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7287发布日期:2023-12-06 13: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特别涉及一种呼吸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持续正压呼吸机是一种可有效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通过增加肺通气量,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产生的消耗,节约心脏储备的装置。持续正压呼吸机主要包括壳体、风机组件、水箱组件和多个功能部件,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水箱组件,并和水箱组件产生的水蒸气混合一起输送到患者配到的面罩。其中,风道模组和水箱组件是呼吸机中体积最大的部分,风道越长,风道模组相对应的外形尺寸也越大,不利于机器布局应用,且过长的风道容易在截面突变处形成气流涡流噪音,不利于消音结构的设置。流量监测装置有独立的小模组结构,布局在风道模组内,容易造成风道模组整体外形尺寸较大,不利于应用布局。在风道底部采用吸音棉用作风道分隔,消音棉为疏松气孔结构无法完全起到分隔的作用,风道中的小部分气流会跨越隔片相互影响;另外,风道气流不经过风机发热区域,无法有效带走风机的电机产生的热量,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减小整体体积、提高散热效率和静音效果的呼吸机。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呼吸机,包括

3、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组件和出风组件;

4、风机模组,所述风机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风机模组与所述进风组件相连接,所述风机模组包括风机本体、风机壳体、风机套、分隔部件及连通部件,所述风机套设置在所述风机本体外,所述风机套安装于所述风机壳体内;

5、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出风组件相连接,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风机模组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6、其中,所述风机套与所述风机壳体配合形成相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分隔部件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风组件连通,所述连通部件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风机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分隔部件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7、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呼吸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呼吸机,包括壳体组件、风道模组和水箱组件,风机套与壳体组件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利用分隔部件将第一腔体分隔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气流从进入到风机的进风口之前,能够依次流经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一腔体,气流的流经的流动轨迹相对固定且在每个腔室的流动轨迹相对较短,利于平稳气流,减少气流涡流噪音,从而能减少噪音;气流在流入进风口前,能够流过风机本体表面,能将风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提高散热效果;此外,低频噪音因波长较长,消音结构需要更大的体积空间,对于产品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本申请中的分隔部件能起到改变声波频率的作用,把一部分低频噪音改变为高频噪音,大部分高频噪音的声波能量可以耗损在腔室内进而达到消音减噪的效果,也利于把风道模组结构体积做的更小;整个风机本体包裹在风机套内,风机套外还设置了壳体组件,达到两层壁厚包裹,对波长较长的声波起到隔离的作用,利于提高静音效果。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本体与所述风机套之间具有间隙,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的气流能够沿着所述间隙流动至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套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片,所述导流片螺旋设置。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套包括套本体、褶皱部和密封连接部,所述褶皱部设置于所述套本体与所述密封连接部之间,所述密封连接部与所述风机壳体的内壁抵接。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进风部件和进风管件,所述进风部件具有第一进风端、第二进风端和混合部件,所述进风管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接所述混合部件和所述第一腔室。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合部件包括安装架、导气件、过滤部件和传感部件,所述导气件设置有混合室,所述导气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过滤部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滤芯和滤芯固定架,所述传感部件设置在所述混合室内,用于检测所述滤芯的使用情况。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水箱壳体内的隔离件,所述水箱壳体设置有水箱进风口和水箱出风口,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水箱进风口对接。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风机出风口和隔水舱,所述隔水舱用于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和所述水箱进风口,所述风机出风口的底部高于所述隔水舱的底部,所述隔水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隔水舱内是否有液体。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件的中部向上凸设形成防溢部,所述防溢部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多个镂空孔,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防溢部内。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管道和出风腔,所述壳体组件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通,所述出风管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风腔内。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模组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水箱组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槽卡扣配合连接。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底部的弹性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水箱组件下方,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四周,以使所述加热部件紧贴所述水箱组件。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通讯部件,所述壳体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容置腔,所述通讯部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的接口和电源线部件,所述电源线部件包括结构件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结构件内,所述结构件包括可扣合的上结构件和下结构件,所述结构件设置有卡条,所述接口内设置有卡槽,所述结构件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接口内。

2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机,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本体与所述风机套之间具有间隙,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的气流能够沿着所述间隙流动至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套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片,所述导流片螺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套包括套本体、褶皱部和密封连接部,所述褶皱部设置于所述套本体与所述密封连接部之间,所述密封连接部与所述风机壳体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进风部件和进风管件,所述进风部件具有第一进风端、第二进风端和混合部件,所述进风管件包括第一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接所述混合部件和所述第一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件包括安装架、导气件、过滤部件和传感部件,所述导气件设置有混合室,所述导气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过滤部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滤芯和滤芯固定架,所述传感部件设置在所述混合室内,用于检测所述滤芯的使用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水箱壳体内的隔离件,所述水箱壳体设置有水箱进风口和水箱出风口,所述隔离件上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水箱进风口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风机出风口和隔水舱,所述隔水舱用于连接所述风机出风口和所述水箱进风口,所述风机出风口的底部高于所述隔水舱的底部,所述隔水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隔水舱内是否有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的中部向上凸设形成防溢部,所述防溢部的顶面和侧面均设置有多个镂空孔,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防溢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管道和出风腔,所述壳体组件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通,所述出风管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风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模组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水箱组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槽卡扣配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件和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底部的弹性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水箱组件下方,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四周,以使所述加热部件紧贴所述水箱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部件,所述壳体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容置腔,所述通讯部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组件上的接口和电源线部件,所述电源线部件包括结构件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结构件内,所述结构件包括可扣合的上结构件和下结构件,所述结构件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接口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机,包括壳体组件、风机模组和水箱组件,风机模组设置在壳体组件内,风机模组与进风组件相连接,风机模组包括风机本体、风机壳体、风机套、分隔部件及连通部件,水箱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水箱组件与出风组件相连接,水箱组件与风机模组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风机套与风机壳体配合形成相隔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部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进风组件连通,连通部件连通第二腔体和第二腔室,气流流经的轨迹相对固定且在每个腔室的流动轨迹相对较短,利于平稳气流,减少气流涡流噪音,从而能减少噪音;气流流过风机本体表面,能将风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伍时庆,邝勇,曹晓聪,江趟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