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电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102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叶电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无叶电扇,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筒体(1),该第一筒体(1)顶端具有第一出风口;该第一筒体(1)底端封闭;该第一筒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无叶电扇还包括出风环(27),该出风环(27)内部形成有环状增压风道,该出风环(27)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无缝对接、并将环状增压风道与第一筒体(1)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出风环(27)内壁上开设有与环状增压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出风环(27)内壁的邻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上凸出形成有用于引导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沿出风环(27)内壁流动的环状导风凸缘(28)。本发明的无叶电扇设计巧妙,除尘效率高,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
一种无叶电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叶电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无叶电扇的进风口通常靠近地面,而地面上一般具有很多灰尘,这些灰尘包括小颗粒、PM2.5颗粒等。当无叶电扇工作时,这些灰尘将会被扬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当现有无叶电扇工作时,地面上的灰尘将会被扬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负面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叶电扇。
[0004]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叶电扇,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筒体,该第一筒体顶端具有第一出风口;该第一筒体底端封闭,以使第一筒体底部形成用于容纳除尘液的容纳槽;该第一筒体内壁凸出形成有环状凸缘,该第一筒体的位于环状凸缘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P;
[0006]无叶电扇还包括活塞,该活塞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环状凸缘中的第二筒体,该第二筒体顶部外翻形成可分离地支撑于环状凸缘上的环状限位部;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筒体内部并占据该第二筒体内部整个截面的过滤网;第二筒体的位于过滤网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通孔;
[0007]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顶部内壁上,用于在第一筒体内部产生由第一进风口向第一出风口流动的气流的风扇组件;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的位于环状凸缘下方的内壁上,用于监测活塞的滑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
[0008]无叶电扇还包括管道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中且位于活塞上方的喷头,管道一端与喷头连接,另一端与容纳槽连通;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用于在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活塞向上滑动时抽吸容纳槽中的除尘液并使该除尘液从喷头喷出的抽吸栗;
[0009]无叶电扇还包括出风环,该出风环内部形成有环状增压风道,该出风环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无缝对接、并将环状增压风道与第一筒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出风环内壁上开设有与环状增压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该出风环的内壁的轴截面与出风环轴向构成一定角度;出风环内壁的邻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上凸出形成有用于引导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沿出风环内壁流动的环状导风凸缘。
[0010]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还包括分别与位移传感器和抽吸栗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位移传感器因活塞向上滑动时所发出的报警信号后,启动抽吸栗以驱动除尘液从喷头喷出。
[0011]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风扇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内壁上的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叶片,输出轴与叶片连接、用于驱动叶片的第一电机以及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改变叶片转速的变速器。
[0012]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过滤网为150目-300目的金属网。
[0013]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过滤网包括一层或多层金属网。
[0014]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除尘液为水、弱酸性盐水、弱酸、弱碱性盐水或弱碱。
[0015]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筒体的内壁上且位于环状凸缘上方,用于阻止活塞滑到环状凸缘外的多个限位挡块。
[0016]本发明上述的无叶电扇中,通孔有多个,且多个通孔平均圆周地分布在第二筒体的壁面上。
[0017]本发明的无叶电扇在出风环之前设置一空气过滤结构,该空气过滤结构同时兼顾过滤式除尘法和喷雾除尘法的优点;具体来说,当灰尘较少时,采用过滤式除尘法进行清理;当灰尘较多时,采用喷雾除尘法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活塞,来自动判断灰尘的数量,实现两种除尘方式之间的切换。本发明的无叶电扇设计巧妙,除尘效率高,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电扇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无叶电扇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1]图3示出了图1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无叶电扇的进风口通常靠近地面,当现有无叶电扇工作时,地面上的灰尘将会被扬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负面影响。本发明提出的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思路是:构造一种具有出风环的电扇,并在出风环之前设置一空气过滤结构,该空气过滤结构同时兼顾过滤式除尘法和喷雾除尘法的优点;具体来说,当灰尘较少时,采用过滤式除尘法进行清理;当灰尘较多时,采用喷雾除尘法进行清理。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无叶电扇的示意图。该无叶电扇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筒体I,该第一筒体I顶端具有第一出风口;该第一筒体I底端封闭,以使第一筒体I底部形成用于容纳除尘液的容纳槽;其中,根据灰尘的化学成分不同,除尘液可为水、弱酸性盐水、弱酸、弱碱性盐水或弱碱等。
[0025]该第一筒体I内壁凸出形成有环状凸缘11,该第一筒体I的位于凸缘11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 12。该第一进风口 12可以有I个,也可以是多个。
[0026]无叶电扇还包括活塞2,该活塞2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环状凸缘11中的第二筒体22,该第二筒体22顶部外翻形成可分离地支撑于环状凸缘11上的环状限位部23;当环状限位部23支撑在环状凸缘11上时,环状凸缘11和活塞2之间就没有间隙;
[0027]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筒体22内部并占据该第二筒体22内部整个截面的过滤网4;第二筒体22的位于过滤网4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通孔21;这里,通孔21可以设置I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优选地,通孔21有多个,且多个通孔21平均圆周地分布在第二筒体22的壁面上。当活塞2向上滑动,使环状限位部23与环状凸缘11分离时,活塞2与环状凸缘11之间会产生间隙;当活塞2继续向上滑动,以使通孔21处于环状凸缘11的上方时,第一筒体I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上方的空间与第一筒体I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下方的空间便可以通过通孔21进行有效的连通。
[0028]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I顶部内壁上,用于在第一筒体I内部产生由第一进风口 12向第一出风口流动的气流的风扇组件8;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I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下方的内壁上,用于监测活塞2的滑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9;
[0029]无叶电扇还包括管道6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I中且位于活塞2上方的喷头5,管道6一端与喷头5连接,另一端与容纳槽连通;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管道6上,用于在当位移传感器9检测到活塞2向上滑动时抽吸容纳槽中的除尘液并使该除尘液从喷头5喷出的抽吸栗I。
[0030]为了实现抽吸栗7的自动化抽吸功能,无叶电扇还包括分别与位移传感器9和抽吸栗7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位移传感器9因活塞2向上滑动时所发出的报警?目号后,启动抽吸栗7以驱动除尘液从嗔头5嗔出。
[00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网4没有被灰尘堵塞且风扇组件8开始运行时,气流会由第一进风口 12,经过滤网4流到第一出风口。此时,气流所携带的灰尘只通过过滤式除尘法进行滤除。当过滤网4上积累了过多的灰尘后,过滤网4会部分或完全闭塞;随着风扇组件8继续运行,第一筒体I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上方的空间会产生负压,从而导致活塞2向上滑动,并使通孔21很迅速地移动到环状凸缘11的上方。此时,气流可以由第一进风口 12,经通孔21流到第一出风口。与此同时,当活塞2向上滑动时,除尘液可以从喷头5中喷出,从通孔21流出的气流所携带的灰尘会被该除尘液粘附住,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流动到容纳槽中。此时,气流中的灰尘是通过喷雾除尘法进行滤除。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喷头5中喷出的除尘液还落到过滤网4上,可将过滤网4上的灰尘冲入到容纳槽中,使得过滤网4上的网眼重新打开。当风扇组件8停止工作时,活塞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直到环状限位部23支撑在环状凸缘11上。
[0032]进一步地,无叶电扇还包括出风环27,该出风环27内部形成有环状增压风道,该出风环27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无缝对接、并将环状增压风道与第一筒体I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出风环27内壁上开设有与环状增压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该出风环27的内壁的轴截面与出风环27轴向构成一定角度;出风环27内壁的邻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上凸出形成有用于引导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沿出风环27内壁流动的环状导风凸缘28,如图3所示。出风环27为现有结构,如CN201010104083.0中所描述的出风环,这里就不对其原理进行具体赘述。
[0033]进一步地,风扇组件8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I内壁上的支架8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81上的叶片82,输出轴与叶片82连接、用于驱动叶片82的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改变叶片82转速的变速器(图中未示出)。这种风扇是现有结构,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此外,当采用变速器将叶片82的转速调大,这样,也可以使第一筒体I中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上方的空间产生负压,从而使活塞2向上滑动,进而启动抽吸栗7,实现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喷雾除尘。
[0034]进一步地,过滤网4可以是150目-300目的金属网,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金属网。
[0035]进一步地,位移传感器9又称为线性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位移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在生产过程中,位移的测量一般分为测量实物尺寸和机械位移两种。按被测变量变换的形式不同,位移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模拟式又可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两种。常用位移传感器以模拟式结构型居多,包括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自整角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等。位移传感器9主要用于将活塞2向上滑动的位移转换为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报警信号驱动抽吸栗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报警信号为电流信号,控制器主要是电流放大器,其作用是将报警信号经过处理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然后控制抽吸栗7的电磁线圈,从而启动抽吸栗7进行抽吸除尘液。控制器还可以是简单的放大器,也可以采用CPU构成的控制器。由于在本发明中,该控制器并不寻求保护,就不具体赘述。
[0036]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无叶电扇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筒体I的内壁上且位于环状凸缘11上方,用于阻止活塞2滑到环状凸缘11外的多个限位挡块3。可以理解,该多个限位挡块3之间间隔有间隙,当活塞2向上滑动到顶住限位挡块3时,气流可以从限位挡块3之间的间隙通过。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活塞向上滑动到顶住限位挡块3时,通孔21会滑动到环状凸缘11的上方,这样可以使第一筒体I内部的气流可以更流畅地流动,防止第一筒体I中位于环状凸缘11上方的空间负压过大。
[003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筒体(I),该第一筒体(I)顶端具有第一出风口;该第一筒体(I)底端封闭,以使第一筒体(I)底部形成用于容纳除尘液的容纳槽;该第一筒体(I)内壁凸出形成有环状凸缘(11),该第一筒体(I)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2); 无叶电扇还包括活塞(2),该活塞(2)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环状凸缘(11)中的第二筒体(22),该第二筒体(22)顶部外翻形成可分离地支撑于环状凸缘(11)上的环状限位部(23);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筒体(22)内部并占据该第二筒体(22)内部整个截面的过滤网(4);第二筒体(22)的位于过滤网(4)下方的壁面上开设有通孔(21); 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I)顶部内壁上,用于在第一筒体(I)内部产生由第一进风口(12)向第一出风口流动的气流的风扇组件(8);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I)的位于环状凸缘(11)下方的内壁上,用于监测活塞(2)的滑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9); 无叶电扇还包括管道(6)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I)中且位于活塞(2)上方的喷头(5),管道(6)—端与喷头(5)连接,另一端与容纳槽连通;无叶电扇还包括设置在管道(6)上,用于在当位移传感器(9)检测到活塞(2)向上滑动时抽吸容纳槽中的除尘液并使该除尘液从喷头(5)嗔出的抽吸栗(7); 无叶电扇还包括出风环(27),该出风环(27)内部形成有环状增压风道,该出风环(27)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无缝对接、并将环状增压风道与第一筒体(I)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出风环(27)内壁上开设有与环状增压风道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该出风环(27)的内壁的轴截面与出风环(27)轴向构成一定角度;出风环(27)内壁的邻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上凸出形成有用于引导从第二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沿出风环(27)内壁流动的环状导风凸缘(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位移传感器(9)和抽吸栗(7)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位移传感器(9)因活塞(2)向上滑动时所发出的报警信号后,启动抽吸栗(7)以驱动除尘液从喷头(5)喷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风扇组件(8)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I)内壁上的支架(81),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81)上的叶片(82),输出轴与叶片(82)连接、用于驱动叶片(82)的第一电机以及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改变叶片(82)转速的变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过滤网(4)为150目-300目的金属网。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过滤网(4)包括一层或多层金属网。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除尘液为水、弱酸性盐水、弱酸、弱碱性盐水或弱碱。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筒体(I)的内壁上且位于环状凸缘(11)上方,用于阻止活塞(2)滑到环状凸缘(11)外的多个限位挡块⑶。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叶电扇,其特征在于,通孔(21)有多个,且多个通孔(21)平均圆周地分布在第二筒体(22)的壁面上。
【文档编号】F04D29/40GK105889094SQ201610278007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刘进
【申请人】刘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