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7089发布日期:2023-08-14 06:5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上抽取洗衣液、柔顺剂等洗涤剂的柱塞泵,尤其涉及一种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高端洗衣机大多采用柱塞泵来抽取洗衣液、柔顺剂等洗涤剂。如一专利号为zl201620046953.6(公告号为cn2054782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洗衣机的双腔波纹管结构柱塞泵”,专利号为zl202022629401.7(公告号为cn2138085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单向齿轮、离合驱动机构、泵及洗衣机”,它们均披露了这种一种棘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其包括电机壳、与电机壳扣合连接的电机端盖和部分容置于所述电机壳内的电机主体,电机主体的驱动轴穿出所述电机端盖;主动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单向齿轮,包括齿轮传动件,具有沿轴向连接的齿轮部和棘轮部,棘轮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齿轮部的外径,棘轮部远离所述齿轮部的一端端面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的槽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棘轮齿,齿轮部的外周形成齿轮传动面,齿轮部沿中心贯通设置有中心通孔,容置槽的内径大于中心通孔的内径;单向传动件,其包括沿轴向连接的连接柱部和棘爪部,连接柱部插设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棘爪部沿单向齿轮的周向至少设置有一个棘爪,棘爪部位于容置槽中,且棘爪与所述棘轮齿配合单向传动,连接柱部远离所述棘爪部的一端端面凸设有输出轴部。单向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单向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且两个单向齿轮的允许输出扭矩方向相反;限位封盖,其与电机端盖扣合连接,且限位封盖与电机端盖扣合后形成有安装腔,棘轮部位于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电机端盖转动连接,限位封盖对应两个所述齿轮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限位封盖对应主动齿轮开设有第二穿孔,两个齿轮部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穿孔中,主动齿轮位于第二穿孔中,且第一穿孔的孔径小于棘轮部的外径。

2、前述棘轮传动结构有主动齿轮、两个具有沿轴向连接的齿轮部和棘轮部的齿轮传动件和两个具有沿轴向连接的连接柱部和棘爪部的单向传动件,涉及部件多且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装配方便的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上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具有彼此独立的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第一活塞腔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腔内设有第二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和电机,所述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转动安装在壳体内且彼此直接啮合使得彼此同步反向旋转,所述电机安装在壳体上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端面具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棘齿,所述第一偏心轮与主动齿轮同轴设置并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第一偏心轮的外周设有多个与第一棘齿配合的第一棘爪,第一偏心轮的端面上设有与其旋转中轴线偏心设置的第一偏心轴;所述被动齿轮的端面具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棘齿,所述第二偏心轮与被动齿轮同轴设置并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第二偏心轮的外周设有多个与第二棘齿配合的第二棘爪,第二偏心轮的端面上设有与其旋转中轴线偏心设置的第二偏心轴;所述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偏心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偏心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连接。

3、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凹部的底面具有凸起的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偏心轮套设在第一安装轴上形成转动连接,第一安装轴上设有供电机的输出轴插配的扁孔;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面具有凸起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偏心轮套设在第二安装轴上形成转动连接。安装轴的设置确保偏心轮与相应齿轮形成同轴装配,且装配方便,安装轴横截面为圆形,偏心轮上套设与安装座的内孔为圆孔。

4、作为改进,上述壳体由上壳和下壳对合形成,所述缸体的后端被压制固定在上壳和下壳之间;壳体由两部分组成,利于将各部件组装到壳体内,同时利于对缸体进行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在下壳外,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下壳后插入所述扁孔,所述下壳的内底面具有凸轴部,电机固定在下壳外,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主动齿轮上的扁孔连接,利于带动主动齿轮旋转,所述第二安装轴上开有轴孔,所述被动齿轮通过其上的轴孔套设在凸轴部上形成转动连接。凸轴与轴孔的配合,使得被动齿轮能更好转动连接在下壳上,且装配方便。

5、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壳体内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有供第一偏心轮显露出来的第一穿孔、及供第二偏心轮显露出来的第二穿孔,支撑板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对第一偏心轮下部的第一凸缘形成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压环对第二偏心轮下部的第二凸缘形成轴向限位,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支撑板对两个偏心轮起到限位作用,同时,支撑板对两个连杆起到支撑作用,更好确保连杆在支撑板确定的平面内运动,避免连杆发生上下波动,对偏心轴产生切向力。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转动安装在壳体内且彼此直接啮合使得彼此同步反向旋转,无需额外的齿轮带动,结构更简单;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顶面设有凹部,偏心轮直接置于相应凹部内并与相应齿轮同轴设置,可将偏心轮做小,另简化偏心轮的安装方式;两个凹部内的棘齿的倾斜方向相同,即阻止方向相同,只有在两个齿轮均朝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旋转时,齿轮上的棘齿才能与偏心轮上的棘爪配合或打滑,即齿轮带动偏心轮旋转或不能带动偏心轮旋转,其工作模式与背景专利有较大差异;具体的,当主动齿轮顺时针旋转,第一棘爪与第一棘齿彼此打滑,主动齿轮不带动第一偏心轮旋转,进而使第一活塞不能移动,此时,被动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棘爪与第一棘齿彼此阻止配合,使得被动齿轮同步带动第二偏心轮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活塞移动;反之,则第一活塞移动,第二活塞不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上的缸体(2),所述缸体(2)内具有彼此独立的第一活塞腔(4a)和第二活塞腔(4b),所述第一活塞腔(4a)内设有第一活塞(5a),第二活塞腔(4b)内设有第二活塞(5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6a)、第二连杆(6b)、主动齿轮(7a)、被动齿轮(7b)、第一偏心轮(8a)、第二偏心轮(8b)和电机(9),所述主动齿轮(7a)、被动齿轮(7b)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且彼此直接啮合使得彼此同步反向旋转,所述电机(9)安装在壳体(1)上与所述主动齿轮(7a)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7a)的顶面具有第一凹部(71a),第一凹部(71a)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棘齿(72a),所述第一偏心轮(8a)与主动齿轮(7a)同轴设置并置于所述第一凹部(71a)内,第一偏心轮(8a)的外周设有多个与第一棘齿(72a)配合的第一棘爪(82a),第一偏心轮(8a)的端面上设有与其旋转中轴线偏心设置的第一偏心轴(81a);所述被动齿轮(7b)的顶面具有第二凹部(71b),第二凹部(71b)的内周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棘齿(72b),所述第二偏心轮(8b)与被动齿轮(7b)同轴设置并置于所述第二凹部(71b)内,第二偏心轮(8b)的外周设有多个与第二棘齿(72b)配合的第二棘爪(82b),第二偏心轮(8b)的端面上设有与其旋转中轴线偏心设置的第二偏心轴(81b);所述第一棘齿(72a)与第二棘齿(72b)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杆(6a)的一端与第一偏心轴(81a)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塞(5a)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b)的一端与第二偏心轴(81b)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塞(5b)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71a)的底面具有凸起的第一安装轴(73a),所述第一偏心轮(8a)套设在第一安装轴(73a)上形成转动连接,第一安装轴(73a)上设有供电机(9)的输出轴(91)插配的扁孔(74a);所述第二凹部(71b)的底面具有凸起的第二安装轴(73b),所述第二偏心轮(8b)套设在第二安装轴(73b)上形成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上壳(11)和下壳(12)对合形成,所述缸体(2)的后端被压制固定在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所述电机(9)安装在下壳(12)外,电机(9)的输出轴(91)穿过下壳(12)后插入所述扁孔(74a),所述下壳(12)的内底面具有凸轴部(121),所述第二安装轴(73b)上开有轴孔(74b),所述被动齿轮(7b)通过其上的轴孔(74b)套设在凸轴部(121)上形成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开有供第一偏心轮(8a)显露出来的第一穿孔(101)、及供第二偏心轮(8b)显露出来的第二穿孔(102),支撑板(10)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环(103)和第二压环(104),所述第一压环(103)对第一偏心轮(8a)下部的第一凸缘(83a)形成轴向限位,所述第二压环(104)对第二偏心轮(8b)下部的第二凸缘(83b)形成轴向限位,所述第一连杆(6a)和第二连杆(6b)均位于支撑板(10)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缸柱塞泵的棘轮传动结构,包括壳体、缸体,缸体内具有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第一活塞腔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腔内设有第二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和电机,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转动安装在壳体内且彼此直接啮合使得彼此同步反向旋转,无需额外的齿轮带动,结构更简单;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顶面设有凹部,偏心轮直接置于相应凹部内并与相应齿轮同轴设置,简化安装方式;两个凹部内的棘齿的倾斜方向相同,只有在两个齿轮均朝一个方向旋转时,齿轮上的棘齿才能与偏心轮上的棘爪配合或打滑,其工作模式与背景专利有较大差异。

技术研发人员:胡凡林,蒋雨林,袁逸,林志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