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6294发布日期:2023-08-18 13:3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护理机器人,特别涉及了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


背景技术:

1、污水处理泵的泵头一般由前段粉碎仓和后段自吸仓两部分组成,前段粉碎仓内一般设有粉碎介质用的铰刀,后段自吸仓内设有挠性叶轮,挠性叶轮通过周期性的挠曲作用产生部分真空,为整个泵提供自吸吸力,市面上现有的污水处理泵铰刀均为两叶或四叶的开刃纯刀片,且粉碎仓通往自吸仓的过料通道尺寸较大,导致最终排出的污物没有经过足够的粉碎就已通过自吸仓排出;并且目前由于过料通道太大,一般将过料通道设于侧壁,而挠性叶轮又一般与侧壁相抵转动,所以挠性叶轮在转动至过料通道时,会在过料通道开口处突然展开后又与过料通道另一侧发生相撞,从而在高速状态下容易产生巨大的振动和噪音。

2、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设计一款能够将污物完全粉碎,并且在运转过程中不产生振动和噪音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包括粉碎仓和自吸仓,粉碎仓包括泵体上壳,自吸仓包括泵体下壳和设于泵体下壳内部的泵体内腔,泵体上壳下端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盖板,盖板下方与泵体下壳上端固定安装,泵体上壳内设有与盖板转动连接的铰刀,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泵体内腔连通的过料孔,泵体内腔内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用于自吸的挠性叶轮,泵体内腔底部设有排料孔。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上壳上方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进料管道。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内腔底部和盖板分别设有与之限位安装的油封,自吸仓底部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轴,驱动轴与油封限位固定安装。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轴分别与挠性叶轮和铰刀限位固定安装。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下壳设有与之限位固定安装的排料管头,排料管头与排料孔连通。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内腔和盖板均为不锈钢冲压一体成型。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刀为三层八叶立体锯齿刀。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挠性叶轮与泵体内腔设为偏心安装状态,使得挠性叶轮在运转中能够顺滑的挠曲变形,进而使得其叶片在整个运转周期内都处于变形过程,并将排料孔设于泵体内腔底部,防止挠性叶轮在运转过程中变形而与泵体内腔发生相撞,从而大大减少了振动和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包括粉碎仓(1)和自吸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仓(1)包括泵体上壳(10),所述自吸仓(2)包括泵体下壳(20)和设于泵体下壳(20)内部的泵体内腔(21),所述泵体上壳(10)下端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盖板(11),所述盖板(11)下方与泵体下壳(20)上端固定安装,所述泵体上壳(10)内设有与盖板(11)转动连接的铰刀(12),所述盖板(11)上设有若干与泵体内腔(21)连通的过料孔(13),所述泵体内腔(21)内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用于自吸的挠性叶轮(22),所述挠性叶轮(22)与泵体内腔(21)呈偏心安装状态,所述泵体内腔(21)底部设有排料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壳(10)上方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进料管道(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腔(21)底部和盖板(11)分别设有与之限位安装的油封(110),所述自吸仓(2)底部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驱动轴(30),所述驱动轴(30)与油封(110)限位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0)分别与挠性叶轮(22)和铰刀(12)限位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下壳(20)设有与之限位固定安装的排料管头(24),所述排料管头(24)与排料孔(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腔(21)和盖板(11)均为不锈钢冲压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12)为三层八叶立体锯齿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护理机器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护理机器人污水处理泵,包括粉碎仓和自吸仓,粉碎仓包括泵体上壳,自吸仓包括泵体下壳和设于泵体下壳内部的泵体内腔,泵体上壳下端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盖板,泵体上壳内设有与盖板转动连接的铰刀,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泵体内腔连通的过料孔,泵体内腔内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用于自吸的挠性叶轮,挠性叶轮与泵体内腔呈偏心安装状态,泵体内腔底部设有排料孔,通过将挠性叶轮与泵体内腔设为偏心安装状态,使得挠性叶轮在运转中能够顺滑的挠曲变形,使得其叶片在整个运转周期内都处于变形过程,并将排料孔设于泵体内腔底部,防止挠性叶轮在运转过程中变形而与泵体内腔发生相撞,从而大大减少了振动和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魏豪,贺天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凯尔瑞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