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3507发布日期:2024-03-25 18:4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螺杆式空压机,具体为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


背景技术:

1、螺杆式空压机,是一种空气压缩机,有单双螺杆两种,设计上双螺杆式空压机更趋合理、先进,双螺杆空压机克服了单螺杆空压机不平衡、轴承易损的缺点,具有寿命长,噪音低,更加节能等优点,技术成熟后,其应用范围在日渐扩大,用可靠性高的螺杆式空压机取代易损件多、可靠性差的活塞式空压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螺杆式空压机具备高效节能的功能,在使用螺杆式空压机时,螺杆式空压机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螺杆式空压机进行压缩,从而将压缩的气体进行储存,而现有螺杆式空压机在将外界的空气进行压缩时,使得外界空气中的湿气进入到螺杆式空压机中形成水,经过长时间后会形成锈水,如不对锈水进行排出,则会造成存气罐内出现较严重的生锈,并导致存气罐受损,因此需要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具备对螺杆式空压机产生的锈水进行处理的优点,解决了锈水存放在存气罐内容易导致存气罐容易受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包括存气罐,所述存气罐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存气罐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壳,还包括,沥水孔;

3、沥水孔开设于存气罐底部;其中,沥水孔位于底壳内侧的存气罐底部。

4、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时,通过压缩泵将压缩后的空气压缩后注入存气罐内,并通过沥水孔使锈水流淌至底壳内,从而将锈水临时存放在底壳内,并在储存大量锈水后,可开启排水阀,在存气罐内高压作用下,将锈水排出存气罐。

5、优选的,所述存气罐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泵,压缩泵一侧的存气罐顶部开孔并连通安装有出气管,存气罐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进气管,存气罐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

6、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背离存气罐的一端连通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背离出气管的一端与压缩泵连通安装。

7、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采用l型结构设计,进气管背离存气罐的一端设有控制阀。

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架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装置。

9、优选的,所述导流板数量为七个,七个导流板等距分布,七个导流板前后两端分别与存气罐内壁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壳采用斗状结构设计,底壳底端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水阀。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壳,并在底壳内侧的存气罐底部设置沥水孔,从而通过沥水孔使进入存气罐内的锈水可通过沥水孔流淌至底壳内,从而避免锈水造成存气罐出现损伤,并在锈水存储过多后,可开启排水阀,进而通过存气罐内高压空气将锈水排出,达到了对螺杆式空压机产生的锈水进行处理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包括存气罐(7),所述存气罐(7)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8),所述存气罐(7)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壳(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气罐(7)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泵(5),压缩泵(5)一侧的存气罐(7)顶部开孔并连通安装有出气管(6),存气罐(7)一侧开孔并连通安装有进气管(3),存气罐(7)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6)背离存气罐(7)的一端连通安装有连通管(4),连通管(4)背离出气管(6)的一端与压缩泵(5)连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采用l型结构设计,进气管(3)背离存气罐(7)的一端设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2)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四个万向轮(1)上均设有刹车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数量为七个,七个导流板(8)等距分布,七个导流板(8)前后两端分别与存气罐(7)内壁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9)采用斗状结构设计,底壳(9)底端开孔并连通安装有排水阀(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螺杆式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螺杆式空压机,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存气罐,所述存气罐内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存气罐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壳,还包括,沥水孔;沥水孔开设于存气罐底部;其中,沥水孔位于底壳内侧的存气罐底部。本技术解决了锈水存放在存气罐内容易导致存气罐容易受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进,李赛飞,周翼,许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菲德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