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660发布日期:2025-01-10 19:5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往复增压器。


背景技术:

1、液压增压器是利用活塞两端作用面积不同而受力大小相同的原理,将液压压力放大的一种超高压液压元件,液压增压器可以将低压压力增大到200mpa及以上。液压增压器可以分为单作用单行程增压器、单作用往复式增压器和双作用往复式增压器三种。单作用单行程增压器由于只能向一个方向运动,受到行程限制,输出流量有限,不能够达到连续增压,适用范围狭窄;单作用往复式增压器可以实现连续增压,但是其只能单程增压,油源利用率只有二分之一,输出流量也有限;双作用往复式液压增压器,可以实现双向连续增压,不受行程限制,输出流量大,是较为理想的增压元件。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41284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控往复增压器,包括液控换向控制机构液控换向滑阀,可以保证往复增压器系统液控换向阀阀芯处于确定位置,即液控换向阀控制部件控制油口a供油而b通油箱时,阀芯运动至右侧,此时对应的供油通道连通,确保液控换向阀右侧控制油口y通控制油,左侧控制油口x通油箱,右侧机能工作,活塞组件往右运动;实现了控制油路的不间断供应,可以保证在该行程下,液控换向滑阀的阀芯位置固定,确保往复增压器活塞往右侧运动;待运动至左侧极限位置时,重复上述动作,确保增压器活塞运动方向顺利完成切换,往右侧运动,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增压器液控往复运动,确保系统增压。

3、上述液压增压器能够通过液压油路控制增压器双向增压,但是在增压器进行增压时,增压器活塞左右移动,活塞会产生较大的换向冲击,并且活塞移动到油缸端部时容易对油缸的端法兰产生硬性撞击,影响增压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往复增压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换向冲击大,活塞会对油缸端法兰产生撞击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往复增压器,包括增压油缸,增压油缸内设有增压活塞,增压油缸内设有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阻尼腔设置在低压油腔与高压油腔之间,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同轴线布置,增压活塞包括低压活塞,低压活塞上设有阻尼活塞,阻尼活塞上设有高压柱塞,低压活塞与低压油腔滑动密封配合,高压柱塞与高压油腔滑动密封配合,阻尼活塞与阻尼腔间隙配合;增压油缸外部连通有换向油路。在阻尼活塞进入阻尼腔时,由于阻尼活塞与阻尼腔之间存在间隙,便于阻尼活塞进入阻尼腔,同时阻尼活塞与阻尼腔的配合会对阻尼腔内的液压油进行挤压,增加增压活塞的移动阻力,进而大幅度减小活塞的换向冲击,有效避免活塞撞击油缸的端法兰,保证增压器的使用安全性。

4、所述低压油腔的直径尺寸大于阻尼腔直径尺寸大于高压油腔直径尺寸。阻尼腔的作用还包括在其受压缩后产生压力时,将压力通过阻尼腔管道,传递到压力继电器或先导液动换向阀,推动压力继电器或先导液动换向阀进行下一步动作,这个压力值不易太高或太低。压力太高可能会导致压力继电器或先导液动换向阀受到压力冲击过大,使其损坏。压力太低则无法与另一侧的阻尼腔管道形成压力差,导致压力继电器或先导液动换向阀无法正常发出信号或驱动。依据理论计算,低压油腔与阻尼腔的横截面面积比值在1.5~2.5之间最佳。

5、所述阻尼腔与阻尼活塞配合的长度小于阻尼活塞移动的距离。阻尼活塞的移动距离即为增压活塞的移动距离;使增压活塞在刚换向移动时不受阻尼腔的影响,能够正常换向移动;在增压活塞移动至接近增压油缸端部位置时,阻尼活塞与阻尼腔配合,提前降低增压活塞的移动速度,保证增压活塞不会对增压油缸的端部产生撞击,避免出现增压活塞在正常换向移动过程中阻力过大、刹车距离过大的问题。

6、所述阻尼腔包括右液压阻尼腔和左液压阻尼腔,右液压阻尼腔和左液压阻尼腔分别设置在低压油腔的两侧;高压油腔包括右高压油腔和左高压油腔,右高压油腔设置在右液压阻尼腔的右侧,左高压油腔设置在左液压阻尼腔的左侧;低压油腔、右液压阻尼腔、左液压阻尼腔、右高压油腔和左高压油腔均与电控换向油路或液控换向油路连通。低压油腔的两侧同时设置有阻尼腔和高压油腔,在增压活塞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均能够输出高压油,实现双向连续增压,输出流量大,提高高压油的输出效率。

7、所述换向油路包括低压管路、高压管路和控制管路,低压管路与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连通,高压管路的输入端与高压油腔连通,控制管路与阻尼腔连通,低压管路上设有电控换向组件或液控换向组件。低压管路向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内供油,低压油腔内的液压油推动增压活塞左右移动,并且在移动过程中增压活塞对高压油腔内的液压油进行增压,然后增压后的液压油通过高压管路排出增压器;在增压活塞移动至端部后,阻尼腔内压力增加,通过控制管路提供明显的换向信号,提高增压器的精度。

8、所述电控换向组件包括主电磁换向阀,低压管路包括低压油腔管道、阻尼腔管道和高压油腔管道,主电磁换向阀的输入端连通有驱动油泵,主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端与低压油腔管道、阻尼腔管道和高压油腔管道连通,低压油腔管道同时与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连通,阻尼腔管道与阻尼腔连通,高压油腔管道与高压油腔连通。驱动油泵将油箱内的低压油输送至主电磁换向阀,然后通过低压油腔管道、阻尼腔管道和高压油腔管道同时向同一侧的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供油;此时另一侧低压油腔内的油通过主电磁换向阀回流至油箱,另一侧的高压油腔通过高压管路输出高压油,另一侧阻尼腔内的油进入控制管路,发出换向信号。

9、所述控制管路包括右压力继电器和左压力继电器,右压力继电器通过控制管路与右液压阻尼腔连通,左压力继电器通过控制管路与左液压阻尼腔连通,右压力继电器和左压力继电器同时与主电磁换向阀电连接。增压活塞移动至增压油缸端部时,阻尼腔内压力增加,当阻尼腔内压力值大于左压力继电器或右压力继电器的设定压力值时,左压力继电器和右压力继电器输出换向信号,控制主电磁换向阀换向,改变增压活塞的移动方向,改变低压油路内油的流向。

10、所述液控换向组件包括主液动换向阀,低压管路包括低压油腔管道、阻尼腔管道和高压油腔管道,主液动换向阀的输入端连通有驱动油泵,主液动换向阀的输出端与低压油腔管道、阻尼腔管道和高压油腔管道连通,低压油腔管道同时与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连通,阻尼腔管道与阻尼腔连通,高压油腔管道与高压油腔连通。驱动油泵将油箱内的低压油输送至主液动换向阀,然后通过低压油腔管道、阻尼腔管道和高压油腔管道同时向同一侧的低压油腔、阻尼腔和高压油腔供油;此时另一侧低压油腔内的油通过主液动换向阀回流至油箱,另一侧的高压油腔通过高压管路输出高压油,另一侧阻尼腔内的油进入控制管路,发出换向信号。

11、所述控制管路包括先导液动换向阀,先导液动换向阀包括先导阀和主阀,先导阀通过控制管路同时与右液压阻尼腔和左液压阻尼腔连通,主阀与主液动换向阀连接。增压活塞移动至增压油缸端部时,阻尼腔内压力增加,此时先导阀控制主阀的阀芯进行移动换向,进而引导压力油驱动主液动换向阀对应换向,改变增压活塞的移动方向,进而改变低压油路内油的流向。

12、所述右液压阻尼腔的阻尼腔管道上设有右阻尼腔进油单向阀;左液压阻尼腔的阻尼腔管道上设有左阻尼腔进油单向阀。右阻尼腔进油单向阀和左阻尼腔进油单向阀控制阻尼腔管道内油的流向,即通过阻尼腔管道仅能向阻尼腔内供油,阻尼腔内油排出时通过控制管路排出,并给出换向信号,实现往复增压器的高精度换向。

13、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在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之间设置阻尼腔,在增压活塞靠近增压油缸的端部时,由于阻尼腔与阻尼活塞的配合,便于阻尼活塞进入阻尼腔,同时阻尼活塞与阻尼腔的配合会对阻尼腔内的液压油进行挤压,增加增压活塞的移动阻力,使增压活塞具有足够的刹车力和刹车距离,降低增压活塞的换向冲击,防止增压活塞与增压油缸的端部产生硬性碰撞,保证增压器的使用安全性。

14、2、阻尼腔与阻尼活塞配合的长度小于阻尼活塞移动的距离,保证增压活塞在靠近增压油缸端部之前移动不受阻尼腔的影响,能够正常换向移动;在增压活塞移动至增压油缸的端部位置时,阻尼腔与阻尼活塞配合,对增压活塞的运动产生阻力,降低增压活塞的移动速度,避免出现增压活塞在正常换向移动过程中阻力过大、刹车距离过大的问题。

15、3、在阻尼管道上设置单向阀,使阻尼腔内的油受到挤压排出时通入控制管路,作为换向信号的液动力,提高往复增压器的灵敏度,实现往复增压器的高精度重复换向。

16、4、电控换向油路或液控换向油路设置在往复增压器的外部,避免了往复增压器运动时产生的高温与震动对发讯控制元件的不利影响;另外,换向油路设置在往复增压器的外部能够便捷的调换压力继电器和先导液动换向阀,使换向油路的控制类型进行电控换向油路或液控换向油路的切换,以满足不同场景工况下的工作需求。当往复增压器安装压力继电器时,为电控往复增压器。当往复增压器安装先导液动换向阀时,为液控往复增压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