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53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特别一种节水龙头。
目前市场上的水龙头均为单孔、大孔径的出水方式,这种出水方式用于清洗物品是一种十分浪费的出水方式,其实人们在洗面、洗手、漱口或洗水果、蔬菜等物品时,并不需要很多的水,只要适量的水均匀分布在要洗净的面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雾状或正常两种出水方式,从而节约用水,且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节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节水龙头,包括龙头体、拔把、密封圈、转动轴、压盖、紧定螺钉、定位销、弹簧、转动瓷芯、固定瓷芯、密封胶垫、出水嘴外壳、出水嘴、密封过滤垫、滤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还有雾化器外壳、雾化器、分水片,转动轴与转动瓷芯相连,固定瓷芯设于转动瓷芯的下方,雾化器装于雾化器外壳内,并设于固定瓷芯下方,密封过滤垫设于固定瓷芯与雾化器之间,分水片设于固定瓷芯的下方,出水嘴外壳及出水嘴装于龙头体的下部,分水片、雾化器外壳及雾化器位于其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雾化器上设有三条切向线槽,雾化器外壳上设有喷水孔,其位置与三条切向线槽的中心点对应。转动瓷芯上设有两个水孔,固定瓷芯上设有两个水孔及一个条形水孔,分水片的两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嘴上设有四条出水槽及中心出水孔。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雾化器的结构正(剖)视图;图3为雾化器的结构仰视图;图4为雾化器外壳的结构正(剖)视图;图5为转动瓷芯的D-D向结构剖视图;图6为转动瓷芯的结构正视图7为固定瓷芯的结构正视图;图8为固定瓷芯的A-A向结构剖视图;图9为固定瓷芯的B-B向结构剖视图;
图10为分水片的结构正视图;
图11为分水片的C-C向结构剖视图;
图12为出水嘴的结构正视图;
图13为出水嘴的E-E向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
图1-
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龙头体1、拔把2、密封圈3、转动轴4、压盖5、紧定螺钉6、定位销7、弹簧8、转动瓷芯9、固定瓷芯10、密封胶垫11、出水嘴外壳12、出水嘴13、密封过滤垫14、雾化器外壳15、雾化器16、分水片17、滤网18、密封圈19等。转动轴4的上端通过紧定螺钉6与拔把2相接,下端与位于龙头体1内的转动瓷芯9相连;固定瓷芯10设于转动瓷芯9的下方,并相互贴合;出水嘴外壳12及出水嘴13装于龙头体1的下方;分水片17位于出水嘴外壳12内,并贴接于固定瓷芯10的下部;雾化器16装于雾化器外壳15内,并设于固定瓷芯10的下方;密封过滤垫14设于固定瓷芯10与雾化器16之间。雾化器16上设有三条切向线槽16-1;雾化器外壳15上设有喷水孔15-1,其位置与三条切向线槽16-1的中心点对应。转动瓷芯9上设有两个水孔9-1;固定瓷芯10上设有两个水孔10-1及一个条形水孔10-2;分水片17的两侧设有出水口17-1;出水嘴上设有四条出水槽13-1及中心出水孔13-2。
当拔动拔把2时,使转动瓷芯9上的两个水孔9-1对准固定瓷芯10上的条形水孔10-2,水就顺条形孔10-2的槽进入固定瓷芯10的中心孔经密封过滤垫14流入到雾化器16内,此时水只能通过三条切向线槽16-1形成涡流,再从雾化器外壳15的中心喷水孔15-1喷出,使水变成雾状。
当拔动拔把2,使拉动瓷芯9上的两个水孔9-1对准固定瓷芯10的两个水孔10-1时,水就进入固定瓷芯的两个水孔10-1,并从分水片17两侧的出水口17-1流进出水嘴13,再从出水嘴13的四条水槽13-1流出,此时出水状态为大水。
当拔动拔把2,使转动瓷芯9上的水孔9-1与固定瓷芯10上的两个水孔10-1及条形水孔10-2位置都不对准时,龙头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分为两种出水档位当用于清洗物品时,可把龙头的开关拔向雾状的档位,此时为雾状出水,用这种出水方式清洗物品可比原来大孔径单孔出水方式节约80%以上的水。当要盛水时,可把龙头的开关拔向“大水”档位,此时就可快速加水。
2、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需装水龙头的地方。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龙头,包括龙头体(1)、拔把(2)、密封圈(3)、转动轴(4)、压盖(5)、紧定螺钉(6)、定位销(7)、弹簧 (8)、转动瓷芯(9)、固定瓷芯(10)、密封胶垫(11)、出水嘴外壳(12)、出水嘴(13)、密封过滤垫(14)、滤网(18)、密封圈(19),其特征在于还有雾化器外壳(15)、雾化器(16)、分水片(17),转动轴(4)与转动瓷芯(9)相连,固定瓷芯(10)设于转动瓷芯(9)的下方,雾化器(16)装于雾化器外壳(15)内,并设于固定瓷芯(10)下方,密封过滤垫(14)设于固定瓷芯(10)与雾化器(16)之间,分水片(17)设于固定瓷芯(10)的下方,出水嘴外壳(12)及出水嘴(13)装于龙头体(1)的下部,分水片(17)雾化器外壳(15)及雾化器(16)位于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雾化器(16)上设有三条切向线槽(16-1),雾化器外壳(15)上设有喷水孔(15-1),其位置与三条切向线槽(16-1)的中心点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其特征在于转动瓷芯(9)上设有两个水孔(9-1),固定瓷芯(10)上设有两个水孔(10-1)及一个条形水孔(10-2),分水片(17)的两侧设有出水口(17-1),出水嘴(13)上设有四条出水槽(13-1)及中心出水孔(13-2)。
专利摘要一种节水龙头,包括龙头体、拔把、密封圈、转动轴、压盖、紧定螺钉、定位销、弹簧、转动瓷芯、固定瓷芯、密封胶垫、出水嘴外壳、出水嘴、密封过滤垫、滤网、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还有雾化器外壳、雾化器、分水片,转动轴与转动瓷芯相连,固定瓷芯设于转动瓷芯的下方,雾化器装于雾化器外壳内,并设于固定瓷芯下方,密封过滤垫设于固定瓷芯与雾化器之间,分水片设于固定瓷芯的下方,出水嘴外壳及出水嘴装于龙头体的下部,分水片、雾化器外壳及雾化器位于其内。本实用新型可分为两种出水档位当用于清洗物品时,可把龙关的开关拔向雾状的档位,此时为雾状出水,用这种出水方式清洗物品可比原来大孔经单孔出水方式节约80%以上的水。当要盛水时,可把龙头的开关拔向“大水”档位,此时就可快速加水。
文档编号F16K3/02GK2539029SQ0222659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3日
发明者马艺鸣, 刘远思 申请人:马艺鸣, 刘远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