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5161发布日期:2023-06-03 08:1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双螺杆泵,具体为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


背景技术:

1、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双螺杆泵是由主从动轴上相互啮合的螺旋套和泵体或衬套间形成一个容积恒定的密封腔室,介质随螺杆轴的转动分别被送到泵体中间,两者汇合在一起,最终送达泵的出口,从而实现泵输送的目的。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螺杆泵(授权公告号cn 206377021 u),该专利技术包括螺杆、泵体、轴架、螺杆轴以及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包括轴套、静环、静环座、动环、弹簧以及动环座,所述螺杆的螺纹为多头螺纹,所述静环座上设有油槽;所述弹簧为波形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螺杆的螺纹为多头螺纹,输送效率更高,以双头螺纹为例,效率提高60%-70%,节能效果显著,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电费成本;采用了单端面双骨架油封的机械密封,使得泵体的最高工作压力可达5mpa,保证了密封效果,起到了环保的作用;无需外挂液压循环系统提供润滑油润滑,一定程度的降低了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弹簧为波形簧,波形簧不易产生变形且不会产生倾斜;

3、但是,上述的双螺杆泵在使用过程中,机械密封机构安装方便快捷,且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同样方便快捷,但机械密封机构外侧缺少辅助加固和定位,存在影响密封性能的情况,还可能因密封机构松动导致介质泄露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包括双螺杆泵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壳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螺杆轴,所述螺杆轴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机械密封机构主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内部安装有辅助加固机构,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安装机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加固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底壁嵌入固定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的顶部连接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一侧与所述机械密封机构主体的外侧贴合,所述弹性套的一侧连接有定位加固套,所述弹性套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嵌入固定有导向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顶壁固定有金属垫,所述金属垫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连接有导向柱。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向柱的尺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壳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固定有金属螺纹杆,所述金属螺纹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套,所述金属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金属螺纹套,所述活动套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套和所述固定套的对应面均贴合在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外侧,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本装置设置有辅助加固机构,当双螺杆泵体内通过单端面双骨架油封的机械密封机构主体,保证了双螺杆泵体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弹性套外侧的定位加固套与机械密封机构主体的外侧贴合,操作者能够通过观察导向柱位置的方式确保贴合结构紧密,并能够增大机械密封机构主体外侧的加固,同时可确保双螺杆泵体内的机械密封效果,实现了避免介质泄露的目的;

10、2、本装置设置有连接安装机构,可方便地将活动套和固定套固定在双螺杆泵体的外侧,且安装壳体外侧的安装板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和固定的安装槽,可便于安装板的安装与加固,并能够提升双螺杆泵体安装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包括双螺杆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泵体(1)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壳体(2),所述双螺杆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螺杆轴(3),所述螺杆轴(3)的外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双螺杆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机械密封机构主体(4),所述双螺杆泵体(1)的内部安装有辅助加固机构(5),所述双螺杆泵体(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安装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固机构(5)包括外壳体(51),所述外壳体(51)的内底壁嵌入固定有固定垫(52),所述固定垫(52)的顶部连接有弹性套(53),所述弹性套(53)的一侧与所述机械密封机构主体(4)的外侧贴合,所述弹性套(53)的一侧连接有定位加固套(54),所述弹性套(53)的一端连接有移动板(55),所述外壳体(51)的顶部嵌入固定有导向机构(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56)包括固定壳体(561),所述固定壳体(561)的内顶壁固定有金属垫(562),所述金属垫(562)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弹簧(563),所述支撑弹簧(563)的底部连接有活动板(564),所述活动板(564)的底部固定有活动柱(565),所述活动柱(565)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566),所述活动板(564)的顶部连接有导向柱(5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56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向柱(567)的尺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机构(6)包括安装壳体(61),所述安装壳体(61)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板(62),所述安装板(6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63),所述安装壳体(61)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套(64),所述固定套(64)的顶部固定有金属螺纹杆(65),所述金属螺纹杆(65)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活动套(67),所述金属螺纹杆(6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金属螺纹套(66),所述活动套(67)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6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67)和所述固定套(64)的对应面均贴合在所述双螺杆泵体(1)的外侧,所述安装壳体(6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介质泄露的双螺杆泵,包括双螺杆泵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外侧固定有连接壳体,所述双螺杆泵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外侧的螺杆轴;本装置设置有辅助加固机构,通过弹性套外侧的定位加固套与机械密封机构主体的外侧贴合,操作者能够通过观察导向柱位置的方式确保贴合结构紧密,并能够增大机械密封机构主体外侧的加固,同时可确保双螺杆泵体内的机械密封效果,实现了避免介质泄露的目的;本装置设置有连接安装机构,方便地将活动套和固定套固定在双螺杆泵体的外侧,安装壳体外侧的安装板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和固定的安装槽,可便于安装板的安装与加固,并能够提升双螺杆泵体安装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落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鸿胜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