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7428发布日期:2023-06-04 09:5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属于齿轮泵。


背景技术:

1、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口处阻力的大小。

2、现有的齿轮泵在工作时,容易产生热量,但是齿轮泵本身又不具备快速高效散热的能力,如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散热,会造成齿轮泵的损坏,增加泄油的风险,且现有的齿轮泵不具有防尘结构,外界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能够会附着在齿轮泵表面,更加不利于齿轮泵的散热,现在急需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能够对齿轮泵进行快速散热,便于将齿轮泵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的散热出去,提高了对齿轮泵的散热效果,保证齿轮泵的正常运行,且通过设置的防尘箱体能够从外侧对齿轮泵进行防尘保护,减少灰尘的附着,同时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散热组件能够对齿轮泵进行进一步的散热,提高了对齿轮泵的散热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包括防尘箱体、转动主轴、散热组件、固定底板、底座以及泵体,所述固定底板上侧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外侧套设有防尘箱体,所述防尘箱体上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泵体前后两侧均装配有泵盖,所述泵体内部上侧设置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环形侧面上装配有主动齿轮,所述泵体内部下侧设置有副轴,所述副轴上装配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泵体外表面设置有冷却夹套,所述冷却夹套内部开设有冷却空腔,所述冷却夹套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冷却夹套外表面左上侧设置有循环进水管,所述冷却夹套外表面右上侧设置有循环出水管,所述泵体左侧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泵体右侧连接有进液管道,所述泵体下侧与固定底板连接处设置有底座。

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防尘网板、固定筒、散热风扇以及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开设有防尘箱体上端面内部,所述散热口上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装配有散热风扇,所述固定筒上端面设置有防尘网板。

4、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箱体前后两端面内部均设置有散热风栅,所述防尘箱体前端面上侧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径大于转动主轴直径,所述防尘箱体左右端面内部均开设有管道口,所述管道口内径与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直径相同。

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散热翅片均匀焊接固定于冷却夹套外表面,所述散热翅片长度于冷却夹套宽度相同,所述散热翅片从呈空心结构,所述散热翅片内部开设有腔槽。

6、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进水管规格与循环出水管规格相同,所述循环进水管以及循环进水管与冷却夹套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冷却夹套内部的冷却空腔相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以及循环进水管外端均设置有密封接头,所述密封接头通过导管与外部冷水源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泵盖上设置有轴座,所述转动主轴以及副轴与轴座连接处均装配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机械密封件规格与转动主轴以及副轴规格相匹配。

8、进一步地,所述副轴前后两端伸出泵盖,所述副轴前后两端上均装配有扇叶。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固定底板左右两端面内部均等距开设有多组安装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防尘箱体、转动主轴、散热组件、固定底板、进液管道、循环进水管、散热翅片、循环出水管、冷却夹套、副轴、泵盖、冷却空腔以及泵体,该通过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能够对齿轮泵进行快速散热,便于将齿轮泵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的散热出去,提高了对齿轮泵的散热效果,保证齿轮泵的正常运行,且通过设置的防尘箱体能够从外侧对齿轮泵进行防尘保护,减少灰尘的附着,同时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散热组件能够对齿轮泵进行进一步的散热,提高了对齿轮泵的散热效率,解决了原有齿轮泵在工作时,容易产生热量,但是齿轮泵本身又不具备快速高效散热的能力,如无法及时对其进行散热,会造成齿轮泵的损坏,增加泄油的风险,且现有的齿轮泵不具有防尘结构,外界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能够会附着在齿轮泵表面,更加不利于齿轮泵的散热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包括防尘箱体(1)、转动主轴(2)、散热组件(3)、固定底板(4)、底座(23)以及泵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4)上侧设置有泵体(20),所述泵体(20)外侧套设有防尘箱体(1),所述防尘箱体(1)上侧设置有散热组件(3),所述泵体(20)前后两侧均装配有泵盖(18),所述泵体(20)内部上侧设置有转动主轴(2),所述转动主轴(2)环形侧面上装配有主动齿轮(21),所述泵体(20)内部下侧设置有副轴(17),所述副轴(17)上装配有从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1)与从动齿轮(22)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泵体(20)外表面设置有冷却夹套(13),所述冷却夹套(13)内部开设有冷却空腔(19),所述冷却夹套(13)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10),所述冷却夹套(13)外表面左上侧设置有循环进水管(9),所述冷却夹套(13)外表面右上侧设置有循环出水管(11),所述泵体(20)左侧连接有出液管道(8),所述泵体(20)右侧连接有进液管道(7),所述泵体(20)下侧与固定底板(4)连接处设置有底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防尘网板(31)、固定筒(32)、散热风扇(33)以及散热口(34),所述散热口(34)开设有防尘箱体(1)上端面内部,所述散热口(34)上侧边缘位置设置有固定筒(32),所述固定筒(32)内部装配有散热风扇(33),所述固定筒(32)上端面设置有防尘网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箱体(1)前后两端面内部均设置有散热风栅(24),所述防尘箱体(1)前端面上侧开设有轴孔(25),所述轴孔(25)内径大于转动主轴(2)直径,所述防尘箱体(1)左右端面内部均开设有管道口(26),所述管道口(26)内径与进液管道(7)以及出液管道(8)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0)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散热翅片(10)均匀焊接固定于冷却夹套(13)外表面,所述散热翅片(10)长度于冷却夹套(13)宽度相同,所述散热翅片(10)从呈空心结构,所述散热翅片(10)内部开设有腔槽(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进水管(9)规格与循环出水管(11)规格相同,所述循环进水管(9)以及循环进水管(9)与冷却夹套(13)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台(12),所述连接台(12)与冷却夹套(13)内部的冷却空腔(19)相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9)以及循环进水管(9)外端均设置有密封接头(91),所述密封接头(91)通过导管与外部冷水源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18)上设置有轴座(14),所述转动主轴(2)以及副轴(17)与轴座(14)连接处均装配有机械密封件(15),所述机械密封件(15)规格与转动主轴(2)以及副轴(17)规格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17)前后两端伸出泵盖(18),所述副轴(17)前后两端上均装配有扇叶(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4)下端面设置有橡胶垫板(5),所述固定底板(4)左右两端面内部均等距开设有多组安装槽(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泵散热装置,包括防尘箱体、固定底板、底座以及泵体,固定底板上侧设置有泵体,泵体外侧套设有防尘箱体,防尘箱体上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泵体内部上侧设置有转动主轴,泵体外表面设置有冷却夹套,冷却夹套内部开设有冷却空腔,冷却夹套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风冷与水冷相结合的冷却方式能够对齿轮泵进行快速散热,便于将齿轮泵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的散热出去,提高了对齿轮泵的散热效果,保证齿轮泵的正常运行,且通过设置的防尘箱体能够从外侧对齿轮泵进行防尘保护,减少灰尘的附着,同时通过箱体上设置的散热组件能够对齿轮泵进行进一步的散热,提高了对齿轮泵的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守港,张洪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胜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