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计量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2051发布日期:2023-12-30 00:5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齿轮计量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齿轮计量泵,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计量泵。


背景技术:

1、典型的齿轮计量泵设计时,为了保证齿轮计量泵正常高效的使用,各运动零件之间应具有合适的间隙,此间隙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泵的性能指标。间隙小润滑不良,容易产生卡泵。间隙大泄漏增多,泵容积效率降低。参见图1所示,为一个齿轮泵的结构,具有主动轴10,被动轴20,主动轴10,被动轴20与后盖板50通过轴孔连接,并与前盖板60通过轴孔连接,在前盖板的外侧有填料密封机构40进行外侧密封,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为中盖板70,将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被动轴上的被动齿轮给包围在内部。这样的结构下,会存在三个泄漏点30,会导致进入其中的介质外泄。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介质的外泄漏,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且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润滑是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齿轮计量泵,其可以减少介质的外泄漏,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且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润滑。

2、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齿轮计量泵,由后板,前板、泵体以及主动轴、被动轴,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组合形成,所述泵体位于后板与前板之间,主动齿轮安装于主动轴四,被动齿轮安装于被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被所述泵体在外周侧包围,所述主动轴与被动轴与所述后板、前板转动连接,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两个轴孔,各自与所述主动轴、被动轴转动配合,至少一个所述轴孔为无泄漏结构的盲孔。

3、其中,两个所述轴孔均为无泄漏结构的盲孔。

4、其中,所述前板上设置有被动轴孔,所述被动轴孔与所述被动轴配合。

5、其中,所述前板上设置有t形状的主动轴孔,所述主动轴孔与所述主动轴配合,所述主动轴伸出于所述前板外侧与组合密封机构连接。

6、其中,所述组合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层以及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位与所述前板的主动轴孔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层位于填料箱与所述主动轴之间。

7、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层包括两个密封环,两个密封环位于所述主动轴的外周面上的凸缘两侧。

8、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层包括密封填料,所述密封填料的内侧设置有定位环。

9、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外侧设置有t形填料盖,所述t形填料盖与填料箱的内表面螺纹固定连接。

10、其中,所述凸缘与主动轴为一体式制作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11、其中,所述密封环为聚四氟密封环。

12、本申请的齿轮计量泵,通过后板上设置盲孔型的轴孔以安装主动轴与被动轴,可以减少介质的外泄漏,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且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润滑。



技术特征:

1.齿轮计量泵,由后板,前板、泵体以及主动轴、被动轴,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组合形成,所述泵体位于后板与前板之间,主动齿轮安装于主动轴四,被动齿轮安装于被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被所述泵体在外周侧包围,所述主动轴与被动轴与所述后板、前板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两个轴孔,各自与所述主动轴、被动轴转动配合,至少一个所述轴孔为无泄漏结构的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孔均为无泄漏结构的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设置有被动轴孔,所述被动轴孔与所述被动轴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设置有t形状的主动轴孔,所述主动轴孔与所述主动轴配合,所述主动轴伸出于所述前板外侧与组合密封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层以及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位于所述前板的主动轴孔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层位于填料箱与所述主动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包括两个密封环,两个密封环位于所述主动轴的外周面上的凸缘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包括密封填料,所述密封填料的内侧设置有定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外侧设置有t形填料盖,所述t形填料盖与填料箱的内表面螺纹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主动轴为一体式制作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齿轮计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为聚四氟密封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齿轮计量泵,由后板,前板、泵体以及主动轴、被动轴,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组合形成,所述泵体位于后板与前板之间,主动齿轮安装于主动轴四,被动齿轮安装于被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被所述泵体在外周侧包围,所述主动轴与被动轴与所述后板、前板转动连接,所述后板上设置有两个轴孔,各自与所述主动轴、被动轴转动配合,至少一个所述轴孔为无泄露结构的盲孔。本技术可以减少介质的外泄露,以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且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润滑。

技术研发人员:冯树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兆川机电制造厂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