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及子母式排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2186发布日期:2023-12-30 06:5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及子母式排水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排水抢险,具体涉及一种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及子母式排水车。


背景技术:

1、子母式排水车包括母车和子车,母车通过液压管线给子车提供动力源。如图1所示,子车04驶出时,由母车01上的液压泵通过液压管线02提供动力给子车04,子车04向前行驶,并通过液压管线02拉动卷盘03旋转,从而实现同步放卷;子车04驶回时,子车04向后行驶,同时卷盘03由卷盘马达驱动进行旋转,将液压管线02收回缠绕到卷盘03上,从而实现同步收卷。但是在放卷和收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子车停止行走而卷盘还在进行旋转的现象,导致后续收卷容易出现乱卷、蓬松缠绕的现象,并且剩余部分液压管线无法缠绕到卷盘上,需要人工将液压管线完全放出后再操作将其有序缠绕在卷盘上,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及子母式排水车,旨在解决现有的液压管线收卷容易出现乱卷、蓬松缠绕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中,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泵油装置和管线液压驱动装置;泵油装置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泵出;管线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换向阀、压力控制阀以及与卷设有液压管线的卷盘驱动连接的卷盘马达,换向阀分别与泵油装置、油箱以及卷盘马达的放卷工作油口和收卷工作油口进行连接,并用于在放卷驱动状态与收卷驱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压力控制阀设于收卷工作油口与换向阀连接的工作油路上。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阀具有进油口、回油口、第一换向油口和第二换向油口,进油口与泵油装置连接,回油口连回油箱,第一换向油口和第二换向油口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放卷工作油口和收卷工作油口连接,换向阀在放卷驱动状态下切换至进油口连回油箱、以及第一换向油口和第二换向油口相连并均连回油箱,换向阀在收卷驱动状态下切换至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一一对应地与第二换向油口和第一换向油口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阀包括换向滑阀以及驱动换向滑阀进行位置切换移动的电磁铁,电磁铁在失电和得电情况下分别一一对应地切换至放卷驱动状态和收卷驱动状态。

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线液压驱动装置还包括过载保护阀,过载保护阀设于收卷工作油口和油箱连接的工作油路上。

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线液压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管线液压驱动装置的卷盘马达分别用于一一对应地驱动压油胶管、回油胶管和泄油胶管进行放卷或收卷,并且三个管线液压驱动装置的换向阀的进油口均通过进油油路与泵油装置连接,以及回油口均通过回油油路连回油箱。

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阀为负载敏感比例阀。

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油油路上设有测压接头。

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油油路上设有回油过滤器。

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控制阀为顺序阀。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子母式排水车,其中,子母式排水车包括以上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当使用上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时,由于包括油箱、泵油装置和管线液压驱动装置,泵油装置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泵出,管线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换向阀、压力控制阀以及卷设有液压管线的卷盘马达,换向阀分别与泵油装置、油箱以及卷盘马达的放卷工作油口和收卷工作油口进行连接,并用于在放卷驱动状态与收卷驱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压力控制阀设于收卷工作油口与换向阀连接的工作油路上,即在子车朝前进行行走时,换向阀处于放卷驱动状态,并且液压管线拉动卷盘进行正向旋转放卷,当子车停止前进时,在液压管线的重力、卷盘旋转惯性以及液压管线弹性变形产生的拉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卷盘仍具有继续正向旋转的趋势,但由于压力控制阀的存在,油液要经过压力控制阀需要在油压达到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压力才行,可是子车停止后液压管线没有足够的力来使卷盘马达的收卷工作油口的压力大于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压力,则可以使得卷盘可靠停止并不会继续旋转放出更多的液压管线;在子车朝后进行行走时,换向阀处于收卷驱动状态,卷盘马达驱动卷盘带动液压管线进行反向旋转收卷,当子车停止后退时,卷盘存在因受液压管线下拉而产生正向旋转的趋势,但由于压力控制阀的存在,子车停止后液压管线没有足够的力来使卷盘马达的收卷工作油口的压力大于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压力,则可以使得卷盘可靠停止并不会进行正向旋转放出多余的液压管线,进而可以避免后续收卷不会出现乱卷和蓬松缠绕的现象,达到保证收卷效果以及提升收卷效率的目的。

14、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300)具有进油口(a2)、回油口(b2)、第一换向油口(c1)和第二换向油口(c2),所述进油口(a2)与所述泵油装置(200)连接,所述回油口(b2)连回所述油箱(100),所述第一换向油口(c1)和所述第二换向油口(c2)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放卷工作油口(a1)和所述收卷工作油口(b1)连接,所述换向阀(300)在所述放卷驱动状态下切换至所述进油口(a2)连回所述油箱(100)、以及所述第一换向油口(c1)和所述第二换向油口(c2)相连并均连回所述油箱(100),所述换向阀(300)在所述收卷驱动状态下切换至所述进油口(a2)和所述回油口(b2)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二换向油口(c2)和所述第一换向油口(c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300)包括换向滑阀以及驱动所述换向滑阀进行位置切换移动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在失电和得电情况下分别一一对应地切换至所述放卷驱动状态和所述收卷驱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液压驱动装置还包括过载保护阀(600),所述过载保护阀(600)设于所述收卷工作油口(b1)和所述油箱(100)连接的工作油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液压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管线液压驱动装置的卷盘马达(500)分别用于一一对应地驱动压油胶管、回油胶管和泄油胶管进行放卷或收卷,并且三个所述管线液压驱动装置的换向阀(300)的进油口(a2)均通过进油油路(101)与所述泵油装置(200)连接,以及回油口(b2)均通过回油油路(102)连回所述油箱(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300)为负载敏感比例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油路(101)上设有测压接头(7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油路(102)上设有回油过滤器(10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400)为顺序阀。

10.一种子母式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母式排水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及子母式排水车,管线收放卷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泵油装置和管线液压驱动装置,泵油装置用于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泵出,管线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换向阀、压力控制阀以及与卷设有液压管线的卷盘驱动连接的卷盘马达,换向阀分别与泵油装置、油箱以及卷盘马达的放卷工作油口和收卷工作油口进行连接,并用于在放卷驱动状态与收卷驱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压力控制阀设于收卷工作油口与换向阀连接的工作油路上,则在子车停止后,液压管线没有足够的力来使卷盘马达的收卷工作油口的压力大于压力控制阀的设定压力,进而保证卷盘进行可靠停止,避免后续收卷不会出现乱卷和蓬松缠绕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黄磊,刘振,罗方娜,彭虎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