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6555发布日期:2024-04-08 11:16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泵,具体涉及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


背景技术:

1、热力系统循环水泵是一种用于循环输送热力系统中的水或其他液体的泵。它通常被安装在热力系统的管道中,通过循环水来传递热量,热力系统循环水泵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热力系统中的水或液体能够均匀循环,以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它通过产生一定的压力,将水或液体从热源处抽出,经过热交换器或散热器后再回到热源处,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热力系统循环水泵通常由电动机驱动,通过机械装置将电能转换为动能,进而驱动泵体进行工作。泵体通常由泵壳、叶轮、轴承等组成,其中叶轮是泵体的核心部件,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水或液体推向管道,在热力系统中,循环水泵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保证热力系统中的水或液体能够均匀循环,确保热量能够有效传递。同时,循环水泵还能够提供一定的压力,确保水或液体能够顺利流动,避免管道堵塞或流量不足的问题。

2、目前,现有技术的热力系统循环水泵,一般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泵的底座上,尤其是在安装完成后,无法快速的对循环水泵主体的工作角度进行自由调节,只能将循环水泵进行整体拆卸才能进行后续的角度调节,使得来回拆卸繁琐,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较为不便,其次,循环水泵主体体积较大,不方便人工搬运,缺乏可以辅助移动的结构,给人工搬运水泵时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包括泵座和水泵主体,泵座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块,安装块上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泵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水泵主体固定在转动盘的顶端,转动盘的底端与泵座底端所设空腔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还与泵座底端所设空腔之间连接有收纳式辅助移动组件。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在转动盘底端中心处固接的上转轴,上转轴转动连接在泵座上,上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泵座底端所设空腔中并固接有蜗轮,蜗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蜗杆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有泵座底端所设空腔中,传动轴的右端延伸至泵座的外侧并固接有手柄。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纳式辅助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泵座底端所设空腔内顶壁上的u形板,u形板上转动连接有下螺杆,下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位于u形板的下方,且滑动连接在泵座底端所设空腔内。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壁上均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滑块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结构,滑块均滑动连接在空腔内壁所设的滑槽中,升降板的底端四周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螺杆的顶端固接有棘轮,蜗轮的底端开设有与棘轮相配合的圆形凹腔,棘轮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棘爪槽,每个棘爪槽内均活动搭接有棘爪,多个棘爪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圆形凹腔内,棘爪的外侧均通过v形弹片与圆形凹腔的内壁相连。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9、(1)通过设置的角度调节组件,经手柄对传动轴连接的蜗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进而使得转动盘带动水泵主体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上转轴带动转动盘上的水泵主体可以调节工作角度,满足循环水泵在不同角度调节的工作状况,适用范围广,无需将循环水泵进行整体拆卸才能进行后续的角度调节,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较为方便;

10、(2)通过设置的收纳式辅助移动组件,在需要对该水泵主体进行移动运输时,可通过手柄对蜗杆进行与上述相反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得蜗杆也同时对蜗轮进行传动,但是蜗轮通过上转轴进行顺时针转动,同时也带动转动盘上的水泵主体进行转动,且配合多个棘爪的作用,进而使得棘轮带动下螺杆也同时顺时针转动,由于下螺杆与升降板螺纹连接,进而使得升降板可带动四个移动轮下移接触地面,并对泵座及其水泵主体进行支撑起来,从而便于水泵主体的移动运输,给人工搬运水泵时带来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包括泵座(1)和水泵主体(4),泵座(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块(2),安装块(2)上均开设有螺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水泵主体(4)固定在转动盘(3)的顶端,转动盘(3)的底端与泵座(1)底端所设空腔之间连接有角度调节组件(5),角度调节组件(5)还与泵座(1)底端所设空腔之间连接有收纳式辅助移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包括在转动盘(3)底端中心处固接的上转轴(51),上转轴(51)转动连接在泵座(1)上,上转轴(51)的底端延伸至泵座(1)底端所设空腔中并固接有蜗轮(52),蜗轮(5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53)通过传动轴(54)转动连接有泵座(1)底端所设空腔中,传动轴(54)的右端延伸至泵座(1)的外侧并固接有手柄(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式辅助移动组件(6)包括固定在泵座(1)底端所设空腔内顶壁上的u形板,u形板上转动连接有下螺杆(64),下螺杆(6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升降板(61),升降板(61)位于u形板的下方,且滑动连接在泵座(1)底端所设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61)的两侧壁上均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62),滑块(62)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结构,滑块(62)均滑动连接在空腔内壁所设的滑槽中,升降板(61)的底端四周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杆(64)的顶端固接有棘轮(65),蜗轮(52)的底端开设有与棘轮(65)相配合的圆形凹腔,棘轮(65)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棘爪槽(66),每个棘爪槽(66)内均活动搭接有棘爪(67),多个棘爪(67)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圆形凹腔内,棘爪(67)的外侧均通过v形弹片(68)与圆形凹腔的内壁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属于水泵技术领域,针对了现有技术的热力系统循环水泵,安装完成后,无法快速的对循环水泵主体的工作角度进行自由调节,其次,循环水泵主体体积较大,不方便人工搬运,缺乏可以辅助移动的结构,给人工搬运水泵时带来不便的问题,包括泵座和水泵主体,泵座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块;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角度调节组件,经手柄对传动轴连接的蜗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由于蜗杆与蜗轮啮合,进而使得转动盘带动水泵主体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上转轴带动转动盘上的水泵主体可以调节工作角度,满足循环水泵在不同角度调节的工作状况,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荣,吴天喜,石涛,王淑颖,毕存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亿盛资源综合利用供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