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3070发布日期:2023-12-30 10:0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风扇,尤其涉及一种手持风扇。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风扇的使用已经不限于较大的家用非便携式电风扇了,为了随时随地对抗炎热的天气,手持风扇被逐渐开发应用。手持风扇通过电机驱动带动风叶旋转,当风叶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再从出风口吹出,达到降温,使人体更加舒适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手持风扇因为体积较小,使得风扇风力较小,降温效率低,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出风效果好,降温效率高的手持风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手持风扇,包括:送风部和手持部,所述送风部包括第一内壳和与所述第一内壳扣合的第二内壳;

4、所述第一内壳靠近进风侧,所述第二内壳靠近出风侧,所述第二内壳内设置有风扇底座,所述风扇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内壳一侧设有风扇叶轮,所述风扇叶轮在所述第一内壳内部,所述第一内壳靠近所述进风侧的端部突出于且所述风扇叶轮靠近所述进风侧的端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壳为梯台形结构,所述第一内壳外侧倾斜面上环形均匀设置有梯形空腔,所述第一内壳朝向所述第二内壳一侧均匀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内壳对应所述凸起结构设置有凹进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上的外壳。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叶轮上设有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插接有电机旋转轴,所述电机旋转轴与电机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部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第二内壳上的进风罩,所述进风罩朝外设置有环形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高度高于所述进风罩中心,所述进风罩与所述风扇叶轮之间具有间隙。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壳外侧设置有出风部,所述风扇底座的后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装设有显示屏,所述出风部环设于显示屏外侧,所述显示屏用以显示档位以及电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与外壁间隔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内壳内壁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送风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送风部与所述手持部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送风部和所述手持部相连接,所述手持部的部分嵌入所述送风部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底座的后侧装设有第一电路板,所述风扇底座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走线通道,导线从所述第一电路板引出导线到第二电路板,所述手持部内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路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部还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电池。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通过将第一内壳靠近所述进风侧的端部突出于风扇叶轮靠近进风侧的端部,使风扇叶轮与进风侧间存在通道提高了导风效果;通过将风扇叶轮设于第一内壳内部,使气流从进风侧进入沿风扇叶轮流动会聚于出风侧流出提升手持风扇的出风效果。使得用户在使用手持风扇时出风效果好,降温效率高,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部(10)和手持部(20),所述送风部(10)包括第一内壳(101)和与所述第一内壳(101)扣合的第二内壳(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101)为梯台形结构,所述第一内壳(101)外侧倾斜面上环形均匀设置有梯形空腔(1011),所述第一内壳(101)朝向所述第二内壳(102)一侧均匀设置有凸起结构(1010),所述第二内壳(102)对应所述凸起结构设置有凹进结构(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1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101)和所述第二内壳(102)上的外壳(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轮(112)上设有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内设置有轴承(113),所述轴承(113)内插接有电机旋转轴(114),所述电机旋转轴(114)与电机(1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10)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第二内壳(102)上的进风罩(104),所述进风罩(104)朝外设置有环形凸起,凸起高度高于所述进风罩(104)中心,所述进风罩(104)与所述风扇叶轮(112)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101)外侧设置有出风部(121),所述风扇底座(111)的后侧设置有容纳腔(123),所述容纳腔(123)内装设有显示屏(122),所述出风部(121)环设于显示屏(122)外侧,所述显示屏(122)用以显示档位以及电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23)外壁间隔设置有连接板(1230),所述连接板(1230)与所述第二内壳(102)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20)上设有第一连接件(203),所述送风部(10)设有第二连接件(105),所述送风部(10)与所述手持部(20)通过固定件(131)连接,所述固定件(131)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0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05),将所述送风部(10)和所述手持部(20)相连接,所述手持部(20)的部分嵌入所述送风部(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底座(111)的后侧装设有第一电路板(116),所述风扇底座(111)径向方向开设有第一走线通道(117),导线从所述第一电路板(116)引出导线到第二电路板(204),所述手持部内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路板(20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20)还包括支架(201)和设置于所述支架(201)内的电池(2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持风扇,该手持风扇包括:送风部和手持部,所述送风部包括第一内壳和与所述第一内壳扣合的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靠近进风侧,所述第二内壳靠近出风侧,所述第二内壳内设置有风扇底座,所述风扇底座朝向所述第一内壳一侧设有风扇叶轮,所述风扇叶轮在所述第一内壳内部,且所述第一内壳靠近所述进风侧的端部突出于所述风扇叶轮靠近所述进风侧的端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持风扇通过将第一内壳靠近所述进风侧的端部突出于风扇叶轮靠近进风侧的端部,使风扇叶轮与进风侧间存在通道提高了导风效果;风扇叶轮设于第一内壳内部,使气流从进风侧进入沿风扇叶轮流动会聚于出风侧流出提升手持风扇的出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观正,袁水勇,阳应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