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用轴承承托及具有该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7282发布日期:2023-10-22 03:3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泵用轴承承托及具有该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运行泵机组,尤其是涉及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及具有该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


背景技术:

1、在供暖系统和散热系统中,使用的离心泵工作在液体环境中,湿运行离心泵的典型特征在于转子和轴承支撑系统设置在屏蔽罐内,实现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有效防止了液体泄漏的发生。离心泵的转子和轴承位于屏蔽罐内,屏蔽罐与定子紧密接触,电机定子是泵机组工作时产生热量的主要热源之一,离心泵在工作时,屏蔽罐内充满工作液体,定子内部热量通过屏蔽罐传递给工作液体,屏蔽罐内的液体通过循环通道与系统中冷却液体交换,将热量带走,实现轴承的冷却与润滑。

2、一般离心泵的轴承承托装配在屏蔽罐上,一方面用来支撑轴承,另一方面将屏蔽罐与泵腔室隔离成了两个相对封闭的独立腔室,即叶轮腔室和转子腔室。当泵不运行时,由于温度差和液体的热膨胀,液体沿转轴与径向轴承之间的润滑膜轴向地流动,容易在转轴与径向轴承之间沉积水垢,引起转轴旋转不畅,这增加泵机组的启动阻碍;在泵机组工作时,叶轮在叶轮腔室旋转,为了带动泵内的液路循环,要求液体从叶轮腔室进入转子腔室为电机降温,再返回到叶轮腔室中,需要合理布置泵机组的零部件位置,同时调整零部件的结构,尤其是隔离屏蔽罐与泵腔室的轴承支撑件,来为电机冷却的液路循环提供可行的流体通道。

3、对于现有的泵机液路,当泵工作时,叶轮在叶轮腔室旋转,形成压水室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压力差为液体在通道内流动提供动力,由于液体中包括磁铁矿石,钙化物等硬质颗粒,当轴承与转轴的间隙中有液体轴向流动时,硬质颗粒会进入轴承间隙并沉积,造成启动或运行困难;此外,当泵机组水平安装时,通过轴承与转轴间隙的水无法完全充满转子腔室即屏蔽罐内,空气无法完全排出,这样会造成泵运行效率低下、轴承干摩、电机散热不当、转子带动液体在屏蔽罐腔室内撞击形成水锤和噪音等一系列问题。

4、经过查询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040182a公开了一种泵机组设计,该设计包含由金属制成的盘形轴承座,公开了轴承座定心面贴靠泵头壳体并居中的结构,然而该专利没有给出前轴承与屏蔽罐居中同心装配的具体解决方案。此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137396 a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器,该轴承保持器设有从内部部段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外部部段,其中,径向内部部段限定了至少一个第一轴向流体通道,径向外部部段限定了至少一个第二轴向流体通道,由流体通道构建的流体流通路径。然而,运用该轴承保持器提供的第一流体通道包括了从转轴与轴承间隙流动的轴向液路,会造成间隙的水垢沉积,带来严重的问题,第二流体通道的结构为轴向流体通道,需要在轴承保持器轴向端面内新增打孔,且打孔工艺为电蚀打孔或激光烧蚀打孔,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设计一种性能良好的轴承支撑件,配合良好的液路设计,缓解的流体通道也需同时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及具有该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不仅提高制造效率节约了成本,增加了装配精度,同时也增加了液体流入屏蔽罐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用轴承承托,该轴承承托安装在湿运行泵机组上,所述湿运行泵机组包括泵头组件、屏蔽罐、轴承承托、前轴承和转子组件,所述轴承承托包括径向延伸圆盘面;

4、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与屏蔽罐配合面密封连接,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或者屏蔽罐配合面设有用于形成第一流体通道的贯通槽。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贯通槽与泵头组件的压水室高压区导通,所述泵头组件的压水室高压区的液体通过径向流体通道进入屏蔽罐内部并将其填满。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设有避开贯通槽的拱形部。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组件浸润在屏蔽罐液体内,液体通过通过转子组件的转轴内置的针孔流向泵头组件的压水室进水口,形成了屏蔽罐内部液体的第二流体通道。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用轴承承托还包括与拱形部连接的第二凸缘、与第二凸缘连接的第一凸缘以及第一凸缘形成的轴承安装室。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第一凸缘在径向上设有与屏蔽罐的第一内径配合的台阶避让空间,所述第二凸缘以轴承安装室作为同轴度基准,且与屏蔽罐的第一内径间隙配合。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安装室与前轴承过盈配合,所述前轴承与第二凸缘同心装配。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贯通槽、拱形部、第一凸缘、第二凸缘、轴承安装室为金属一体式冲压拉伸而成的部件。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贯通槽设有一个或者多个。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包括泵头组件、叶轮、叶轮盖、平面密封圈、屏蔽罐、前轴承、轴向止动轴承、轴向止动轴承胶套、后轴承、后轴承支撑件、转子组件、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永磁体,所述湿运行泵机组还包括所述的泵用轴承承托。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与传统流体通道结构即轴向开孔相比,本实用新型径向流体通道结构能够更利于液体流入屏蔽罐内,并排出更多转子腔室内即屏蔽罐内的气体,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径向流体通道甚至可以将屏蔽罐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并流入液体填满,泵工作的效率和轴承被液体润滑的效果更佳。

16、2)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如轴向流体通道的加工需要新增轴向开孔,轴向开孔的工艺为电蚀开孔或激光烧蚀开孔,费时费钱,本实用新型的泵用轴承承托的径向流体通道采用冲压工艺实现,径向流体通道可以在冲压工序中在径向延伸圆盘面上冲压出孔或槽的结构,且与径向延伸圆盘面、拱形部、第一凸缘、第二凸缘、轴承安装室一体冲压完成,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17、3)本实用新型径向延伸圆盘面面向轴承安装室的部分被设计为拱形结构,拱形部增大了轴承承托的整体刚度,减小轴承承托受流体压力后的变形。

18、4)本实用新型轴承安装室与前轴承过盈配合,由过盈配合导致的第一凸缘的形变被台阶避让空间收纳包容,从而保证第二凸缘与第一内径的微间隙配合尺寸不被干扰破坏。

19、5)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制造效率节约了成本,增加了装配精度,同时也增加了液体流入屏蔽罐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泵用轴承承托,该轴承承托安装在湿运行泵机组上,所述湿运行泵机组包括泵头组件(1)、屏蔽罐(5)、轴承承托(6)、前轴承(7)和转子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承托(6)包括径向延伸圆盘面(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17)与泵头组件(1)的压水室高压区(23)导通,所述泵头组件(1)的压水室高压区(23)的液体通过第一流体通道(s1)进入屏蔽罐(5)内部并将其填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16)设有避开贯通槽(17)的拱形部(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12)浸润在屏蔽罐(5)液体内,液体通过转子组件(12)的转轴(14)内置的针孔(25)流向泵头组件(1)的压水室进水口(26),形成了屏蔽罐(5)内部液体的第二流体通道(s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用轴承承托还包括与拱形部(18)连接的第二凸缘(20)、与第二凸缘(20)连接的第一凸缘(19)以及第一凸缘(19)形成的轴承安装室(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19)在径向上设有与屏蔽罐(5)的第一内径(24)配合的台阶避让空间(t1),所述第二凸缘(20)以轴承安装室(21)作为同轴度基准,且与屏蔽罐(5)的第一内径(24)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室(21)与前轴承(7)过盈配合,所述前轴承(7)与第二凸缘(20)同心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16)、贯通槽(17)、拱形部(18)、第一凸缘(19)、第二凸缘(20)、轴承安装室(21)为金属一体式冲压拉伸而成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17)设有一个或者多个。

10.一种具有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包括泵头组件(1)、叶轮(2)、叶轮盖(3)、平面密封圈(4)、屏蔽罐(5)、前轴承(7)、轴向止动轴承(8)、轴向止动轴承胶套(9)、后轴承(10)、后轴承支撑件(11)、转子组件(12)、定子组件(13),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14)和永磁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运行泵机组还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泵用轴承承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泵用轴承承托及具有该轴承承托的湿运行泵机组,该轴承承托安装在湿运行泵机组上,所述湿运行泵机组包括泵头组件、屏蔽罐、轴承承托、前轴承和转子组件,所述轴承承托包括径向延伸圆盘面;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与屏蔽罐配合面密封连接,所述径向延伸圆盘面或者屏蔽罐配合面设有用于形成第一流体通道的贯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不仅提高制造效率节约了成本,增加了装配精度,同时也增加了液体流入屏蔽罐的效率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杨安强,金万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