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盘组件和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9297发布日期:2023-11-22 19:3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涡旋盘组件和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旋盘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1、涡旋压缩机工作时,动静盘的端面接触情况决定了两者的密封和润滑,一方面影响整个压缩机的能力输出和能效,另一方面影响整个压缩机的长期可靠性。

2、对于涡旋压缩机,特别是大排量的涡旋压缩机,为了兼顾上述能效和可靠性问题,常规设计为连续的背压通道来实现动静盘的有效密封、同时在动静盘止推面设计适当的供油孔来实现动静盘止推面的润滑。但是常规设计的连续背压通道,存在低负荷工况下供油孔和背压腔压力的大小交替,给压缩机单体和空调系统可靠性带来严峻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涡旋盘组件,所述涡旋盘组件可在常规工况和低负荷工况下,保证润滑油持续从静涡盘的油槽向背压腔的供给,有效解决涡旋压缩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因逆压存在导致的止推面供油可靠性问题。

2、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以应用上述的涡旋盘组件。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旋盘组件,包括:静涡盘,所述静涡盘具有第一止推面,所述第一止推面上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动涡盘,所述动涡盘与所述静涡盘啮合并形成有吸气腔,所述动涡盘上设有背压通道、供油通道和进油孔,所述动涡盘具有正对所述第一止推面的第二止推面,所述第二止推面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和出油孔,所述第二孔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背压通道,所述第一孔连通所述背压通道,所述出油孔和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供油通道;其中,所述动涡盘相对所述静涡盘公转时所述第一孔可间歇性地连通所述第一槽,所述出油孔可间隙性地连通所述第二槽。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旋盘组件,通过在静涡盘的第一止推面上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动涡盘上设有背压通道、供油通道和进油孔,以及动涡盘的第二止推面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和出油孔,第二孔连通吸气腔和背压通道,第一孔连通背压通道,出油孔和进油孔连通供油通道,并使得动涡盘相对静涡盘公转时第一孔可间歇性地连通第一槽,出油孔可间隙性地连通第二槽,可以实现涡旋压缩机中背压腔的压力变化平稳,从而能在常规工况和低负荷工况下,保证润滑油持续从静涡盘的第二槽向背压腔的供给,有效解决现有涡旋压缩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因逆压存在导致的止推面供油可靠性问题。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涡盘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一槽为围绕所述第一中轴线设置的环形槽。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涡盘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二槽为绕所述第一中轴线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槽。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第一槽的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侧。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涡盘上设有连通所述吸气腔的吸气口,所述第二槽的两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吸气口。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涡盘和所述动涡盘具有径向方向,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的宽度。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涡盘具有径向方向,所述供油通道的一端沿所述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动涡盘的侧壁并形成有第一敞口,所述供油通道内设有第一调节螺柱,所述第一调节螺柱和所述供油通道之间设有过油间隙。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涡盘具有径向方向,所述背压通道的一端沿所述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动涡盘的侧壁并形成有第二敞口,所述供油通道内设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和所述背压通道之间设有过气间隙。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包括前文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盘组件。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通过设置涡旋盘组件能在常规工况和低负荷工况下保证润滑油持续从静涡盘的第二槽向背压腔的供给,有效解决现有涡旋压缩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因逆压存在导致的止推面供油可靠性问题,兼顾涡旋压缩机单体的能效和设计可靠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一槽为围绕所述第一中轴线设置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具有第一中轴线,所述第二槽为绕所述第一中轴线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位于所述第一槽的靠近所述第一中轴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上设有连通所述吸气腔的吸气口,所述第二槽的两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吸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盘和所述动涡盘具有径向方向,在所述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盘具有径向方向,所述供油通道的一端沿所述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动涡盘的侧壁并形成有第一敞口,所述供油通道内设有第一调节螺柱,所述第一调节螺柱和所述供油通道之间设有过油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盘具有径向方向,所述背压通道的一端沿所述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动涡盘的侧壁并形成有第二敞口,所述供油通道内设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和所述背压通道之间设有过气间隙。

10.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盘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旋盘组件和涡旋压缩机,涡旋盘组件包括:静涡盘,静涡盘具有第一止推面,第一止推面上设有第一槽和第二槽;动涡盘,动涡盘与静涡盘啮合并形成有吸气腔,动涡盘上设有背压通道、供油通道和进油孔,动涡盘具有正对第一止推面的第二止推面,第二止推面上设有第一孔、第二孔和出油孔,第二孔连通吸气腔和背压通道,第一孔连通背压通道,出油孔和进油孔连通供油通道;动涡盘相对静涡盘公转时第一孔可间歇性地连通第一槽,出油孔可间隙性地连通第二槽。本技术可以实现在常规工况和低负荷工况下保证润滑油持续从静涡盘的第二槽向背压腔的供给,有效解决现有涡旋压缩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因逆压存在导致的止推面供油可靠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索文平,餐场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