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2842发布日期:2023-09-13 10:4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音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消音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吸音消音器。


背景技术:

1、泵是一种将原动机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以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设备,但在利用泵输送流体时,特别是在输送气体时,高速流动的气体在挤压输送的过程中会因振动而产生动力性噪音,进而形成噪音污染,故在利用泵体挤压输送气体时,为减小所产生的噪音污染,需在其上气体所流通的管路中设置消音器;

2、但现有的复合型消音器虽然是一种抗性消音和阻性消音结合的形式,以在最大程度上降噪(包括低频声音及高频声音),但因这种复合型消音器上的膨胀室的体积大小是固定的,进而使其对于高频率声音的消除范围有限;同时,因其中所填充的消音棉厚度单一,而吸音棉在低频时,厚度越大、吸音效果越好,且在中频时,厚度越小、吸音效果越好,致使现有的复合型消音器虽然可以对高频声音及低频声音都具有一定的消除效果,但泵体在运行过程中因使用工况的变化所产生的动力性噪音频率域度较广,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差。

3、故亟需一种用于气体输送泵体的消音器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的复合型消音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吸音消音器,具备对于动力性噪音消除的频率域度较广,可有效消除泵体在运行过程中因使用工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多频率噪音污染,对于噪音的消除效果较好且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的复合型消音器虽然是一种阻性消音和抗性消音结合的形式,以在最大程度上降噪,但因这种复合型消音器上的膨胀室的体积大小是固定的,进而使其对于高频率声音的消除范围有限;同时,因其中所填充的消音棉厚度单一,而吸音棉在低频时,厚度越大、吸音效果越好,而在中频时,厚度越小、吸音效果越好,致使现有的复合型消音器虽然可以对高频声音及低频声音都具有一定的消除效果,但泵体在运行过程中因使用工况的变化所产生的动力性噪音频率域度较广,还是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噪音污染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音消音器,包括泵主体,所述泵主体正面一侧的顶部设有消音器主体,且在消音器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管路系统,所述消音器主体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组限位杆,并在外壳体内腔的中部设有隔板,进而通过隔板将外壳体的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所述外壳体内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其左侧外部的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泵主体的内部相连通,而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外壳体的右侧腔室相连通,所述外壳体内腔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其右侧外部的输出管路,所述输出管路的一端与管路系统固定连接,而输出管路的另一端与外壳体的左侧腔室相连通,同时,在隔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管,并在导管右侧的上表面以及左侧的下表面上分别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输送管路以及输出管路外表面的一侧分别活动套接有一组滑动块,且在输送管路以及输出管路外表面的一侧分别固定套接有一组电磁线圈。

3、进一步,所述输送管路外表面的左侧以及输出管路外表面的右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通孔。

4、进一步,所述输送管路上的电磁线圈与输出管路上的电磁线圈采用两组不同反馈电路形成电控连接,并在其上分别串联有噪音检测机构,同时两组反馈电路之间并联。

5、进一步,所述输送管路外表面的右侧且位于外壳体的右侧腔室中,以及输出管路外表面的左侧且位于外壳体的左侧腔室中分别活动套接有一组呈螺旋状结构布置的隔音棉环,同时,两组隔音棉环采用不同的隔音材料制作而成。

6、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内壁的横截面设为椭圆形结构,进而使得外壳体内腔中所传导的声波,在其椭圆形内壁的作用下形成不规则的反射并相互抵消。

7、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沿着其外围轨迹设有一圈由不同于隔音棉环的隔音材料所制作的填充层。

8、进一步,两组所述滑动块分别与外壳体内壁所接触的端面分别设有一组油性垫圈,进而有效降低滑动块在左右移动过程中与外壳体内壁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9、本发明申请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音消音器,对于输送管路和输出管路及其上滑动块、电磁线圈、隔音棉环的设置,在触发相应的电磁线圈时可带动相应的滑动块向沿着输送管路或者输出管路的轨迹向左侧或者右侧发生移动,进而通过改变外壳体左右两个腔室的体积大小,以改善该消音器对于不同高频声音的清除效果,并可对对应位置上的隔音棉环造成挤压,进而改变其之间的螺距及厚度关系,同时,改善两组隔音棉环对于不同低频声音的清除效果,并根据两组滑动块的相应位置关系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泵主体所产生的中高频动力性噪音污染,使得该消音器对于不同频率的噪音清除效果较好且稳定性及可靠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吸音消音器,包括泵主体(1),所述泵主体(1)正面一侧的顶部设有消音器主体(2),且在消音器主体(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管路系统(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8)外表面的左侧以及输出管路(9)外表面的右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8)上的电磁线圈(11)与输出管路(9)上的电磁线圈(11)采用两组不同反馈电路形成电控连接,并在其上分别串联有噪音检测机构,同时两组反馈电路之间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8)外表面的右侧且位于外壳体(5)的右侧腔室中,以及输出管路(9)外表面的左侧且位于外壳体(5)的左侧腔室中分别活动套接有一组呈螺旋状结构布置的隔音棉环(12),同时,两组隔音棉环(12)采用不同的隔音材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内壁的横截面设为椭圆形结构,进而使得外壳体(5)内腔中所传导的声波,在其椭圆形内壁的作用下形成不规则的反射并相互抵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5)的内部且沿着其外围轨迹设有一圈由不同于隔音棉环(12)的隔音材料所制作的填充层(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消音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滑动块(10)分别与外壳体(5)内壁所接触的端面分别设有一组油性垫圈,进而有效降低滑动块(10)在左右移动过程中与外壳体(5)内壁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消音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吸音消音器,包括泵主体,泵主体正面一侧的顶部设有消音器主体,消音器主体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一组限位杆,并在外壳体内腔的中部设有隔板,进而通过隔板将外壳体的内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外壳体内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端延伸至其左侧外部的输送管路,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泵主体的内部相连通,而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外壳体的右侧腔室相连通。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吸音消音器,对于输送管路和输出管路及其上滑动块、电磁线圈、隔音棉环的设置,在触发相应的电磁线圈时通过改变外壳体左右两个腔室的体积大小,以改善该消音器对于不同高频声音的清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汝兴,朱小艳,候艳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市运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