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的有缝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链条的有缝衬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链条的有缝衬套,为一个绕着一条中心轴线的中空圆柱状体,包含:两个上下间隔且分别绕着该中心轴线的环端面,及两个左右相邻且分别连接所述环端面的开缝面,所述开缝面相配合界定出一条上下连通的接缝,并分别为一个不沿着轴向直线延伸的非直面。通过所述开缝面为非直面的设计,于卷绕加工时,可防止应力集中,并能提高真圆度。
【专利说明】链条的有缝衬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特别是涉及一种链条的有缝衬套。

【背景技术】
[0002]一般链条在设计上,通常是由数个串接单元串接成环圈状,每一个串接单元大致上包含:两片间隔相对的内链片、两片分别位于所述内链片外侧的外链片、一支插设于所述内链片且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外链片的链轴、一个连接所述内链片且套设于该链轴外围的衬套,及一个位于所述内链片之间且套设在该衬套外围的链滚。该衬套及所述内链片组成一个结合体,该链轴和所述外链片连结形成一个连动体,该连动体可相对于该结合体枢摆,藉此让该链条具有可折弯的特性。而该衬套依据成形方式及构造,大致可分为有缝衬套与无缝衬套两种,以下主要是针对该有缝衬套来说明。
[0003]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现有链条的有缝衬套1,为一个中空且截面略呈C形的圆柱状体,并包含两个左右相邻且相配合界定出一条上下连通的接缝11的开缝面12。所述开缝面12分别为一个沿着轴向直线延伸的直立面。如图1、3所示,制造时,是通过一个加工设备19,将一片长方形的金属片10,经过数次冲压加工而卷绕成该有缝衬套I。
[0004]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当冲压弯折而使位于两侧的所述开缝面12相邻靠近时,由于所述开缝面12皆为直立面,所以所述开缝面12彼此会直接受到对方垂直于表面的正向作用力F (见图2),极容易因应力集中而分开变形,使得该有缝衬套I的径向尺寸精度变劣,进而失去真圆度。所以当安装于所述链条(图未示),该有缝衬套I与其他构件滚动地接触时,容易产生磨耗发出噪音,使该链条强度降低且使用寿命缩短,因此该有缝衬套I的设计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真圆度的链条的有缝衬套。
[0006]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为一个绕着一条中心轴线的中空圆柱状体,包含:两个上下间隔且分别绕着该中心轴线的环端面,及两个左右相邻且分别连接所述环端面的开缝面,所述开缝面相配合界定出一条上下连通的接缝;所述开缝面分别为一个不沿着轴向直线延伸的非直面。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的有缝衬套,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呈弯弧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一端部、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二端部,及一个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且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中间部,该接缝是由该第一端部向上且逐渐往该中间部的方向弯弧延伸,再由该中间部向上且逐渐往该第二端部的方向弯弧延伸。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的有缝衬套,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略呈侧立U形,并具有一个由该第一直面通过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的部位向上倾斜延伸至该第二直面的第一端部、一个由该第一直面通过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的部位向下倾斜延伸至该第二直面的第二端部,及一个直线连接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且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中间部。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的有缝衬套,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略呈N字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且沿着该第一直面直线向上延伸的第一端部、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且沿着该第二直面直线向下延伸的第二端部,及一个倾斜连接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的中间部。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的有缝衬套,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呈斜线形,并具有分别邻接所述环端面的一个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一端部与一个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第二端部,及一个倾斜连接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的中间部。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的有缝衬套,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略呈波浪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一端部、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二端部、两个上下间隔地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且分别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凸出部,及一个位于所述凸出部之间且邻近该第一直面的中间部,该接缝是由该第一端部向上且逐渐往位于下方的该凸出部的方向弯弧延伸,接着由位于下方的该凸出部向上且逐渐往该中间部的方向弯弧延伸,再由该中间部向上且逐渐往位于上方的该凸出部的方向弯弧延伸,最后由位于上方的该凸出部向上且逐渐往该第二端部的方向弯弧延伸。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链条的有缝衬套,该有缝衬套还包含内外同心地环绕该中心轴线的一个内壁面与一个外壁面,该内壁面与该外壁面分别连接所述环端面及所述开缝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开缝面为非直面的设计,于卷绕加工时,可防止应力集中,并能提高真圆度,可达到维持链条强度、防止磨耗及延长使用寿命等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种现有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成型流程示意图,说明一片金属片成型为该有缝衬套的成型流程;
[0015]图2是图1有缝衬套的一前视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有缝衬套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说明将该金属片经过数次冲压加工而卷绕成该有缝衬套的制造流程;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成型流程示意图,说明一片金属片成型为该有缝衬套的成型流程;
[0018]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前视不意图;
[0019]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说明将该金属片经过数次冲压加工而卷绕成该有缝衬套的制造流程;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二实施例的一成型流程示意图;
[0021]图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前视示意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三实施例的一成型流程示意图;
[0023]图10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前视不意图;
[00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四实施例的一成型流程示意图;
[0025]图12是该第四实施例的一前视示意图;
[0026]图13是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五实施例的一成型流程示意图;及
[0027]图14是该第五实施例的一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9]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0030]参阅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一实施例,是用于安装在一条链条(图未示)上,为一个绕着一条中心轴线2且截面略呈C形的中空圆柱状体,并包含两个上下间隔且分别绕着该中心轴线2的环端面31、32、内外同心地环绕该中心轴线2且分别连接所述环端面31、32的一个内壁面33与一个外壁面34,及两个左右相邻且分别连接该内壁面33、该外壁面34与所述环端面31、32的开缝面35。所述开缝面35相配合界定出一条上下连通的接缝36,并分别为一个不沿着轴向直线延伸的非直面。
[0031]为了进一步说明该接缝36的形状,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31,32的一个第一直面41及一个第二直面42。本第一实施例的该接缝36呈弯弧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32且位于该第一直面41上的第一端部361、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31且位于该第一直面41上的第二端部362,及一个位于该第一端部361与该第二端部362之间且位于该第二直面42上的中间部363。该接缝36是由该第一端部361向上且逐渐往该中间部363的方向弯弧延伸,接着再由该中间部363向上且逐渐往该第二端部362的方向弯弧延伸。
[0032]制造时,先利用一个裁切设备(图未示),将一条长条状的金属带(图未示)裁切出一片具有预定尺寸及形状的金属片5,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金属片5的左右两侧呈形状对应的弯弧形。接着,再通过一个加工设备6 (见图6),经过数次冲压加工,将该金属片5卷绕成该有缝衬套,以完成制造。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金属片5被冲压弯折,而使位于两侧的所述开缝面35相邻靠近时,由于界定出该接缝36的所述开缝面35也分别对应呈弯弧形,所以当所述开缝面35彼此受到对方垂直于该第一直面41及该第二直面42的作用力F时,将在各部位产生一个垂直于各自的开缝面35的第一分力Fy,及一个垂直于该第一分力Fy且外切于各自的开缝面35的第二分力Fx,而且作用于各自开缝面35上的所述第二分力Fx将会相互牵扯抵消,所以所述开缝面35彼此受到对方垂直于表面的正向作用力等于第一分力Fy,小于作用力F,也就是说所述开缝面35不沿着轴向直线延伸的设计,可以分散应力以防止变形的发生,并能使该有缝衬套的径向尺寸精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可获得精度良好的卷绕加工效果,以达到提高真圆度的目的。所以当安装于所述链条(图未示)时,可达到维持链条强度、防止磨耗及延长使用寿命等效果,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34]参阅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二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本第二实施例的该接缝36略呈侧立U形,并具有一个由该第一直面41通过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32的部位向上倾斜延伸至该第二直面42的第一端部361、一个由该第一直面41通过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31的部位向下倾斜延伸至该第二直面42的第二端部362,及一个直线连接该第一端部361与该第二端部362且位于该第二直面42上的中间部363。本实施例有缝衬套同样可以防止应力集中,并能提高真圆度。
[0035]参阅图9及图10,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本第三实施例的该接缝36略呈N字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32且沿着该第一直面41直线向上延伸的第一端部361、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31且沿着该第二直面42直线向下延伸的第二端部362,及一个倾斜连接该第一端部361与该第二端部362的中间部363。本第三实施例有缝衬套同样可防止应力集中,并能提尚真圆度。
[0036]参阅图11及图12,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四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本第四实施例的该接缝36呈斜线形,并具有分别邻接所述环端面31、32的一个位于该第一直面41上的第一端部361与一个位于该第二直面42上的第二端部362,及一个倾斜连接该第一端部361与该第二端部362的中间部363。本第四实施例有缝衬套同样可防止应力集中,并能提高真圆度。
[0037]参阅图13及图14,本实用新型链条的有缝衬套的一第五实施例的构造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本第五实施例的该接缝36呈波浪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32且位于该第一直面41上的第一端部361、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31且位于该第一直面41上的第二端部362、两个上下间隔地位于该第一端部361与该第二端部362之间且分别位于该第二直面42上的凸出部364、365,及一个位于所述凸出部
364、365之间且邻近该第一直面41的中间部363。
[0038]该接缝36是由该第一端部361向上且逐渐往位于下方的该凸出部365的方向弯弧延伸,接着由位于下方的该凸出部365向上且逐渐往该中间部363的方向弯弧延伸,再由该中间部363向上且逐渐往位于上方的该凸出部364的方向弯弧延伸,最后由位于上方的该凸出部364向上且逐渐往该第二端部362的方向弯弧延伸。本第五实施例有缝衬套同样可防止应力集中,并能提高真圆度。
[0039]当然在实施上,该接缝36的形状还可以稍加改变,例如该中间部363也可以是位于该第一直面41上,或者该接缝36也可以呈锯齿形,也就是说该第一端部361、该凸出部
365、该中间部363、该凸出部364与该第二端部362间皆呈倾斜线形,因此实施上不以本第五实施例为限。
【权利要求】
1.一种链条的有缝衬套,为一个绕着一条中心轴线的中空圆柱状体,包含:两个上下间隔且分别绕着该中心轴线的环端面,及两个左右相邻且分别连接所述环端面的开缝面,所述开缝面相配合界定出一条上下连通的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缝面分别为一个不沿着轴向直线延伸的非直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有缝衬套,其特征在于: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呈弯弧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一端部、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二端部,及一个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且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中间部,该接缝是由该第一端部向上且逐渐往该中间部的方向弯弧延伸,再由该中间部向上且逐渐往该第二端部的方向弯弧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有缝衬套,其特征在于: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略呈侧立U形,并具有一个由该第一直面通过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的部位向上倾斜延伸至该第二直面的第一端部、一个由该第一直面通过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的部位向下倾斜延伸至该第二直面的第二端部,及一个直线连接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且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中间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有缝衬套,其特征在于: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略呈N字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且沿着该第一直面直线向上延伸的第一端部、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且沿着该第二直面直线向下延伸的第二端部,及一个倾斜连接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的中间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有缝衬套,其特征在于: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呈斜线形,并具有分别邻接所述环端面的一个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一端部与一个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第二端部,及一个倾斜连接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的中间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的有缝衬套,其特征在于:该有缝衬套定义出分别轴向通过所述环端面的一个第一直面及一个第二直面,而该接缝略呈波浪形,并具有一个邻接位于下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一端部、一个邻接位于上方的该环端面且位于该第一直面上的第二端部、两个上下间隔地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且分别位于该第二直面上的凸出部,及一个位于所述凸出部之间且邻近该第一直面的中间部,该接缝是由该第一端部向上且逐渐往位于下方的该凸出部的方向弯弧延伸,接着由位于下方的该凸出部向上且逐渐往该中间部的方向弯弧延伸,再由该中间部向上且逐渐往位于上方的该凸出部的方向弯弧延伸,最后由位于上方的该凸出部向上且逐渐往该第二端部的方向弯弧延伸。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链条的有缝衬套,其特征在于:该有缝衬套还包含内外同心地环绕该中心轴线的一个内壁面与一个外壁面,该内壁面与该外壁面分别连接所述环端面及所述开缝面。
【文档编号】F16G15-00GK204300233SQ201420768174
【发明者】吴能家 [申请人]岳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