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增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4808发布日期:2023-12-30 10: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增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气液不相互窜动、工作可靠的气动增压油缸。


背景技术:

1、目前,工业上所用的液压系统多以电能为动力源,通过电机带动液压泵体输出所需压力和流量的液压油,液压泵必须一直运转输出较大的流量来达到保压的目的,多出的流量通过溢流阀经过冷却装置流回油箱;实际应用中执行结构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不耗能的状态,就是静止保压状态不需要高压油产生流量,这样整个液压系统能耗非常大,消耗的能量主要进入液压油,使液压油升温,液压油升温不止要增加冷却装置而且损伤整体油路的密封性,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2、中国专利cn 218266309u公开了及一种气动节能增压油泵,包括气缸缸体、气缸端盖、气缸活塞、油缸缸体、油缸端盖、油缸活塞、活塞杆、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气动控制阀、换向控制阀和泵体连接座;气缸缸体和油缸缸体通过泵体连接座连接,活塞杆设置在泵体连接座中,活塞杆一端设置在气缸缸体中并与气缸活塞连接,活塞杆另一端设置在油缸缸体中并依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和油缸活塞;气缸端盖连接在气缸缸体上;油缸端盖连接在油缸缸体上,第二单向控制阀设置在油缸端盖上;在泵体连接座上设有与油缸有杆腔相连通的输油孔;活塞换向控制阀设置在气缸端盖中,气动控制阀设置在气缸缸体外侧。该装置油缸和气缸衔接的活塞杆和泵体连接座之间的密封情况,因活塞杆高频往复运动可能导致气缸中的气体渗透到油缸中去,从而导致油缸中的液压油被乳化,影响油缸的工作稳定和工作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具有结构紧凑、气液不相互窜动、工作可靠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气动增压油缸包括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上方的油缸,所述气缸包括气缸下端盖、气缸上端盖、设置在所述气缸下端盖和气缸上端盖之间的气缸缸体、位于所述气缸缸体内且位于气缸下端盖和气缸上端盖之间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上靠近所述油缸一侧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在活塞向上运动时伸入所述油缸中,所述气缸上端盖和所述活塞之间为气缸有杆腔,所述气缸下端盖和所述活塞之间为气缸无杆腔,气缸下端盖内设置有换向控制阀、与所述换向控制阀相连通的气动控制阀,所述气缸下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控制阀相连的排气口,所述气缸下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动控制阀相连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缸上端盖和所述气缸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连通所述气缸有杆腔和所述气缸无杆腔的空心管;

3、所述油缸包括油缸缸体、设置在所述油缸缸体内的油缸活塞、设置在油缸缸体上方的油缸端盖,所述油缸活塞位于所述油缸端盖、油缸缸体和所述气缸上端盖形成油缸腔体中,所述油缸活塞安装在所述气缸上的所述活塞杆端部上,所述油缸端盖和所述油缸活塞之间为油缸无杆腔,所述活塞和所述油缸上端盖之间为气缸有杆腔,所述油缸端盖上设置有连通外部和所述油缸无杆腔的第一单向阀,所述油缸活塞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油缸无杆腔和所述油缸有杆腔的第二单向阀;

4、所述气缸上端盖和所述活塞杆之间沿活塞杆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两种密封组件,包括油封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油封组件包括上油封和下油封,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上油封和所述下油封组件之间。

5、优选的,所述上油封和所述下油封均为密封件,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圈或者斯特封中的一种。

6、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圈时截面呈矩形或者圆形。

7、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为斯特封时,包括设置在外侧且截面呈圆形的第一组件、设置在第一组件内侧且截面呈矩形的第二组件。

8、优选的,所述油缸活塞上设置有3个连通所述气缸无杆腔和所述气缸有杆腔的所述第二单向阀,3个所述第二单向阀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9、优选的,所述气缸下端盖上所述排气口位置处设置有罩住所述排气口的防尘盖。

10、优选的,所述气缸下端盖上所述出气口位置处设置有罩住所述出气口的消音装置。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相较于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启动控制阀内置嵌入在气缸下端盖中,避免了现有的外置在装置侧面占用外部空间的问题,尽可能缩小周身空间占比,适应小空间的启动增压泵的安装。另外气缸上端盖和活塞杆之间沿活塞杆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两种密封组件,利用两组密封组件很好的防止气缸中的气体在高压状态下挤压进入油缸中的问题,降低了油缸中的液压油被乳化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增压油缸包括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上方的油缸,所述气缸包括气缸下端盖、气缸上端盖、设置在所述气缸下端盖和气缸上端盖之间的气缸缸体、位于所述气缸缸体内且位于气缸下端盖和气缸上端盖之间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上靠近所述油缸一侧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在活塞向上运动时伸入所述油缸中,所述气缸上端盖和所述活塞之间为气缸有杆腔,所述气缸下端盖和所述活塞之间为气缸无杆腔,气缸下端盖内设置有换向控制阀、与所述换向控制阀相连通的气动控制阀,所述气缸下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换向控制阀相连的排气口,所述气缸下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动控制阀相连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缸上端盖和所述气缸下端盖之间设置有连通所述气缸有杆腔和所述气缸无杆腔的空心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封和所述下油封均为密封件,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圈或者斯特封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圈时截面呈矩形或者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为斯特封时,包括设置在外侧且截面呈圆形的第一组件、设置在第一组件内侧且截面呈矩形的第二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活塞上设置有3个连通所述气缸无杆腔和所述气缸有杆腔的所述第二单向阀,3个所述第二单向阀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下端盖上所述排气口位置处设置有罩住所述排气口的防尘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下端盖上所述出气口位置处设置有罩住所述出气口的消音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增压油缸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上方的油缸,气缸包括气缸下端盖、气缸上端盖、气缸缸体、活塞、活塞杆,活塞杆在活塞向上运动时伸入油缸中,油缸包括油缸缸体、油缸活塞、油缸端盖,气缸上端盖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两种密封组件。本技术采用启动控制阀内置嵌入在气缸下端盖中,避免了现有的外置在装置侧面占用外部空间的问题,尽可能缩小周身空间占比,适应小空间的启动增压泵的安装。另外气缸上端盖和活塞杆之间沿活塞杆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两种密封组件,利用两组密封组件很好的防止气缸中的气体在高压状态下挤压进入油缸中的问题,降低了油缸中的液压油被乳化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方传明,方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闽鹭田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