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0347发布日期:2023-11-17 21:2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风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


背景技术:

1、为防止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风扇与外物磕碰并破损,多在风扇的外侧设有风罩,以对风扇进行保护。

2、现有一种风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上辐条组合90、一下辐条91和若干条连接件92,所述上辐条组合90和所述下辐条91在高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且所述下辐条91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90的外侧,所述连接件92的中段弯折预定角度并形成一折弯部921,所述折弯部921与所述上辐条组合90的最外侧边缘连接,所述折弯部92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辐条组合90和所述下辐条91组件,所述下辐条91上具有若干个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件92将所述上辐条组合90和所述下辐条91组合拼接形成罩体。但是: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所述上辐条组合90和所述下辐条91间距较大,且所述上辐条组合90与所述下辐条91仅靠若干条所述连接件92连接,所述风罩的抗形变能力较差,当所述连接件92受如图1所示的压力f后,所述连接件92多为单独受力,受力后的所述连接件92向内弯折变形,并令所述下辐条91上翘预定角度,则在后续的安装中,所述下辐条91上的所述连接孔难以与外部的孔洞对准。

3、因此提供一种连接件共同受力、抗形变能力更强的风罩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中,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包括一辐条组合、若干个呈环形布置的连接件和一防塌件,所述辐条组合包括一上辐条组合和一下辐条,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在高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每一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之间,且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均与每一所述连接件连接,每一所述连接件上具有一凹弧,所述防塌件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组合之间,所述防塌件套设在每一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防塌件置于每一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凹弧内,所述防塌件与每一所述连接件连接,通过设置所述防塌件将每一所述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实现连接件共同受力、抗形变能力更强的优势。

2、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中,所述上辐条组合包括一主辐圈和若干个副辐圈,所述主辐圈和每一所述副辐圈均呈水平布置,且所述副辐圈位于所述主辐圈的内侧,相邻两所述副辐圈的圈径依次增大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若干个增强件,所述增强件和所述通槽一一对应且均呈环形布置,所述增强件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二弯折部和一勾槽,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勾槽分别位于所述增强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勾槽之间,所述增强件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下方,且所述连接部穿设对应的所述通槽,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主辐圈贴合,所述防塌件置于所述勾槽内,通过设置所述增强件进一步提升风罩整体的抗形变能力。

3、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中,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4、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中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包括:

5、一辐条组合,所述辐条组合包括一上辐条组合和一下辐条,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在高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以及

6、若干个呈环形布置的连接件,每一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之间,且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均与每一所述连接件连接,每一所述连接件上具有一凹弧;以及

7、一防塌件,所述防塌件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组合之间,所述防塌件套设在每一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防塌件置于每一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凹弧内,所述防塌件与每一所述连接件连接。

8、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辐条组合包括一主辐圈和若干个副辐圈,所述主辐圈和每一所述副辐圈均呈水平布置,且所述副辐圈位于所述主辐圈的内侧,相邻两所述副辐圈的圈径依次增大。

9、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一水平部和一第一弯折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下辐条的一端,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凹弧和所述水平部之间,所述水平部与每一所述副辐圈焊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主辐圈焊接。

10、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上方,且至少另一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下方。

11、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副辐圈的内侧,每一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下辐条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12、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上具有若干个通槽。

13、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若干个增强件,所述增强件和所述通槽一一对应且均呈环形布置,所述增强件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二弯折部和一勾槽,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勾槽分别位于所述增强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勾槽之间,所述增强件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下方,且所述连接部穿设对应的所述通槽,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主辐圈贴合,所述防塌件置于所述勾槽内。

14、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若干个第一紧固件和若干个第二紧固件,当所述连接部穿设对应的所述通槽后,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座抵靠,当所述防塌件置于所述勾槽内后,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增强件螺纹连接并封闭所述勾槽的槽口。

15、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增强件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设有一肋条。

16、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所述增强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增强件另一端的厚度。

1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包括一上辐条组合、一下辐条、若干个连接件和一防塌件,每一连接件均位于上辐条组合和下辐条之间并与上辐条组合和下辐条连接,每一连接件上具有一凹弧,防塌件套设在连接件上,且防塌件置于每一凹弧内并与每一连接件连接,通过设置凹弧令防塌件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增大,通过设置防塌件将每一连接件连接,实现连接件共同受力、抗形变能力更强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辐条组合包括一主辐圈和若干个副辐圈,所述主辐圈和每一所述副辐圈均呈水平布置,且所述副辐圈位于所述主辐圈的内侧,相邻两所述副辐圈的圈径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一水平部和一第一弯折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下辐条的一端,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凹弧和所述水平部之间,所述水平部与每一所述副辐圈焊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主辐圈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上方,且至少另一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副辐圈的内侧,每一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下辐条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具有若干个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若干个增强件,所述增强件和所述通槽一一对应且均呈环形布置,所述增强件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二弯折部和一勾槽,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勾槽分别位于所述增强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弯折部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勾槽之间,所述增强件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的下方,且所述连接部穿设对应的所述通槽,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主辐圈贴合,所述防塌件置于所述勾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还包括若干个第一紧固件和若干个第二紧固件,当所述连接部穿设对应的所述通槽后,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座抵靠,当所述防塌件置于所述勾槽内后,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增强件螺纹连接并封闭所述勾槽的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增强件的所述第二弯折部设有一肋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的所述增强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增强件另一端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风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形变能力强的风罩,包括:一上辐条组合、一下辐条、若干个连接件和一防塌件,每一所述连接件均位于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之间,且所述连接件同时与所述上辐条组合和所述下辐条连接,每一所述连接件上具有一凹弧,所述防塌件套设在每一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防塌件置于每一所述凹弧内并与每一所述连接件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凹弧令防塌件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增大,通过设置防塌件将每一连接件连接,实现连接件共同受力、抗形变能力更强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鄞州叶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