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9409发布日期:2023-12-07 02: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动增压泵,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


背景技术:

1、快速换模行业中的夹模器、举模器在使用时,要持续提供一定压力的液压油,常使用气动增压泵为夹模器、举模器进行自动供油。目前,市面上气动增压泵,大多通过在进油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使油液中的杂质不会顺着流动油液进入气动增压泵,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172851u所公开的一种气动增压泵,由于过滤出来的在杂质会吸附在过滤器上,并容易对过滤器上的过滤孔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气动增压泵在使用时,常常会因过滤器上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油液无法顺畅的通过进液管道进入气动增压泵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由于过滤出来的在杂质会吸附在过滤器上,并容易对过滤器上的过滤孔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气动增压泵在使用时,常常会因过滤器上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油液无法顺畅的通过进液管道进入气动增压泵内,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所述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和下泵体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所述下泵体的出液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道,所述高压阀体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罩,所述进液管道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圈,所述进液管道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上下两侧、橡胶圈的左侧和环形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驱动机构的表面接触,所述圆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过滤网,所述圆形过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挡板,所述空心挡板的表面与集液罩的内壁接触。

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上表面与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上下两侧、橡胶圈的左侧和环形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圆板的表面接触。

5、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和进液管道的左侧均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圆板的表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集液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环,所述磁环的底部与空心挡板的上表面接触。

7、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中心与圆形过滤网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8、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筒状散热片。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液管道、集液罩、圆筒、环形槽、橡胶圈、第一通孔、驱动机构、支撑环、连接柱、圆形过滤网和空心挡板,其中,当驱动机构中的微型马达打开时,通过微型马达使圆板转动,并圆板与橡胶圈之间的摩擦力,使圆筒转动,此时,通过圆筒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吸附在圆形过滤网上的杂质甩至空心挡板下方,进而使圆形过滤网上的过滤孔不会被杂质堵塞,从而防止在通过圆形过滤网对油液进行过滤时,因圆形过滤网上的过滤孔被杂质堵塞而导致油液无法快速通过圆形过滤网进入该气动增压泵内。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环、密封垫和第二通孔的配合,使第一通孔处不会有油液泄漏,同时,通过筒状散热片对进液管道和圆筒进行散热,进而防止圆筒在长时间转动后,因圆筒与进液管道之间的摩擦力,而导致圆筒和进液管道的温度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3),所述下泵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4),所述上泵体(1)的底部和下泵体(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5),所述下泵体(3)的出液端固定连通有出液管道(6),所述高压阀体(4)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进液管道(7),所述进液管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罩(8),所述进液管道(7)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圆筒(9),所述圆筒(9)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0),所述环形槽(10)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圈(11),所述进液管道(7)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下泵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13),所述第一通孔(12)内壁的上下两侧、橡胶圈(11)的左侧和环形槽(10)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驱动机构(13)的表面接触,所述圆筒(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4),所述支撑环(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过滤网(16),所述圆形过滤网(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挡板(17),所述空心挡板(17)的表面与集液罩(8)的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安装支架(131),所述安装支架(131)的上表面与下泵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1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微型马达(132),所述微型马达(1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3),所述转轴(1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134),所述第一通孔(12)内壁的上下两侧、橡胶圈(11)的左侧和环形槽(10)内壁的上下两侧均与圆板(134)的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8),所述固定环(18)的内壁和进液管道(7)的左侧均粘接有密封垫(19),所述密封垫(1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的内壁与圆板(134)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罩(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环(21),所述磁环(21)的底部与空心挡板(17)的上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9)的中心与圆形过滤网(16)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筒状散热片(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气动增压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气动增压泵,包括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泵体,所述下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阀体,所述上泵体的底部和下泵体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消音器。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液管道、集液罩、圆筒、环形槽、橡胶圈、第一通孔、驱动机构、支撑环、连接柱、圆形过滤网和空心挡板,其中,当驱动机构中的微型马达打开时,通过微型马达使圆板转动,并圆板与橡胶圈之间的摩擦力,使圆筒转动,此时,通过圆筒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吸附在圆形过滤网上的杂质甩至空心挡板下方,进而使圆形过滤网上的过滤孔不会被杂质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司军波,汲怀民,姚万涛,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锐捷智创(浙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