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644发布日期:2023-11-22 20:0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蜗壳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蜗壳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蜗壳可以将气体的部分动能扩压转变为静压,从而设置在空调器中以实现送风;

2、发明人发现,如图1所示,现有的蜗壳出风风道风量分布均匀性较差,会影响蜗壳的出风量和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蜗壳和空调器,其能够改善蜗壳出风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送风量和降低噪音。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壳,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设置有出风风道;

4、所述出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扩压段和稳压段,气流可依次经所述扩压段和所述稳压段流出所述蜗壳本体;

5、所述扩压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向着靠近所述稳压段的方向逐渐增大;

6、所述稳压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三内壁与所述第四内壁平行设置。

7、本申请通过在蜗壳的出风风道设置扩压段,使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向着靠近稳压段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气流可在扩压段向两侧扩散并减压,以改变气流的分布,从而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减压的气流也可使噪音更小。而本实施例设置稳压段,使第三内壁面和第四内壁面平行,这样可以避免气流过多的扩散,使其吹在空调的换热器的对应区域,并且稳压段也可进一步改变气流的方向,使气流进一步分布均匀。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蜗壳本体包括扩压板;

9、所述扩压板与所述蜗壳本体的蜗舌连接;

10、所述扩压板具有向着所述出风风道延伸方向的长度方向和垂直于所述出风风道延伸方向的宽度方向;

11、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三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四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三内壁设置于所述扩压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设置于所述扩压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12、本申请使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延着扩压板的延伸方向向外括,这样在改变气流均匀性的同时,还可增加在换热器长度方向的出风面积,从而可以让风机与更大面积的换热器换热。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风道还包括第一过渡壁和第二过渡壁;

14、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三内壁通过所述第一过渡壁连接,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通过所述第二过渡壁连接;

15、所述第一过渡壁和所述第二过渡壁可使所述扩压段与所述稳压段之间形成台阶状。

16、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内壁和第三内壁之间设置第一过渡壁,而在第二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设置第二过渡壁,从而可以利用第一过渡壁和第二渡壁可以让出风风道更宽,进一步实现导流和扩压,使出风道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形成的台阶可以避免对气流干扰从而降低噪音。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的外扩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20°。

18、本申请通过让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的外扩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之间,这样即可实现让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也可避免风压降低过大,从而减少送风距离。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渡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一内壁连接,且相切,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三内壁面连接,且相切;

20、所述第一弧面向着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的方向凸设,第二弧面向着远离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凹设;

21、所述第二过渡壁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与所述第二内壁面连接,且相切,所述第四弧面与所述第四内壁面连接,且相切;

22、所述第三弧面向着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的方向凸设,第四弧面向着远离所述出风风道的中心凹设。

23、本申请设置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其能够实现扩压段向稳压段的缓慢平滑过渡,可以避免在扩压段和稳压段的结合处出现扰流影响出风。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渡壁还包括第一连接面;

25、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切;

26、所述第二过渡壁还包括第二连接面;

27、所述第三弧面和所述第四弧面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且所述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均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切。

28、本申请设置第一连面和第二连接面,从而实现两个不同凸向的面之间过渡,这样可以让气流的流动更加均匀。

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壁、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三内壁面和所述第四内壁面均呈直面;

30、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面关于所述扩压板宽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31、所述第三内壁面和所述第四内壁面关于所述扩压板宽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32、本申请将第一内壁、第二内壁面、第三内壁面和第四内壁面设置为直面其能够减少阻力。而对称设置可以避免形成扰流。

3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壁长度与所述第三内壁面长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5-8;

34、所述第二内壁面的长度与所述第四内壁面的长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5-8。

35、将长度比值范围设置为5-8这样气流分布的更加均匀。

3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壁长度与所述第三内壁面长度的比值为6.5;

37、所述第二内壁面的长度与所述第四内壁面的长度的比值为6.5。

38、本实施例将长度比值设置为6.5,这样气流的均匀性更好。

3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在蜗壳的出风风道设置扩压段,使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向着靠近稳压段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气流可在扩压段向两侧扩散并减压,以改变气流的分布,从而提高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减压的气流也可使噪音更小。而本实施例设置稳压段,使第三内壁面和第四内壁面平行,这样可以避免气流过多的扩散,使其吹在空调的换热器的对应区域,并且稳压段也可进一步改变气流的方向,使气流进一步分布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本体(110),所述蜗壳本体(110)设置有出风风道(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110)包括扩压板(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130)还包括第一过渡壁(139)和第二过渡壁(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131)和所述第二内壁(133)的外扩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壁(139)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弧面(143)和第二弧面(145),所述第一弧面(143)与所述第一内壁(131)连接,且相切,所述第二弧面(145)与所述第三内壁(135)连接,且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壁(139)还包括第一连接面(1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131)、第二内壁(133)、所述第三内壁(135)和所述第四内壁(137)面均呈直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131)长度与所述第三内壁(135)长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5-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131)长度与所述第三内壁(135)长度的比值为6.5;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蜗壳。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蜗壳和空调器,涉及风机领域。蜗壳,包括蜗壳本体,蜗壳本体设置有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扩压段和稳压段,气流可依次经扩压段和稳压段流出蜗壳本体。扩压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向着靠近稳压段的方向逐渐增大。稳压段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第三内壁与第四内壁平行设置。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蜗壳和空调器,其能够改善蜗壳出风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送风量和降低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金鹏,倪扬静,杨亮,黄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