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4645发布日期:2023-06-17 23:2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立式循环泵,具体是指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立式循环泵中并没有设置止回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将液体通过叶轮增压后排出至管路,通过管路供给给客户,但是很多客户的管路还连接有其他系统,当泵没有使用时,如其他系统在使用,则会导致其他系统的高压气体或液体从出液孔进入泵内对泵造成冲击,从而导致泵损坏,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都是选择在管路中加装阀门,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且阀门与泵之间连接管路的液体还是会回流到泵内。为此,提出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包括泵壳、安装在泵壳内的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一端的叶轮和诱导轮;所述电机包含电机壳、安装在电机壳内的电机轴、安装在电机轴上的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轴两端还安装有轴承,其中一端的轴承与叶轮之间还安装有间隔圈和平衡盘;所述泵壳两端还安装有进液法兰和出液法兰,出液法兰上还设有止回结构;所述止回结构包含设置在出液法兰上的出液孔、滑动安装在出液法兰内的止回阀、设置在止回阀上与出液孔适配的密封端以及设置在止回阀上的若干通孔。

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液法兰上安装有出液端盖,出液端盖上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液法兰上安装有接头。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泵壳与电机壳之间还设有若干导叶。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泵壳上还设有接线口和回流口;所述电机壳上还设有与回流口连通的回流通道。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液法兰内设置止回结构,形成从内向外的单向通道,从而可以避免管路中其它系统的高压气体或高压液体反流进入到泵体内而造成泵体损坏,对泵起防护作用,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7、通过平衡盘的设置,液体经叶轮加压后部分液体通过叶轮与电机壳之间的间隙进入平衡盘与叶轮之间对叶轮形成向下的推力,从而抵消部分叶轮旋转时将液体打到进液法兰时受到向上的推力,从而对叶轮起到平衡作用,降低叶轮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同时进入平衡盘与叶轮之间的液体能够对轴承起润滑作用,对电机起冷却散热作用,从而提高轴承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包括泵壳(1)、安装在泵壳(1)内的电机(2)以及安装在电机(2)一端的叶轮(3)和诱导轮(4);所述电机(2)包含电机壳(21)、安装在电机壳(21)内的电机轴(22)、安装在电机轴(22)上的电机转子(23)和电机定子(24);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轴(22)两端还安装有轴承(5),其中一端的轴承(5)与叶轮(3)之间还安装有间隔圈(6)和平衡盘(7);所述泵壳(1)两端还安装有进液法兰(11)和出液法兰(12),出液法兰(12)上还设有止回结构(8);所述止回结构(8)包含设置在出液法兰(12)上的出液孔(81)、滑动安装在出液法兰(12)内的止回阀(82)、设置在止回阀(82)上与出液孔(81)适配的密封端(83)以及设置在止回阀(82)上的若干通孔(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止回结构(8)的立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法兰(12)上安装有出液端盖(13),出液端盖(13)上设有出液口(14);所述进液法兰(11)上安装有接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止回结构(8)的立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与电机壳(21)之间还设有若干导叶(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止回结构(8)的立式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上还设有接线口(17)和回流口(18);所述电机壳(21)上还设有与回流口(18)连通的回流通道(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止回结构的立式循环泵,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轴两端还安装有轴承,其中一端的轴承与叶轮之间还安装有间隔圈和平衡盘;所述泵壳两端还安装有进液法兰和出液法兰,出液法兰上还设有止回结构;所述止回结构包含设置在出液法兰上的出液孔、滑动安装在出液法兰内的止回阀、设置在止回阀上与出液孔适配的密封端以及设置在止回阀上的若干通孔;本技术通过在出液法兰内设置止回结构,形成从内向外的单向通道,从而可以避免管路中其它系统的高压气体或高压液体反流进入到泵体内而造成泵体损坏,对泵起防护作用,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方德华,赵子鹏,刘京鑫,汪志斌,莫燕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新亚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