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6950发布日期:2023-04-19 23:2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负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真空设备中,真空负压站是以真空泵作为真空获得设备,以真空罐作为真空存储设备的成套系统,其能够用于抽吸气体或工作液,可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电器生产、洗煤、选矿等的行业,而太阳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则是集成光伏能量转换供给真空泵的一种大型设备。

2、由于负压站可控性较差,因此现有的设备大多是针对负压站的可控性低,气压调节能力差的问题,如公开号cn217440262u中所示,同时为避免出现单个真空泵因故障无法供给的情况,部分真空负压站会增设多组真空泵,基于其交替使用,来实现循环供给的情况,但多个真空负压泵的管路较为复杂,其会出现扭曲在一起的情况,导致检修工作时较为麻烦,同时美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包括底架、隔震架、顶架、真空罐与负压泵组,所述底架为一矩形机台且其底端装有滚轮、支座,底架上端中部安装隔震架,底架上端外侧装有多根支杆;所述真空罐、负压泵组分别装于隔震架上端两侧,负压泵组具有真空泵体、管壳、进气管路、真空充气阀、真空止回阀、接管与除菌过滤器,其中真空泵体设有两个且其均通过底支撑固定在隔震架上,两真空泵体端部连有进气管路;所述管壳装于两真空泵体外侧端,管壳前端设有可开启的管盖,两真空泵体的进气管路均延伸至管壳内,管壳内侧设有用于限位固定两组进气管路的管槽。

3、优选的,两组所述进气管路上均设有真空充气阀、真空止回阀,两组进气管路伸出管壳的端部通过集气管相接通。

4、优选的,集气管末端通过法兰与接管连接,接管末端设有连接头,且该连接头可与除菌过滤器连接,除菌过滤器末端通过管路接通真空罐。

5、优选的,顶架设于负压泵组且其底端与多根支杆连接,顶架上可装有光伏阵列。

6、优选的,隔震架内侧还装有缓冲垫,缓冲垫上端面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设于底支撑内侧且其将底支撑承托。

7、优选的,真空罐内侧具有用于监测压力、温度的监测系统。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可交替使用的真空泵,可有效避免了单个真空泵因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真空泵发生故障的现象,两真空泵也可交同时使用,可快速补充真空罐内的真空度,使用更加灵活,可提高使用效率;同时采用的管壳等结构能便捷的将进气管路等整理收纳,避免其扭曲的情况,整体更为美观,而且在检修时只需打开管盖即可。

10、2、本实用新型采用隔震架、底支撑、缓冲垫等结构支撑真空泵,其能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而且安装稳固更好。

11、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集气管将管壳内接通的两个进气管路对接,集气管采用接管与除菌过滤器接通,一方面能利用除菌过滤器对气体进行过滤,有效避免杂质进入至真空罐内,提高真空站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采用接头结构方便除菌过滤器的拆装,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隔震架(2)、顶架(4)、真空罐(5)与负压泵组,所述底架(1)为一矩形机台且其底端装有滚轮、支座,底架(1)上端中部安装隔震架(2),底架(1)上端外侧装有多根支杆(3);所述真空罐(5)、负压泵组分别装于隔震架(2)上端两侧,负压泵组具有真空泵体(6)、管壳(7)、进气管路(8)、真空充气阀(9)、真空止回阀(10)、接管(11)与除菌过滤器(12),其中真空泵体(6)设有两个且其均通过底支撑(13)固定在隔震架(2)上,两真空泵体(6)端部连有进气管路(8);所述管壳(7)装于两真空泵体(6)外侧端,管壳(7)前端设有可开启的管盖,两真空泵体(6)的进气管路(8)均延伸至管壳(7)内,管壳(7)内侧设有用于限位固定两组进气管路(8)的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进气管路(8)上均设有真空充气阀(9)、真空止回阀(10),两组进气管路(8)伸出管壳(7)的端部通过集气管(15)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5)末端通过法兰与接管(11)连接,接管(11)末端设有连接头,且该连接头可与除菌过滤器(12)连接,除菌过滤器(12)末端通过管路接通真空罐(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4)设于负压泵组且其底端与多根支杆(3)连接,顶架(4)上可装有光伏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架(2)内侧还装有缓冲垫(14),缓冲垫(14)上端面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设于底支撑(13)内侧且其将底支撑(13)承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罐(5)内侧具有用于监测压力、温度的监测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真空负压中心站,包括底架、隔震架、顶架、真空罐与负压泵组,所述底架为一矩形机台且其底端装有滚轮、支座,底架上端中部安装隔震架,底架上端外侧装有多根支杆;所述真空罐、负压泵组分别装于隔震架上端两侧,负压泵组具有真空泵体、管壳、进气管路、真空充气阀、真空止回阀、接管与除菌过滤器,其中真空泵体设有两个且其均通过底支撑固定在隔震架上,两真空泵体端部连有进气管路;所述管壳装于两真空泵体外侧端,管壳前端设有可开启的管盖。本技术采用的管壳等结构能便捷的将进气管路等整理收纳,避免其扭曲的情况,整体更为美观,而且在检修时只需打开管盖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林爱花,许日龙,乐莉莉,余婷灵,陈娟,罗方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诚建(福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