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及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4854发布日期:2023-11-30 00:5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及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离心蜗壳,特别是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及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1、蜗壳对风机的吸风量和出风量有关键的影响,市面上大部分的风机吸入的风量有限,吸入的气流与蜗壳的壁面发生冲击会导致蜗壳出风口的出风量减少,气流在蜗壳的出风口处容易产生分离,也会导致风机的出风量减少,影响了风机的气动性能,且市面上的蜗壳在高静压场景中的噪音较大,无法满足在高静压工况下的低噪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及离心风机,能够增加吸入气体量,从而增大风机风量,且能够填补出风口气流分离处的气流,打散分离涡,抑制喘振的发生,达到降噪和提高风机气动性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蜗壳出风量少、气流在蜗壳出风口处容易产生分离、噪音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心风机,能够提高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和降低离心风机整体的噪音,解决了现有风机出风量少、噪音大的问题。

3、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外围板设置于所述内围板的外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围板和所述外围板的前后两侧;

5、所述内围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主风道,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主进风口,所述主进风口位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外围板与所述内围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有进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位于所述主风道的上方;

6、所述主风道的端部开设有主出风口,所述主出风口由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内围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外围板围合而成,所述进风流道的一端开设有流道进风口,所述进风流道的另一端开设有流道出风口,所述流道出风口靠近所述主出风口设置,且所述进风流道通过所述流道出风口与所述主风道相连通。

7、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内围板靠近所述流道出风口的端部呈圆弧状,且所述内围板靠近所述流道出风口的端部从远离所述流道出风口的一端到靠近所述流道出风口的一端厚度逐渐增大。

8、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主出风口处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过渡面对应所述流道出风口设置。

9、更进一步说明,定义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进口角度为a,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流道进风口的端部和所述射流离心蜗壳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为a,所述流道进口角度a满足:-20°≤a≤20°。

10、更进一步说明,定义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角度为b,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主出风口的端部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为b,所述流道角度b满足:50°≤b≤150°。

11、具体的,所述流道角度b与所述流道进口角度a的关系满足:b-a≥60°。

12、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长度为l,所述内围板的螺旋线长度为c,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长度l与所述内围板的螺旋线长度c的关系满足:l≥c/5。

13、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进风流道的宽度为d,所述主风道的宽度为d,所述进风流道的宽度d与所述主风道的宽度d的关系满足:d≤d。

14、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流道出风口的截面面积为s,所述流道出风口的截面面积s、所述进风流道的高度h和所述进风流道的宽度d之间的关系满足:s≥h*d。

15、一种离心风机,包括叶轮和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叶轮对应所述射流离心蜗壳的主进风口设置。

16、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叶轮的半径为r,所述进风流道的高度为h,所述进风流道的高度h与所述叶轮的半径r的关系满足:h≤r/3。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所述进风流道能够增加风机吸入的风量,所述流道进风口吸入的气流经过所述进风流道后在所述流道出风口射出,由于所述流道出风口的射流方向与主流气体流动的方向有角度差,主流气体与所述流道进风口吸入的气流在所述流道出风口处汇合后使得主流气体的分离角度减小,填补了分离处的部分气流,打散了分离涡,同时抑制喘振的发生,达到了降噪和提高风机气动性能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外围板设置于所述内围板的外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内围板和所述外围板的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靠近所述流道出风口的端部呈圆弧状,且所述内围板靠近所述流道出风口的端部从远离所述流道出风口的一端到靠近所述流道出风口的一端厚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主出风口处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过渡面对应所述流道出风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进口角度为a,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流道进风口的端部和所述射流离心蜗壳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为a,所述流道进口角度a满足:-20°≤a≤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角度为b,所述外围板靠近所述主出风口的端部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为b,所述流道角度b满足:50°≤b≤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角度b与所述流道进口角度a的关系满足:b-a≥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长度为l,所述内围板的螺旋线长度为c,所述进风流道的流道长度l与所述内围板的螺旋线长度c的关系满足:l≥c/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流道的宽度为d,所述主风道的宽度为d,所述进风流道的宽度d与所述主风道的宽度d的关系满足:d≤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风口的截面面积为s,所述流道出风口的截面面积s、所述进风流道的高度h和所述进风流道的宽度d之间的关系满足:s≥h*d。

10.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射流离心蜗壳,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叶轮对应所述射流离心蜗壳的主进风口设置,所述叶轮的半径为r,所述进风流道的高度为h,所述进风流道的高度h与所述叶轮的半径r的关系满足:h≤r/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离心蜗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及离心风机。一种射流离心蜗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内围板和外围板,所述内围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主风道,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主进风口,所述主进风口位于所述主风道内,所述外围板与所述内围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有进风流道。所述射流离心蜗壳能够增加吸入气体量,从而增大风机风量,且能够填补出风口气流分离处的气流,打散分离涡,抑制喘振的发生,达到降噪和提高风机气动性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蜗壳出风量少、气流在蜗壳出风口处容易产生分离、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浪镔,李嘉盛,覃万翔,刘阳明,刘爱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