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429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中置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液压系统中使用的中置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左油帽和右油帽,阀体右侧设有回油通道,其特征在于阀体的右端面设有卸油孔,卸油孔一端联通右油帽的腔室,另一端联通卸油通道,所述阀杆中空设置,中心设有引油孔,引油孔的一端联通左油帽的腔室,另一端联通右油帽的腔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环保方便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漏油的现象,环保且节省液压油;相比在阀孔中加工密封槽,安装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在阀杆上加工孔简单容易,加工成本更低,还不会影响阀杆换向的灵敏度。
【专利说明】
中置换向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液压系统中使用的中置换向阀。
【背景技术】
[0002]在自卸车液压系统组成中,中置气控换向阀是重要的控制元件,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设计结构的缺陷,有两大问题:
[0003]I)在换向过程中,阀杆来回移动带出油液,流到左右油帽中,为了防止油帽盛满油后造成对阀杆的阻力,在其下方钻一个漏油小孔。虽然这样解决了阻力问题,但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又浪费了液压油。
[0004]2)有些厂家为了解决这个的问题,在阀孔中左右两边各加工两道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圈,防止油液外漏流到油帽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现象,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为长期在阀杆来回摩擦下,难免有油液还会渗出,只是时间延长而已,不能治本。而且加密封圈,对阀杆的滑动是一种阻碍,影响了换向的灵敏度,甚至造成卡阀的严重后果O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自卸车液压系统中,中置换向阀的阀杆来回移动会带出油液,流到左右油帽中,油帽盛满油后会造成对阀杆的阻力的缺陷,提供一种中置换向阀,其将油帽中的油液引流回油箱中,从而解决了阀杆的阻力问题,同时油液不会外漏,不污染环境,也不会影响阀杆换向的灵敏度。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即一种中置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左油帽和右油帽,阀体右侧设有回油通道,其特征在于阀体的右端面设有卸油孔,卸油孔一端联通右油帽的腔室,另一端联通卸油通道,所述阀杆中空设置,中心设有引油孔,引油孔的一端联通左油帽的腔室,另一端联通右油帽的腔室。
[0008]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0009]在阀体的右端面钻一个溢流孔,将右油帽中的渗液通过这个孔,引到回油通道中,再回到油箱,这样右边的渗液解决了。左油帽中的油液怎么办?采用右边钻孔的办法,行不通,因为阀体左端面离回油通道远,加工小孔太困难,且中间有暗流道,容易钻透。在阀杆中钻一个引油孔将左油帽油液引到右油帽中,再通过右端面的卸油孔和回油通道流回油箱,不但解决了回油问题,而且在阀杆上加工孔简单容易,不会影响阀杆换向的灵敏度。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安全、环保方便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漏油的现象,环保且节省液压油;相比在阀孔中加工密封槽,安装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在阀杆上加工孔简单容易,加工成本更低,还不会影响阀杆换向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如图中所示:1.左油帽;2.引油孔;3.阀杆;4.阀体;5.回油通道;6.卸油孔;7.右油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阀体4内部设有阀杆3,阀体4的左端设有左油帽I,右端设有右油帽7,阀杆3中空设计,设有引油孔2,引油孔2将左油帽I的腔室和右油帽7的腔室联通,阀体4右端面设有卸油孔6,卸油孔6将右油帽7的腔室和回油通道5联通,回油通道5与油箱联通。
[001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右油帽7中的油液通过这个卸油孔6引到回油通道5中,再回到油箱,这样右边的渗液解决了。左油帽I中的油液通过引油孔2引到右油帽7中,再通过右端面的卸油孔6和回油通道5流回油箱,不但解决了回油问题,还不会影响阀杆换向的灵敏度。
【主权项】
1.一种中置换向阀,包括阀体、阀杆、左油帽和右油帽,阀体右侧设有回油通道,其特征在于阀体的右端面设有卸油孔,卸油孔一端联通右油帽的腔室,另一端联通卸油通道,所述阀杆中空设置,中心设有引油孔,引油孔的一端联通左油帽的腔室,另一端联通右油帽的腔室。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5446234SQ20162031004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7日
【发明人】邹磊
【申请人】邹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