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缸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5467发布日期:2023-09-16 22:4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液压油缸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尤其是一种液压油缸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1、液压油缸的活塞在行程运行终了时,由于惯性力作用具有较大的动量,活塞与缸底或端盖发生碰撞会引起噪音,影响机械精度,甚至会使液压油缸损坏;在液压油缸中设置缓冲机构,以使活塞运动到快接近行程终了时速度逐渐减慢以避免碰撞;间隙缓冲机构是常用的缓冲机构,申请号:cn202222891338.3的中国专利涉及的一种缓冲性能高的液压油缸,在缸底这一端和前导套这一端设置有单向缓冲机构;前导套这一端的单向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套、第一挡圈、第一缓冲隔圈压圈和第一缓冲隔圈,缸底这一端的单向缓冲机构包括第二缓冲隔圈、第二缓冲隔圈压圈和第二挡圈和第二缓冲套;第一缓冲隔圈压圈的外圆面与前导套内侧壁相适配,第一缓冲隔圈压圈的内圆面与第一缓冲套的外圆面具有径向间隙,第一缓冲隔圈的内圆面与第一缓冲套的外圆面相适配;第二缓冲隔圈压圈的外圆面与缸底缓冲孔内侧壁相适配,第二缓冲隔圈压圈的内圆面与第二缓冲套的外圆面具有径向间隙,第二缓冲隔圈的内圆面与第二缓冲套的外圆面相适配。该采用间隙缓冲的液压油缸,存在前导套这一端的单向缓冲机构与缸底这一端的单向缓冲机构的结构不同,对间隙精度要求较高,零件加工麻烦且加工难度较大易产生超差,装配后保证间隙大小满足要求困难,导致缓冲效果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两端的缓冲机构结构相同,对间隙精度要求较低,零件加工方便且加工难度较小不易产生超差,装配后保证间隙大小满足要求容易,缓冲效果较好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比较简单,对间隙精度要求较低,零件加工难度较小不易产生超差,液压油缸装配后间隙缓冲处的间隙大小能满足要求,缓冲效果较好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包括:侧围设有两个通油口的缸筒,一一对应装于缸筒两端的端盖和缸底,置于缸筒中将缸筒内分隔成无杆腔和有杆腔的活塞,一端与活塞连接且另一端伸出端盖外的活塞杆,设于活塞外侧围与缸筒内侧围之间的矩形密封圈,两个分设于矩形密封圈两侧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设于活塞外侧围的通油环槽,一端与活塞一端贯通的阻尼孔,两端与通油环槽底面和阻尼孔另一端一一对应连通的连接孔,通油口沿缸筒轴向的尺寸大于活塞一端与通油环槽靠近活塞一侧边之间的距离。

4、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机构还包括:两个设于活塞外侧围的环形凹槽,两个设于活塞外侧围与缸筒内侧围之间且一一对应装于两个环形凹槽中的活塞环;两个环形凹槽一一对应位于两个通油环槽相对外侧边的外侧;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5、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机构还包括:两个与缸筒外侧围连接且与两个通油口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油口;通油口包括:两个沿缸筒轴向分布的通油孔;两通油孔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一端与通油环槽靠近活塞一侧边之间的距离;通油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6、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尼孔的直径为0.9mm至1.1mm。

7、作为优选,所述的缸底与缸筒连接处的外侧围设有拆卸环槽;拆卸环槽外侧的宽度大于内侧的宽度。

8、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定位轴,与定位轴一端连接的螺杆;活塞设有套在定位轴外的定位孔和与螺杆螺接的螺孔;定位轴与定位孔适配。

9、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轴与定位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活塞杆倒角;螺杆一端设有螺杆倒角。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通过矩形密封圈和两个活塞环分隔,对间隙尺寸误差要求较低,两端的缓冲机构结构相同,通过两个缓冲机构的阻尼孔实现缓冲,对间隙精度要求较低,零件加工方便且加工难度较小不易产生超差,装配后保证间隙大小满足要求容易,缓冲效果较好。通油口包括两个沿缸筒轴向分布的通油孔,通油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加工方便。阻尼孔的直径为0.9mm至1.1mm,利于提高缓冲效果。缸底与缸筒连接处的外侧围设有拆卸环槽,利于缸底拆卸。活塞杆的一端设有活塞杆倒角,螺杆一端设有螺杆倒角,利于装配。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包括:设有两个通油口的缸筒,一一对应装于缸筒两端的端盖和缸底,置于缸筒中将缸筒内分隔成无杆腔和有杆腔的活塞,一端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还包括:设于活塞与缸筒之间的矩形密封圈,两个分设于矩形密封圈两侧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设于活塞外侧围的通油环槽,一端与活塞一端贯通的阻尼孔,两端与通油环槽和阻尼孔另一端一一对应连通的连接孔,通油口沿缸筒轴向的尺寸大于活塞一端与通油环槽靠近活塞一侧边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机构还包括:两个设于活塞外侧围的环形凹槽,两个设于活塞与缸筒之间且一一对应装于两个环形凹槽中的活塞环;两个环形凹槽一一对应位于两个通油环槽相对外侧边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与缸筒外侧围连接且与两个通油口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油口;通油口包括:两个沿缸筒轴向分布的通油孔;两通油孔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塞一端与通油环槽靠近活塞一侧边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阻尼孔的直径为0.8mm至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缸底与缸筒连接处的外侧围设有拆卸环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定位轴,与定位轴一端连接的螺杆;活塞设有套在定位轴外的定位孔和与螺杆螺接的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轴与定位孔之间设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设有活塞杆倒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缓冲结构,包括:侧围设有两个通油口的缸筒,一一对应装于缸筒两端的端盖和缸底,置于缸筒中的活塞,一端与活塞连接且另一端伸出端盖外的活塞杆,设于活塞外侧围与缸筒内侧围之间的矩形密封圈,两个分设于矩形密封圈两侧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设于活塞外侧围的通油环槽,一端与活塞一端贯通的阻尼孔,两端与通油环槽底面和阻尼孔另一端一一对应连通的连接孔,通油口沿缸筒轴向的尺寸大于活塞一端与通油环槽靠近活塞一侧边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液压油缸缓冲结构,两端的缓冲机构结构相同,对间隙精度要求较低,零件加工方便且加工难度较小不易产生超差,装配后保证间隙大小满足要求容易,缓冲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明,汪微,吴书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昌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