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5260发布日期:2023-07-28 09: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尤其涉及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1、离心风机是一种常见的气体输送设备,在气体的输送、通风、换气、降温、加热等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离心风机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的蜗板,两个侧板与蜗板围设形成蜗壳的主体结构,并在两个侧板之间安装叶轮。

2、目前离心风机大多数是用常规的三相异步电机或伺服电机来驱动的,部分电机头通过皮带或联轴器等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于离心风机内的叶轮,部分电机则直接安装固定于侧板上,其电机头直接驱动连接叶轮。无论上述的离心风机采用任何一种结构形式,在生产时离心风机与电机均为相互独立,在组装时再将电机安装于蜗壳的一侧,而蜗壳的另一侧作为进风口,如此导致整体在安装与工作时所需要占用的体积较大,难以进一步缩小所需要占用的空间,无法在空间较小等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其侧板上连接有进风筒,所述蜗壳的蜗板上设置有出风口;驱动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进风筒内,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可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的内侧同步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内沿轴向设置有进风通道;叶轮,其位于所述蜗壳内,所述叶轮同步连接于所述传动套。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蜗壳与进风筒连接形成的整体作为风机外壳,工作时,驱动组件的转子通过传动套直接带动蜗壳内的叶轮转动,叶轮在进风筒处产生负压,空气从外界环境中进入到进风通道内,并流入到蜗壳内,从蜗板的出风口向外吹出,完成进风与出风,在此结构中,驱动组件既可用于带动叶轮转动,其内部的传动套直接围设形成用于进风的进风通道,使得用于驱动的结构与用于进风的结构均位于蜗壳的同一侧,减少了工作时的空间需求,另外,进风通道在进风时可对驱动组件内的转子直接风冷散热,有利于提高了整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如此简化了整个离心风机的结构,将驱动组件直接整合于风机外壳内,使得驱动组件内直接形成进风通道,缩小了在生产组装所形成的结构体积以及工作时所需要的空间,可适用于更多的使用环境,实用性更强。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壳上远离所述进风筒的侧板为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此时叶轮为单侧驱动结构,具体的,蜗壳的一个侧板上连接有进风筒,并在进风筒内安装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驱动组件,而蜗板的另一个侧板作为安装板,可用于安装固定于外设的结构面,如墙面,并在安装孔内打入连接件用于对安装板进一步紧固,如此可实现对离心风机的壁挂功能,整体为单侧进风的结构形式。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蜗壳内的一侧连接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叶轮之间连接有第一轴承。安装板上的凸台通过第一轴承与叶轮转动连接,如此在叶轮的两侧均具有转动连接限定,可进一步提高叶轮转动时的稳定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壳的两个侧板上均连接有所述进风筒,两个所述进风筒内均连接有所述驱动组件,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内的所述传动套分别同步连接于所述叶轮的两端。此时叶轮的两侧均连接有驱动组件,具体的,蜗壳的两个侧板上均连接有进风筒,工作时,两个进风筒内的进风通道均可用于进风,空气从蜗壳的两侧流入,最后从蜗壳上的出风口排出,如此可实现叶轮的高速转动,在同等结构体积的情况下向外输出风量更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所述进风筒远离所述蜗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定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内,所述转子位于所述定子内,所述传动套转动连接于所述进风筒的内侧壁。第一环形台阶为进风筒内侧环绕其轴线延伸的台阶结构,将定子安装于第一环形台阶时,可实现对定子的快速安装到位,利用第一环形台阶对定子的安装行程进行限位,有利于提高定子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并且第一环形台阶在进风筒内侧形成的凹陷结构有利于对转子的安装位置进行避让。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的内侧连接有连接环,所述传动套的端部相抵于所述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穿插有螺丝,所述螺丝连接于所述传动套的端部。组装时,将转子套设于传动套的外侧,利用转子内侧的连接环对传动套配合于转子内的位置进行限位,当传动套的端部相抵于连接环时,传动套与连接环之间安装到位,此时再将螺丝穿过连接环后安装固定于传动套的端部,即可实现转子与传动套的同步连接,如此可实现两者的快速组装,并且连接结构稳固。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二环形台阶内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传动套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第二环形台阶为第一环形台阶的台阶面上环绕进风筒轴线延伸的台阶结构,将第二轴承的内圈位置套接于传动套外侧后,再将传动套连同第二轴承装入至进风筒内,此时第二轴承的外圈可嵌入第二环形台阶内,并利用第二环形台阶限制第二轴承装入的行程,从而使得第二轴承稳定地连接于进风筒与传动套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套的外侧连接有隔套,所述隔套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子之间。隔套可将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子相互分隔,如此第二轴承的两端分别由第二环形台阶与隔套共同限位,可有效防止第二轴承在工作时沿轴向窜动,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时的稳定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筒远离所述蜗壳的一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相抵于所述定子的端部。法兰可将定子压紧固定于第一环形台阶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定子安装于进风筒的结构稳定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法兰上连接有进风圈,所述进风圈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进风圈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进风通道的方向逐渐变大。进风圈向远离叶轮方向逐渐外扩的结构,可增大导入至进风通道的进风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风机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00)上远离所述进风筒(110)的侧板为安装板(130),所述安装板(130)上设置有安装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0)位于所述蜗壳(100)内的一侧连接有凸台(140),所述凸台(140)与所述叶轮(300)之间连接有第一轴承(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00)的两个侧板上均连接有所述进风筒(110),两个所述进风筒(110)内均连接有所述驱动组件,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内的所述传动套(220)分别同步连接于所述叶轮(300)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230),所述进风筒(110)远离所述蜗壳(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111),所述定子(230)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111)内,所述转子(210)位于所述定子(230)内,所述传动套(220)转动连接于所述进风筒(110)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10)的内侧连接有连接环,所述传动套(220)的端部相抵于所述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穿插有螺丝(211),所述螺丝(211)连接于所述传动套(220)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111)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台阶(112),所述第二环形台阶(112)内连接有第二轴承(113),所述传动套(220)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113)的内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220)的外侧连接有隔套(240),所述隔套(240)位于所述第二轴承(113)的内圈与所述转子(2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110)远离所述蜗壳(100)的一端连接有法兰(250),所述法兰(250)相抵于所述定子(230)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250)上连接有进风圈(260),所述进风圈(26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进风通道(221)内,所述进风圈(260)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进风通道(221)的方向逐渐变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孔型伺服结构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其侧板上连接有进风筒,所述蜗壳的蜗板上设置有出风口;驱动组件,其连接于所述进风筒内,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可转动的转子,所述转子的内侧同步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内沿轴向设置有进风通道;叶轮,其位于所述蜗壳内,所述叶轮同步连接于所述传动套,本技术简化了整个离心风机的结构,将驱动组件直接整合于风机外壳内,使得驱动组件内直接形成进风通道,缩小了在生产组装所形成的结构体积以及工作时所需要的空间,可适用于更多的使用环境,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强鸿枭,张东升,史生宇,强静远,田爱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精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