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3344发布日期:2023-08-06 00:2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潜水泵设备,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潜水泵在长时间使用时,其驱动机构产生大量热量,一般采用增加冷却机构的方式对其进行冷却,在水泵中额外增加一组自带驱动的水循环设备,导致水泵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且制作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通过涡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蜗杆一端与安装在密封罩内的电动机连接,沿所述电动机外侧缠绕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和转接头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密封罩外侧设置有鳍片。

3、优选的,所述泵体侧面设置有耳座。

4、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内安装有滤网。

5、优选的,所述转接头另一出口连接提水管。

6、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7、优选的,所述密封罩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在电动机的外侧设置螺旋管,并且在原有供水系统的基础上将螺旋管的进水端连接在泵体的出水口,在泵体运行过程中即可驱动水流进入螺旋管,从而达到对电动机快速进行热交换的目的,毋需增设更多的散热设备即可达到有效散热效果,通过在密封罩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其内部工作温度,在温度处于较高范围时,通过与温度传感器配合的控制器对电磁阀的进水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及时调控螺旋管内水流流速,达到高效冷却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侧面设置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叶轮(14),所述叶轮(14)通过涡轮(15)与蜗杆(16)传动连接,所述蜗杆(16)一端与安装在密封罩(18)内的电动机(17)连接,沿所述电动机(17)外侧缠绕有螺旋管(19),所述螺旋管(19)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2)和转接头(21)与出水口(13)连通,所述密封罩(18)外侧设置有鳍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侧面设置有耳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2)内安装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21)另一出口连接提水管(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安装有电磁阀(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18)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潜水泵散热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通过涡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蜗杆一端与安装在密封罩内的电动机连接,沿所述电动机外侧缠绕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和转接头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密封罩外侧设置有鳍片。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在原有供水系统的基础上将螺旋管的进水端连接在泵体的出水口,在泵体运行过程中即可驱动水流进入螺旋管,从而达到对电动机快速进行热交换的目的,毋需增设更多的散热设备即可达到有效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涛,郑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之明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