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4611发布日期:2024-01-23 11:0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采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物理原理,以大排量无油压缩机为动力,把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进行分离,最终得到高浓度的氧气。

2、而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它从吸气管吸入低压的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压的气体。现有的四缸压缩机,通常在缸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开设置进出气口,活塞在向前工作时,压缩机一端压缩空气,另一端压缩空气出口,但活塞往回工作时时,压缩机无法继续压缩空气,影响了压缩机的使用效率,此外需要额外设置上下盖,在上下盖中开通进出气口,这种压缩机结构不够精简,不利于压缩机的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

2、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压缩机本体构设有各自独立工作的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均组装在同一缸架上并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工作,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均包括两组对称构设的气缸单元和一共用气连腔;

3、所述下连续压缩单元的共用气连腔的背部四端角均一体延伸出四根支撑柱构成缸架,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的共用气连腔组装于缸架的顶部。

4、作为优选,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的共用气连腔在两端均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共用气连腔在相对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另外两端与两组气缸单元相连通。

5、作为优选,所述气缸单元包括有一具有连杆的活塞、套设在活塞外的缸套,以及套设在缸套外的缸盖、以及设置在活塞与缸盖之间的阀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轴,所述活塞的连杆套设在偏心轴上与偏心轴配合。

6、作为优选,所述缸套上的一侧构设有左右两个通气道,通气道的一端连接至缸盖的盖气室,另一端连接至共用气连腔的腔气室。

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与压缩机本体之间设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中间设有能使输出轴通过的轴通孔,所述减震底座的上部与下连续压缩单元结合,所述减震底座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和减震弹簧。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缸架与底部共用气连腔设置为一体,顶部共用气连腔装配于缸架上,整体座体结构紧凑,不需要额外设置下盖,优化了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减少制作工序,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本体构设有各自独立工作的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均组装在同一缸架上并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工作,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均包括两组对称构设的气缸单元和一共用气连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的共用气连腔在两端均开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共用气连腔在相对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另外两端与两组气缸单元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单元包括有一具有连杆的活塞、套设在活塞外的缸套,以及套设在缸套外的缸盖、以及设置在活塞与缸盖之间的阀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轴,所述活塞的连杆套设在偏心轴上与偏心轴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上的一侧构设有左右两个通气道,通气道的一端连接至缸盖的盖气室,另一端连接至共用气连腔的腔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压缩机本体之间设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中间设有能使输出轴通过的轴通孔,所述减震底座的上部与下连续压缩单元结合,所述减震底座的底部设有支撑架和减震弹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氧机用四缸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驱动电机,压缩机本体构设有各自独立工作的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均组装在同一缸架上并由同一驱动电机驱动工作,上连续压缩单元和下连续压缩单元均包括两组对称构设的气缸单元和一共用气连腔;下连续压缩单元的共用气连腔的背部四端角均一体延伸出四根支撑柱构成缸架,上连续压缩单元的共用气连腔组装于缸架的顶部。本申请的缸架与底部共用气连腔设置为一体,顶部共用气连腔装配于缸架上,整体座体结构紧凑,不需要额外设置下盖,优化了压缩机的座体结构,减少制作工序,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徐光辉,胥鸣阳,谭满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易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