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3068发布日期:2024-01-23 11:5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缸领域,具体为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


背景技术:

1、液压油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在塑胶模具中就有多重用途,如裁剪塑胶制品的水口、将塑胶模具或五金模具中的成型产品顶出模具等。但是由于每个产品的模具结构都存在不一样的地方,而且相对都比较精密,模具的各部件之间配合也很紧密,模具内部的空间也比较有限,所以在设计匹配的液压油缸时,很多时候预留空间是很有限的,在这个优先的空间内使用常规的液压油缸易导致裁切能力不足和推模力度不够的问题,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旨在改善在设计匹配的液压油缸时,由于模具的预留空间有限,使用常规的液压油缸易导致裁切能力不足和推模力度不够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所述缸体至少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均具有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缸体位于第二缸体的下方,且二者可拆卸相连;所述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位于第一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二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位于第二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二缸体外侧;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下端各连接有一个活塞,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沿各自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且两者之间的油路通道一与油路通道二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缸体的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上下贯穿第一缸体,在第一缸体的下端壁上形成两个油管连接端口;所述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上开设有通向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部圆柱形腔体中的多个油孔。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体圆柱形腔体的下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一缸体圆柱形腔体的上端、第二缸体圆柱形腔体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安装孔,每个螺纹安装孔中均螺纹安装有一个缸盖,所述缸盖中设置有密封圈,各活塞杆由相应缸盖的密封圈中穿过。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缸体中设置有隔断层,所述隔断层中设置有圆环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杆由此圆环密封圈中穿过,所述隔断层将第二缸体的圆柱形腔体分隔为上内腔和下内腔,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活塞,且该限位活塞位于第二缸体的上内腔中;所述限位活塞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胶圈以及活塞油封,所述第二缸体上的油路通道一中的油孔均设置在靠近上内腔和下内腔底部的位置,其中油路通道二上开设有通向下内腔的油孔,该油孔设置在靠近隔断层的下方。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体中也设置有隔断层,所述隔断层将第一缸体的圆柱形腔体分隔为上内腔和下内腔,所述第一活塞杆上也设置有限位活塞,所述限位活塞上同样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胶圈以及活塞油封,且该限位活塞位于第一缸体的上内腔中;该隔断层中也设置有圆环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杆由此圆环密封圈中穿过,所述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上开设有通向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部圆柱形腔体中的多个油孔,第一缸体上的油路通道一中的油孔均设置在靠近上内腔和下内腔底部的位置,其中油路通道二上开设有通向下内腔的油孔,该油孔设置在靠近隔断层的下方;

6、所述第一缸体上的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上下贯穿第一缸体,且与通向第二缸体上的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相互接通。

7、进一步的,所述缸体还包括第三缸体,所述第三缸体中具有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三缸体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相连,且第三缸体位于第二缸体的上端;所述活塞杆还包括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上端位于第三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下端位于第三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三缸体的外侧;所述第三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活塞;所述第三缸体沿其长度方向也设置有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所述第三缸体的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与第二缸体的油路通道一和油路通道二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三缸体中也设置有隔断层,所述隔断层将第三缸体的圆柱形腔体分隔为上内腔和下内腔,所述第三活塞杆上也设置有限位活塞,且该限位活塞位于第三缸体的上内腔中;该隔断层中也设置有圆环密封圈,所述第三活塞杆由此圆环密封圈中穿过。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缸体圆柱形腔体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安装孔,每个螺纹安装孔中均螺纹安装有一个缸盖,所述缸盖中设置有密封圈,各活塞杆由相应缸盖的密封圈中穿过。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和第三缸体通过四根连接螺杆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缸体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沿着第二缸体长度方向贯穿第二缸体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三缸体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沿着第三缸体长度方向贯穿第三缸体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缸体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螺纹孔,且这四个螺纹孔与第二缸体和第三缸体的四个贯穿通孔一一对应,四根所述的连接螺杆的杆部分别穿过第二缸体和第三缸体的四个贯穿通孔拧入第一缸体的四个螺纹孔中。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包括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各活塞杆的下端均设置有螺杆结构,各活塞杆的螺杆结构安装在与其相连的活塞的连接螺纹孔中;所述活塞体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凹槽,所述活塞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圆环状安装槽,所述圆环状安装槽中安装有活塞密封圈。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通过四根连接螺杆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缸体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沿着第二缸体长度方向贯穿第二缸体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缸体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螺纹孔,且这四个螺纹孔与第二缸体的四个贯穿通孔一一对应,四根所述的连接螺杆的杆部分别穿过第二缸体的四个贯穿通孔拧入第一缸体的四个螺纹孔中。

12、进一步的,各缸体上对应各缸体安装缸盖的螺纹安装孔的位置,均至少设置有一个通向螺纹安装孔的固定螺纹孔,每个固定螺纹孔中均安装有一个固定螺钉,拧紧所述固定螺钉,可固定住相应缸盖。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与常规的液压油缸相比,有效提高了液压油缸的油压力度,不易导致裁切能力不足和推模力度不够的问题。而且,多个油缸体向模具外竖直延伸,不会占用模具内部纵向空间,可适配更多的模具使用。

15、2、本发明的各种缸体可进行自由组合,可组合成不同压力等级的液压油缸,使得本发明具有使用灵活和适用性强的优点。

16、3、本发明的多组油路通道与各个缸体之间一一对应相互连通,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而且便于装配。



技术特征:

1.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包括活塞杆和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至少包括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中均具有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缸体(1)位于第二缸体(2)的下方,且二者可拆卸相连;所述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活塞杆(3)和第二活塞杆(4),所述第一活塞杆(3)的下端位于第一缸体(1)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的圆柱形腔体中,所述第二活塞杆(4)的下端位于第二缸体(2)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二缸体(2)外侧;所述第一活塞杆(3)和第二活塞杆(4)的下端各连接有一个活塞(5),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沿各自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且两者之间的油路通道一(20)与油路通道二(15)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缸体(1)的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上下贯穿第一缸体(1),在第一缸体(1)的下端壁上形成两个油管连接端口(14);所述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上开设有通向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内部圆柱形腔体中的多个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圆柱形腔体的下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一缸体(1)圆柱形腔体的上端、第二缸体(2)圆柱形腔体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安装孔,每个螺纹安装孔中均螺纹安装有一个缸盖(12),所述缸盖(12)中设置有密封圈,各活塞杆由相应缸盖(12)的密封圈中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2)中设置有隔断层(6),所述隔断层(6)中设置有圆环密封圈(8),所述第二活塞杆(4)由此圆环密封圈(8)中穿过,所述隔断层(6)将第二缸体(2)的圆柱形腔体分隔为上内腔(30)和下内腔(40),所述第二活塞杆(4)上设置有限位活塞(7),且该限位活塞(7)位于第二缸体(2)的上内腔(40)中;所述限位活塞(7)上开设有环形槽(50),所述环形槽(50)中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胶圈以及活塞油封,所述第二缸体(2)上的油路通道一(20)中的油孔均设置在靠近上内腔(30)和下内腔(40)底部的位置,其中油路通道二(15)上开设有通向下内腔(40)的油孔,该油孔设置在靠近隔断层(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中也设置有隔断层(6),所述隔断层(6)将第一缸体(1)的圆柱形腔体分隔为上内腔(30)和下内腔(40),所述第一活塞杆(3)上也设置有限位活塞(7),所述限位活塞(7)上同样开设有环形槽(50),环形槽(50)中从内至外依次安装有胶圈以及活塞油封,且该限位活塞(7)位于第一缸体(1)的上内腔(30)中;该隔断层(6)中也设置有圆环密封圈(8),所述第二活塞杆(4)由此圆环密封圈(8)中穿过,所述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上开设有通向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内部圆柱形腔体中的多个油孔,第一缸体(1)上的油路通道一(20)中的油孔均设置在靠近上内腔(30)和下内腔(40)底部的位置,其中油路通道二(15)上开设有通向下内腔(40)的油孔,该油孔设置在靠近隔断层(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还包括第三缸体(9),所述第三缸体(9)中具有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三缸体(9)与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相连,且第三缸体(9)位于第二缸体(2)的上端;所述活塞杆还包括第三活塞杆(10),所述第二活塞杆(4)的上端位于第三缸体(9)的圆柱形腔体中,所述第三活塞杆(10)的下端位于第三缸体(9)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三缸体(9)的外侧;所述第三活塞杆(10)的下端连接有一个活塞(5);所述第三缸体(9)沿其长度方向也设置有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所述第三缸体(9)的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与第二缸体(2)的油路通道一(20)和油路通道二(15)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三缸体(9)中也设置有隔断层(6),所述隔断层(6)将第三缸体(9)的圆柱形腔体分隔为上内腔(30)和下内腔(40),所述第三活塞杆(10)上也设置有限位活塞(7),且该限位活塞(7)位于第三缸体(9)的上内腔(30)中;该隔断层(6)中也设置有圆环密封圈(8),所述第三活塞杆(10)由此圆环密封圈(8)中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缸体(9)圆柱形腔体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安装孔,每个螺纹安装孔中均螺纹安装有一个缸盖(12),所述缸盖(12)中设置有密封圈,各活塞杆由相应缸盖(12)的密封圈中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第二缸体(2)和第三缸体(9)通过四根连接螺杆(11)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缸体(2)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沿着第二缸体(2)长度方向贯穿第二缸体(2)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三缸体(9)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沿着第三缸体(9)长度方向贯穿第三缸体(9)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缸体(1)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螺纹孔,且这四个螺纹孔与第二缸体(2)和第三缸体(9)的四个贯穿通孔一一对应,四根所述的连接螺杆(11)的杆部分别穿过第二缸体(2)和第三缸体(9)的四个贯穿通孔拧入第一缸体(1)的四个螺纹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包括活塞体(501),所述活塞体(50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螺纹孔(502),各活塞杆的下端均设置有螺杆结构,各活塞杆的螺杆结构安装在与其相连的活塞(5)的连接螺纹孔(502)中;所述活塞体(501)的下端设置有圆环状凹槽(503),所述活塞体(501)的外壁上设置有圆环状安装槽(504),所述圆环状安装槽(504)中安装有活塞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通过四根连接螺杆(11)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缸体(2)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沿着第二缸体(2)长度方向贯穿第二缸体(2)的贯穿通孔,所述第一缸体(1)上位于其圆柱形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四个螺纹孔,且这四个螺纹孔与第二缸体(2)的四个贯穿通孔一一对应,四根所述的连接螺杆(11)的杆部分别穿过第二缸体(2)的四个贯穿通孔拧入第一缸体(1)的四个螺纹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各缸体上对应各缸体安装缸盖(12)的螺纹安装孔的位置,均至少设置有一个通向螺纹安装孔的固定螺纹孔,每个固定螺纹孔中均安装有一个固定螺钉(13),拧紧所述固定螺钉(13),可固定住相应缸盖(1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模内多叠层增压油缸,包括活塞杆和缸体,所述缸体至少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中均具有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缸体位于第二缸体的下方,且二者可拆卸相连;活塞杆至少包括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位于第一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二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位于第二缸体的圆柱形腔体中,上端位于第二缸体外侧;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下端各连接有一个活塞;本发明与常规的液压油缸相比,有效提高了液压油缸的油压力度,不易导致裁切能力不足和推模力度不够的问题。而且,多个油缸体向模具外竖直延伸,不会占用模具内部纵向空间,可适配更多的模具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燊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