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量罗茨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3256发布日期:2023-12-21 15:5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大风量罗茨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罗茨风机,具体为大风量罗茨风机。


背景技术:

1、罗茨风机属容积式风机,叶轮端面、风机前后端盖,原理是利用两个叶形转子在气缸内作相对运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回转压缩机,这种鼓风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增氧、污水处理曝气和水泥输送的等方面,因为罗茨风机叶轮的转动速度越快,其单位时间内可以压缩的空气就越多,所以很多罗茨风机都采用增加驱动电机的转动速度的方式,加快叶轮的转动速度,对罗茨风机的风量进行增大;现有技术中,大风量罗茨风机内部润滑油的存在可以使大风量罗茨风机叶轮的转动更加流畅,使罗茨风机的风量调节效率更高,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罗茨风机内的润滑油会减少,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润滑油的液位进行查看,并进行补充,但有时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润滑油补充不及时,容易对大风量罗茨风机风量的增加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大风量罗茨风机,自动对大风量罗茨风机的润滑油进行补充,避免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大风量罗茨风机的风量降低,润滑油液位的检测更加准确,使润滑油补充更加及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风量罗茨风机,包括主机壳和补油机构;

3、主机壳:其上端的进风口处设有进气管,主机壳右端的出风口处设有出气管,主机壳的前后内壁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叶轮,两个叶轮配合安装,叶轮中部的转轴前端均设有齿轮,两个齿轮啮合连接,主机壳的前端安装有油箱,齿轮均位于油箱的内部;

4、补油机构:包括补油箱,所述补油箱设置于油箱的上表面,补油箱的出油口与油箱的进油口相连通,自动对大风量罗茨风机的润滑油进行补充,避免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大风量罗茨风机的风量降低,同时减少大风量罗茨风机工作时润滑油流动对液位检测的影响,使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液位的检测更加准确,使大风量罗茨风机的润滑油补充更加及时。

5、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壳的下端设有风机底座,风机底座的前端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控制整体装置的启动与停止。

6、进一步的,所述补油机构还包括分隔板和电磁阀,所述分隔板设置于补油箱的内部下端,分隔板中部的油管中部串联有电磁阀,分隔板中部的油管下端与补油箱的出油口相连通,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控制补油箱内的润滑油是否流向油箱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补油机构还包括油位板、橡胶垫、隔板和连通孔,所述隔板设置于油箱的内部中部,齿轮均位于隔板的后侧,隔板的下端设有连通孔,油位板竖向滑动连接于隔板左侧面和油箱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内,油位板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减少润滑油的液位波动。

8、进一步的,所述补油机构还包括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油箱顶壁的安装孔内,测距传感器与油位板竖向位置对应,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对润滑油的液位进行检测。

9、进一步的,所述补油机构还包括观察玻璃,所述观察玻璃设置于油箱前表面的观察孔内,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油箱内润滑油的液位高度。

10、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底座的左端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后端和左侧的叶轮转轴后端均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为叶轮的转动提供动力。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大风量罗茨风机,具有以下好处:

12、在使用时,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电机,在皮带和齿轮传动下,使两个叶轮同步相对转动,将主机壳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使主机壳内部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出,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主机壳内部,通过增加电机输出轴的转动速度,使罗茨风机的风量增大,在大风量罗茨风机工作的过程中,利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对齿轮进行润滑,使齿轮的转动更加顺畅,同时通过隔板对润滑油的分隔,减少隔板前侧的润滑油液面发生波动,利用油位板随润滑油液位的变化而随之改变,通过测距传感器对油位板与油箱顶壁的间距进行检测,进而判断润滑油的液位高度,当润滑油液位高度过小时,打开电磁阀,使补油箱内的润滑油进入油箱内部,避免油箱内部的润滑油过少而影响大风量罗茨风机的风量,自动对大风量罗茨风机的润滑油进行补充,避免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大风量罗茨风机的风量降低,同时减少大风量罗茨风机工作时润滑油流动对液位检测的影响,使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液位的检测更加准确,使大风量罗茨风机的润滑油补充更加及时。



技术特征:

1.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1)和补油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1)的下端设有风机底座(3),风机底座(3)的前端设有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8)还包括分隔板(82)和电磁阀(83),所述分隔板(82)设置于补油箱(81)的内部下端,分隔板(82)中部的油管中部串联有电磁阀(83),分隔板(82)中部的油管下端与补油箱(81)的出油口相连通,电磁阀(83)的输入端电连接于plc控制器(9)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8)还包括油位板(86)、橡胶垫(87)、隔板(88)和连通孔(89),所述隔板(88)设置于油箱(7)的内部中部,齿轮(6)均位于隔板(88)的后侧,隔板(88)的下端设有连通孔(89),油位板(86)竖向滑动连接于隔板(88)左侧面和油箱(7)内壁所形成的空间内,油位板(86)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8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8)还包括测距传感器(84),所述测距传感器(84)设置于油箱(7)顶壁的安装孔内,测距传感器(84)与油位板(86)竖向位置对应,测距传感器(84)的输出端电连接于plc控制器(9)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8)还包括观察玻璃(85),所述观察玻璃(85)设置于油箱(7)前表面的观察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风量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座(3)的左端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后端和左侧的叶轮(5)转轴后端均设有皮带轮(11),两个皮带轮(11)通过皮带(12)传动连接,电机(10)的输入端电连接于plc控制器(9)的输出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大风量罗茨风机,包括主机壳和补油机构;主机壳:其上端的进风口处设有进气管,主机壳右端的出风口处设有出气管,主机壳的前后内壁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叶轮,两个叶轮配合安装,叶轮中部的转轴前端均设有齿轮,两个齿轮啮合连接,主机壳的前端安装有油箱,齿轮均位于油箱的内部;补油机构:包括补油箱,所述补油箱设置于油箱的上表面,补油箱的出油口与油箱的进油口相连通,该大风量罗茨风机,自动对大风量罗茨风机的润滑油进行补充,保证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液位检测的准确性,使润滑油的补充更加及时,避免大风量罗茨风机润滑油不足而导致大风量罗茨风机的风量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陆建忠,吴健,吴木兵,王贵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荣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