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出水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346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下出水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
背景技术
洗脸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必要手段,科学而卫生的洗脸方法是让水龙头的水能够直接喷射到面部。但人们现在使用的水龙头通常都是只有一个向下的出水口,在使用时,就需要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或者用双手捧起水来洗脸。这样一来,在整个洗脸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干净的自来水会直接流失掉,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如果毛巾上带有致病的微生物,还有可能将致病的微生物带到脸上。因此,现在使用的水龙头在用来洗脸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上下出水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截阀,所述主截阀的阀体内设有分水腔,分水腔通过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双出水口换向阀分别与上出水管和下出水管相通,双出水口换向阀包括阀座,阀座的里端设有与所述分水腔相通的进水口,其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阀座内能转动地设有换向阀芯,换向阀芯内具有与进水口相通的引水管,引水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分别与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可调地相通,阀座采用压盖封装在分水腔内,所述换向阀芯中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压盖的内侧壁相配合,并穿出压盖,换向阀芯的外端安装有转阀杆手柄,所述上出水管的出口设有上喷水嘴。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换向阀芯的外侧壁为圆筒形,换向阀芯的外侧壁上对称地嵌装有两个半圆形的橡胶密封套,橡胶密封套与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阀座的里端面设有两个定位销,定位销插装在所述分水腔侧壁上的销孔内,所述压盖的外端为六方形,压盖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压盖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上喷水嘴包括底座,底座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上出水管的出口处,底座内设有蓄水腔,蓄水腔的顶部设有带至少一个喷水孔的上出水盖,所述上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腔的进水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上出水盖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上出水盖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带锥尖的调流量柱,调流量柱与所述蓄水腔的进水口相配合,所述喷水孔的数量为12-60个,每个喷水孔的直径为0.5-1.5mm,喷水孔环绕上出水盖的中心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还旋装有圆锁母,圆锁母的上端面顶在所述上出水盖上,上出水盖的外侧面具有滚花。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换向阀芯与转阀杆手柄之间采用花键配合相连,换向阀芯的外端面旋装有固定转阀杆手柄的螺钉。
与现有的水龙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在使用时,可先打开阀体上的主截阀,令自来水沿着阀体内的分水腔流至双出水口换向阀的进水口,然后再通过转阀杆手柄转动换向阀芯,使上出水口与引水管侧壁上的排液口相通,而下出水口与引水管之间则会被截断;或者使下出水口13与引水管侧壁上的排液口相通,而上出水口与引水管之间则会被截断。于是,自来水就会沿着上引水管进入上出水腔,再由上出水腔进入底座内的蓄水腔,最后从上出水盖的多个喷水孔向上喷出,可直接喷射到洗脸人的面部,而无需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也不必用双手捧起水来洗脸。从而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不用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也避免了将致病的微生物带到脸上。故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具有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出水水龙头的双出水口换向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图2的A-A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4的D-D剖面视图;图6为上喷水嘴的主视剖面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截阀1,主截阀1的阀体2内设有分水腔3,分水腔3通过安装在阀体2内的双出水口换向阀6分别与上出水管4和下出水管5相通,双出水口换向阀6包括阀座7,阀座7的里端设有与分水腔3相通的进水口10,其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上出水口12和下出水口13,阀座7内能转动地设有换向阀芯9,换向阀芯9内具有与进水口10相通的引水管11,引水管11的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分别与上出水口12和下出水口13可调地相通,在使用时如果上出水口12与引水管11侧壁上的排液口相通,则下出水口13与引水管11之间就会被截断。如果下出水口13与引水管11侧壁上的排液口相通,则上出水口12与引水管11之间就会被截断。阀座7采用压盖18封装在分水腔3内,换向阀芯9中段的外侧壁与压盖18的内侧壁相配合,并穿出压盖18,换向阀芯9的外端采用花键配合安装有转阀杆手柄16,用于转动换向阀芯9。在换向阀芯9的外端面旋装有固定转阀杆手柄16的螺钉27,用来固定转阀杆手柄16。上出水管4的出口设有上喷水嘴14,用来向上喷水。
换向阀芯9的外侧壁为圆筒形,换向阀芯9的外侧壁上对称地嵌装有两个半圆形的橡胶密封套15,橡胶密封套15与上出水口12和下出水口13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有通孔。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阀座7的里端面设有两个定位销17,定位销17插装在所述分水腔3侧壁上的销孔8内,用于对阀座7定位,压盖18的外端为六方形,用来旋紧压盖18,压盖18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阀体2的侧壁上,压盖18与阀体2之间设有密封件19,用来对压盖18与阀体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如图6和图7所示,上喷水嘴14包括底座20,底座20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上出水腔4前端的顶部,在底座20内设有蓄水腔21,在蓄水腔21的顶部设有带32个喷水孔22的上出水盖23,每个喷水孔22的直径为0.9mm,喷水孔22环绕上出水盖15的中心三圈均匀分布,内环有12个喷水孔22,外环有20个喷水孔22,喷水孔22的数量也可以为12-60个,每个喷水孔22的直径也可以为0.5-1.5mm,上出水腔4的出水口与蓄水腔21的进水口相连通。
上出水盖23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20的顶部,上出水盖23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带锥尖的调流量柱24,调流量柱24与蓄水腔21的进水口相配合,调流量柱24可用来调整蓄水腔21的进水口的开口面积,向下旋动上出水盖23,蓄水腔21的进水口的开口面积就会减少,向上旋动上出水盖23,蓄水腔21的进水口的开口面积就会加大,由此可调整其出水流量。
底座20的外侧壁上还旋装有圆锁母25,圆锁母25的上端面顶在上出水盖23上,上出水盖23的外侧面具有滚花。当调整好了蓄水腔21的进水口的水流量后,再利用圆锁母25顶紧上出水盖23,使其不易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在使用时,可先打开阀体2上的主截阀1,令自来水沿着阀体2内的分水腔3流至双出水口换向阀6的进水口,然后再通过转阀杆手柄16转动换向阀芯9,使上出水口12与引水管11侧壁上的排液口相通,而下出水口13与引水管11之间则会被截断;于是,自来水就会由上出水口12进入上出水管4,再由上出水管4进入底座20内的蓄水腔21,最后从上出水盖23的32个喷水孔22向上喷出;可直接喷射到洗脸人的面部,而无需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也不必用双手捧起水来洗脸。从而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不用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也避免了将致病的微生物带到脸上。故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具有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特点。或者,使下出水口13与引水管11侧壁上的排液口相通,而上出水口12与引水管11之间则会被截断。自来水会沿着下出水管5的出液口向下流出,可作洗手、洗衣服等其他用途使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1.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截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截阀(1)的阀体(2)内设有分水腔(3),分水腔(3)通过安装在所述阀体(2)内的双出水口换向阀(6)分别与上出水管(4)和下出水管(5)相通,双出水口换向阀(6)包括阀座(7),阀座(7)的里端设有与所述分水腔(3)相通的进水口(10),其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上出水口(12)和下出水口(13),阀座(7)内能转动地设有换向阀芯(9),换向阀芯(9)内具有与进水口(10)相通的引水管(11),引水管(11)的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分别与上出水口(12)和下出水口(13)可调地相通,阀座(7)采用压盖(18)封装在分水腔(3)内,所述换向阀芯(9)中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压盖(18)的内侧壁相配合,并穿出压盖(18),换向阀芯(9)的外端安装有转阀杆手柄(16),所述上出水管(4)的出口设有上喷水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芯(9)的外侧壁为圆筒形,换向阀芯(9)的外侧壁上对称地嵌装有两个半圆形的橡胶密封套(15),橡胶密封套(15)与上出水口(12)和下出水口(13)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7)的里端面设有两个定位销(17),定位销(17)插装在所述分水腔(3)侧壁上的销孔(8)内,所述压盖(18)的外端为六方形,压盖(18)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阀体(2)的侧壁上,压盖(18)与阀体(2)之间设有密封件(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水嘴(14)包括底座(20),底座(20)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上出水管(4)的出口处,底座(20)内设有蓄水腔(21),蓄水腔(21)的顶部设有带至少一个喷水孔(22)的上出水盖(23),所述上出水管(4)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腔(21)的进水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水盖(23)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底座(20)的顶部,上出水盖(23)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带锥尖的调流量柱(24),调流量柱(24)与所述蓄水腔(21)的进水口相配合,所述喷水孔(22)的数量为12-60个,每个喷水孔(22)的直径为0.5-1.5mm,喷水孔(22)环绕上出水盖(23)的中心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的外侧壁上还旋装有圆锁母(25),圆锁母(25)的上端面顶在所述上出水盖(23)上,上出水盖(23)的外侧面具有滚花。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芯(9)与转阀杆手柄(16)之间采用花键配合相连,换向阀芯(9)的外端面旋装有固定转阀杆手柄(16)的螺钉(27)。
专利摘要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截阀,所述主截阀的阀体内设有分水腔,分水腔通过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双出水口换向阀分别与上出水管和下出水管相通,双出水口换向阀包括阀座,阀座的里端设有与分水腔相通的进水口,其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阀座内能转动地设有换向阀芯,换向阀芯内具有与进水口相通的引水管,引水管的侧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分别与上出水口和下出水口可调地相通,阀座采用压盖封装在分水腔内,换向阀芯中段的外侧壁与所述压盖的内侧壁相配合,并穿出压盖,换向阀芯的外端安装有转阀杆手柄,所述上出水管的出口设有上喷水嘴。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上下出水水龙头。
文档编号F16K11/085GK2683960SQ20042000661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9日
发明者林必贵, 王细龙 申请人:林必贵, 王细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