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4904发布日期:2023-08-06 01:0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离心泵,具体的涉及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多级中开式离心泵采用的是首级单吸或双吸叶轮,剩余叶轮全是单吸叶轮,且对称布置。这种结构虽然采用对称布置,但由于中间两个叶轮后盖板有较大的压差,产生很大泄漏,会产生不平衡的轴向力,使得此种结构的泵目前不太适用于大流量使用场合,而当采用单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时比转速低于60,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通过选取合理的级数将泵的比转速调整在高效区间,提高泵的整体效率,并且通过过渡流道将每级串联起来,介质依次被每级蜗壳内的叶轮做功,可以实现高扬程、大流量输出,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水力损失,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和泵盖内设置有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和泵盖包含至少三级及以上相串联的吸入室和蜗壳,所述相邻级之间通过过渡流道相互连通,所述的每级蜗壳内的叶轮为双吸叶轮,所述每级的蜗壳为双蜗壳结构;介质从泵体的进入口流入,依次进入首级吸入室,通过首级叶轮做功后进入首级蜗壳,再通过过渡流道进入二级吸入室,通过二级叶轮做功后进入二级蜗壳,二级压水室再通过渡流道进入三级吸入室,通过三级叶轮做功后进入三级蜗壳,依次递推最后从泵体的输出口流出。

4、进一步,所述的泵体和泵盖包括相串联的首级吸入室及首级蜗壳、二级吸入室及二级蜗壳和三级吸入室及三级蜗壳,所述的首级蜗壳内设置所述的首级叶轮,所述的二级蜗壳内设置所述的二级叶轮,所述的三级蜗壳内设置所述的三级叶轮,所述首级蜗壳和二级吸入室之间、所述二级蜗壳和三级吸入室之间均通过所述的过渡流道连接。

5、进一步,所述的过渡流道为半圆形弯头结构。

6、进一步,所述的泵盖和泵体通过螺柱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泵轴,所述泵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非驱动端轴承箱和驱动端轴承箱,所述的叶轮均套设在所述的泵轴上,所述泵体和泵盖两侧外端均设置有机械密封与泵轴轴向密封。

7、进一步,所述驱动端轴承箱的外侧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泵轴上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外端被套设在泵轴上的锁紧螺母紧固。

8、进一步,所述的叶轮与泵轴均通过键传动连接,所述每个叶轮的两侧均通过套设在泵轴上的轴套和锁紧螺母进行定位和固定。

9、进一步,所述泵盖和泵体之间还设置有可压缩密封垫。

10、进一步,所述的进入口和输出口均位于所述泵体的下侧。

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采用多级串联的双吸泵结构,叶轮全部采用双吸叶轮,蜗壳全部采用双蜗壳结构,轴向力和径向力可相对实现自平衡,运行稳定可靠适合大流量使用场合,并且相邻级采用半圆形过渡流道连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水力损失,同时使得相邻级之间压差最小,不会产生较大泄露。

13、2、相比于传统的单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比转速可通过选择恰当的级数刚好选在高效区,以三级双吸结构为例,泵效率就可提高3%-6%。

1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可以根据扬程的不同选择适合级数,可以衍生出多级(三级及以上)双吸中开式离心泵结构,当需要更高扬程时,适当增加泵的级数即可,有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包括泵体(8)和泵盖(4),所述泵体(8)和泵盖(4)内设置有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8)和泵盖(4)包含至少三级及以上相串联的吸入室和蜗壳,所述相邻级之间通过过渡流道(12)相互连通,所述每级的蜗壳内的叶轮为双吸叶轮,所述每级的蜗壳为双蜗壳结构;介质从所述泵体(8)的进入口(13)流入,依次进入首级吸入室,通过首级叶轮(5)做功后进入首级蜗壳,再通过过渡流道(12)进入二级吸入室,通过二级叶轮(6)做功后进入二级蜗壳,二级压水室再通过渡流道(12)进入三级吸入室,通过三级叶轮(7)做功后进入三级蜗壳,依次递推最后从所述泵体(8)的输出口(1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8)和泵盖(4)包括相串联的首级吸入室及首级蜗壳、二级吸入室及二级蜗壳和三级吸入室及三级蜗壳,所述的首级蜗壳内设置所述的首级叶轮(5),所述的二级蜗壳内设置所述的二级叶轮(6),所述的三级蜗壳内设置所述的三级叶轮(7),所述首级蜗壳和二级吸入室、所述二级蜗壳和三级吸入室之间均通过所述的过渡流道(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流道(12)为半圆形弯头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盖(4)和泵体(8)通过螺柱组件(11)固定连接,所述泵体(8)内设置有泵轴(2),所述泵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非驱动端轴承箱(1)和驱动端轴承箱(9),所述的叶轮均套设在所述的泵轴(2)上,所述泵体(8)和泵盖(4)两侧设置有机械密封(3)与泵轴(2)轴向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轴承箱(9)的外侧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泵轴(2)上的联轴器(10),所述联轴器(10)的外端被套设在泵轴(2)上的锁紧螺母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与泵轴(2)均通过键传动连接,所述每个叶轮的两侧均通过套设在泵轴(2)上的轴套和锁紧螺母进行定位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4)和泵体(8)之间还设置有可压缩密封垫;所述的进入口(13)和输出口(14)均位于所述泵体(8)的下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现有离心泵是首级单吸或双吸叶轮,剩余叶轮全是单吸,使得泵的效率较低。本技术提供的离心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泵体和泵盖内设置有叶轮,泵体和泵盖包含至少三级及以上相串联的吸入室和蜗壳,相邻级之间通过过渡流道相互连通,每级的蜗壳内的叶轮为双吸叶轮,每级的蜗壳为双蜗壳结构;介质从泵体的进入口流入,通过每级蜗壳内的叶轮做功后最后从所述泵体的输出口流出。本技术通过多级串联的双吸结构和双蜗壳结构实现轴向力和径向力相对自平衡,并且相邻级之间采用过渡流道连通,介质依次被每级叶轮做功,可以实现高扬程、大流量输出,最大限度地减小水力损失,通过选取合理的级数泵的比转速刚好能在高效区。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强,宣统,王凤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中科宇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