托架处开设有安装螺钉孔,所述控制盒组件的第二安装台部分处设置有安装螺钉座;所述安装导轨到达所述安装导轨槽的最大插入深度时,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螺钉孔与所述控制盒组件的安装螺钉座相互对位,安装螺钉能够穿过所述安装螺钉孔并锁入所述安装螺钉座之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子水泵,其控制电路板通过后端盖,能够快速地与转子室的液体介质发生热交换,其定子组件的热量通过泵壳,也能够快速地与转子室的液体介质发生热交换,进而,通过导流通道连通转子室和叶轮室,使转子室和叶轮室内的液体介质能够快速流通,从而将转子室的热量传导至叶轮室,或者,将叶轮室的热量传导至转子室,以此方式,即可有效提高该电子水泵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该电子水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轴芯、泵壳、泵盖、控制盒组件、转子组件、叶轮以及定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沿所述轴芯之径向而开设的径向导流子通道,以及,沿所述轴芯之轴向而开设的轴向导流子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的至少一段通过底部支撑轴承被支撑在所述转子室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组件还包括具有导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隔离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表面下陷形成第一轴承嵌入部分,所述隔离片下陷形成第二轴承嵌入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盖合在所述泵壳上并分隔所述转子室和所述叶轮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轴芯上的磁环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磁环支架上的磁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以包覆成型的方式,成型于所述定子组件之外,使所述定子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在所述泵壳之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还包括一安装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托架处开设有安装螺钉孔,所述控制盒组件的第二安装台部分处设置有安装螺钉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水泵,其包括轴芯、泵壳、泵盖、控制盒组件、转子组件、叶轮以及定子组件;控制盒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后壳体以及具有导热性能的后端盖,控制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后端盖发生热交换;定子组件被集成在泵壳之中,且定子组件能够通过泵壳与经过转子室的液体介质发生热交换;转子室与叶轮室之间建立有导流通道,使转子室与叶轮室中的液体介质得以流通。本发明主要解决如何为电子水泵提供高效可靠的散热结构和散热方法的问题;本发明使转子室和叶轮室内的液体介质能够快速流通,从而将转子室的热量传导至叶轮室,可有效提高该电子水泵的散热性能,进而提高该电子水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佐,吴为辉,周据,程祖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深鹏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