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7487发布日期:2023-09-20 18:2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气泵,尤其涉及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不断地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户外和室内运动的爱好者越来越喜欢使用充气床、充气沙发或充气泳池等充气产品。一般技术中,通常采用充气泵为充气产品进行充气。

2、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气泵只能内置或外置使用,功能比较单一。而且现有的内置气泵由于气泵不能整体分离,只能与充气产品一对一使用,且不便于气泵的充电及维修,气泵一旦损坏,只能连同充气产品一并弃之,使用受限,不够灵活,且往往结构复杂,生产工艺繁琐。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该两用泵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内的泵本体,当泵本体与外壳组装在一起对充气产品充气时形成内置泵结构,可直接为该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泵本体也可单独从外壳中抽出使用,此时其相当于一外置泵结构,可为其他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而且,本实用新型将泵本体从外壳中取出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按一下泵本体,即可使泵本体从外壳中弹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该两用泵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内的泵本体,当泵本体与外壳组装在一起对充气产品充气时形成内置泵结构,可直接为该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泵本体也可单独从外壳中抽出使用,此时其相当于一外置泵结构,可为其他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而且,本实用新型将泵本体从外壳中取出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按一下泵本体,即可使泵本体从外壳中弹出来。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泵本体,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泵本体之间设置有自锁开关组;

4、将所述泵本体向下按压装入所述外壳时,所述泵本体通过所述自锁开关组与所述外壳连接;

5、当再次按压所述泵本体时,所述泵本体在所述自锁开关组的作用下弹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自锁开关组包括自锁架底板、自锁架滑板、自锁装置盖和挂钩,所述自锁架底板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自锁装置盖设置于所述泵本体内,所述自锁架滑板套设于所述自锁架底板,所述自锁架底板和所述自锁架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7、将所述泵本体向下按压装入所述外壳时,所述自锁架滑板沿着所述自锁架底板下滑,且所述自锁架底板和所述自锁架滑板通过所述挂钩连接,所述自锁架滑板与所述自锁装置盖扣接;

8、当再次按压所述泵本体时,所述挂钩脱离所述自锁架底板,所述自锁架滑板在所述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沿着所述自锁架底板弹出,所述自锁装置盖脱离所述自锁架滑板,进而带着所述泵本体弹出。

9、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自锁架底板的侧壁上形成有沟槽和扣位,所述挂钩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自锁架滑板上,所述挂钩的另一端可沿着所述沟槽滑动并可扣在所述扣位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沟槽包括位于所述扣位左侧的、供所述挂钩进入所述扣位的左沟槽,和位于所述扣位右侧、供所述挂钩离开所述扣位的右沟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扣位为由上凸块和下凸块围成的槽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自锁架滑板上设置有第一钩扣,所述自锁装置盖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钩扣扣接的第二钩扣。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钩扣下方的顶出部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泵本体包括由壳体和上盖形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风叶组件、电机、供电结构和pcba板,所述供电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风叶组件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进气口和开关,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自锁装置盖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所述电机设置于马达架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风叶组件包括风叶上盖、风叶和风叶下盖。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包括面盖、大身、设置于所述大身上的挡板和围设于所述挡板周围的包胶块,所述面盖设置于所述挡板上,且所述面盖相对于所述挡板可转动设置,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可供泵本体插入的通孔。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大身的底部设置有出气结构,且所述出气结构处设置有密气胶钉。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用泵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内的泵本体,当泵本体与外壳(外壳与充气产品熔接在一起或者一体成型)组装在一起对充气产品充气时形成内置泵结构,可直接为该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泵本体也可单独从外壳中抽出使用,此时其相当于一外置泵结构,可为其他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而且,本实用新型将泵本体从外壳中取出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按一下泵本体,即可使泵本体从外壳中弹出来。便于维修,而且一个泵本体可用于多个充气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泵本体,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所述泵本体之间设置有自锁开关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开关组包括自锁架底板、自锁架滑板、自锁装置盖和挂钩,所述自锁架底板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自锁装置盖设置于所述泵本体内,所述自锁架滑板套设于所述自锁架底板,所述自锁架底板和所述自锁架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架底板的侧壁上形成有沟槽和扣位,所述挂钩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自锁架滑板上,所述挂钩的另一端可沿着所述沟槽滑动并可扣在所述扣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包括位于所述扣位左侧的、供所述挂钩进入所述扣位的左沟槽,和位于所述扣位右侧、供所述挂钩离开所述扣位的右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为由上凸块和下凸块围成的槽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架滑板上设置有第一钩扣,所述自锁装置盖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钩扣扣接的第二钩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钩扣下方的顶出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本体包括由壳体和上盖形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风叶组件、电机、供电结构和pcba板,所述供电结构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pcba板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风叶组件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进气口和开关,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自锁装置盖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所述电机设置于马达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件包括风叶上盖、风叶和风叶下盖。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面盖、大身、设置于所述大身上的挡板和围设于所述挡板周围的包胶块,所述面盖设置于所述挡板上,且所述面盖相对于所述挡板可转动设置,所述挡板上形成有可供泵本体插入的通孔;所述大身的底部设置有出气结构,且所述出气结构处设置有密气胶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内的泵本体,外壳的底部与泵本体之间设置有自锁开关组;将泵本体向下按压装入外壳时,泵本体通过自锁开关组与外壳连接;当再次按压泵本体时,泵本体在自锁开关组的作用下弹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两用泵包括外壳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内的泵本体,当泵本体与外壳组装在一起对充气产品充气时形成内置泵结构,可直接为该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泵本体也可单独从外壳中抽出使用,此时其相当于一外置泵结构,可为其他充气产品进行充气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鸿生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