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8883发布日期:2023-12-14 00: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具体为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工程机械中采用定量泵的场合,选用的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最高工作压力可达到42mpa,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高压密封性及性能可靠性、降低加工及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一种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首片新型结构设计:

2、1.原有的主溢流阀阀座为包压形式,装配工艺复杂,包压后阀孔容易变形,造成主溢流阀泄漏大,启闭特性差。现用螺纹插装溢流阀替代,安装拆卸方便,泄漏小,启闭特性好,密封性好;

3、2.原有的电磁球阀为板式安装形式,如果不需要电磁球阀时,油口(有螺纹)会用螺钉加紫铜垫堵住,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出现渗漏现象。现用螺纹插装电磁球阀替代,安装拆卸方便,密封性好。如果不需要电磁球阀时,加装标准插装堵塞即可实现预留,且密封性好;

4、3.原有的三通减压阀弹簧腔泄油口为斜孔连接,现为凹槽直接连接,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5、4.阻尼器安装孔的特殊设计,使阻尼器的长螺纹更容易完全拧入;

6、5.原有的首片阀体工艺堵均采用压堵包压,装配工艺复杂,包压后阀体会有变形,需要加工凹槽来弥补阀体的变形,以免影响阀体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阀体压力油工艺孔采用球涨式堵头封堵,安装简单方便,密封性能好,阀体变形小,不需加工凹槽。回油和泄油工艺孔采用npt锥堵封堵,密封性能好,且标识了低压工艺孔,从而维修时可以快速的排查渗漏点。

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包括首片阀体、主溢流阀、电磁球阀、三通减压阀、阻尼器、三通流量阀和过滤器,所述主溢流阀、电磁球阀、三通减压阀、阻尼器、三通流量阀和过滤器分别螺纹连接在首片阀体上开的螺纹孔内部,其中主溢流阀、电磁球阀、三通减压阀、阻尼器、三通流量阀和过滤器分别与首片阀体的内腔为连通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溢流阀采用螺纹插装溢流阀,所述电磁球阀采用螺纹插装电磁球阀。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三通减压阀的弹簧腔泄油口为凹槽直接连接,所述首片阀体的压力油工艺孔采用球涨式堵头封堵;回油和泄油工艺孔采用npt锥堵封堵,标识了低压工艺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三通减压阀、p口,所述三通减压阀与过滤器之间的管通通过支管连接有测压接口m,所述三通减压阀的另外两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r口、先导控制接口z,其中r口接油箱,p口接泵压力油进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器与p口之间的管道分别通过支管连接有主溢流阀、三通流量阀,其中主溢流阀、三通流量阀的另一端口分别通过支管连接在三通减压阀与r口之间的管道上,并且三通流量阀的最后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阻尼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阻尼器上剩余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电磁球阀、负载敏感接口ls上,所述电磁球阀的另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t口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一种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首片新型结构的设计,阀体压力油工艺孔采用球涨式堵头封堵,安装简单方便,密封性能好,阀体变形小,不需加工凹槽,回油和泄油工艺孔采用npt锥堵封堵,密封性能好,且标识了低压工艺孔,从而维修时可以快速的排查渗漏点,从而提高了产品高压密封性及性能可靠性,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包括首片阀体(1)、主溢流阀(2)、电磁球阀(3)、三通减压阀(4)、阻尼器(5)、三通流量阀(6)和过滤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溢流阀(2)、电磁球阀(3)、三通减压阀(4)、阻尼器(5)、三通流量阀(6)和过滤器(7)分别螺纹连接在首片阀体(1)上开的螺纹孔内部,其中主溢流阀(2)、电磁球阀(3)、三通减压阀(4)、阻尼器(5)、三通流量阀(6)和过滤器(7)分别与首片阀体(1)的内腔为连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溢流阀(2)采用螺纹插装溢流阀,所述电磁球阀(3)采用螺纹插装电磁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减压阀(4)的弹簧腔泄油口为凹槽直接连接,所述首片阀体(1)的压力油工艺孔采用球涨式堵头封堵;回油和泄油工艺孔采用npt锥堵封堵,密封性能好,且标识了低压工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7)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三通减压阀(4)、p口,所述三通减压阀(4)与过滤器(7)之间的管通通过支管连接有测压接口m,所述三通减压阀(4)的另外两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r口、先导控制接口z,其中r口接油箱,p口接泵压力油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7)与p口之间的管道分别通过支管连接有主溢流阀(2)、三通流量阀(6),其中主溢流阀(2)、三通流量阀(6)的另一端口分别通过支管连接在三通减压阀(4)与r口之间的管道上,并且三通流量阀(6)的最后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阻尼器(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5)上剩余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在电磁球阀(3)、负载敏感接口ls上,所述电磁球阀(3)的另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t口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负载敏感多路阀首片,包括首片阀体、主溢流阀、电磁球阀、三通减压阀、阻尼器、三通流量阀和过滤器,所述主溢流阀、电磁球阀、三通减压阀、阻尼器、三通流量阀和过滤器分别螺纹连接在首片阀体上开的螺纹孔内部,其中主溢流阀、电磁球阀、三通减压阀、阻尼器、三通流量阀和过滤器分别与首片阀体的内腔为连通结构,本技术通过设计阀体压力油工艺孔采用球涨式堵头封堵,安装简单方便,密封性能好,阀体变形小,不需加工凹槽,回油和泄油工艺孔采用NPT锥堵封堵,密封性能好,且标识了低压工艺孔,从而维修时可以快速的排查渗漏点,从而提高了产品高压密封性及性能可靠性,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米连柱,尚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强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