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44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油气润滑系统中,将输入单股的油气两相介质流,均分成多股(2~8)流导入主机的各润滑点,尤其能使各润滑点得到均匀的、按比例分配的油气两相介质的油气分配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润滑是一门新兴润滑技术,在油气润滑系统中,油和压缩空气在油气混合块中汇合,形成油气两相介质(当油气混合物进入管道时,由于压缩空气作用,初始段润滑油是以较大的颗粒状间断地粘附在管壁周围,当压缩空气快速向前移动时,附壁油滴也随之向前移动,并逐渐被吹散、变薄,但并不凝聚,油和气也不真正融合,也不会雾化。在行将到达管道末端时,原先是间断地粘附在管壁周围的油滴已连成一片,形成了非常薄的油膜均匀粘附在管壁四周)。此油气两相介质可直接导入润滑点。但当润滑点较多时,为避免太多管路连接,需把此单股油气两相介质流导入分流器均分成多股油气两相介质流再导入各自润滑点。
目前将单股油气两相介质流分流成多股油气两相介质流,所用的是简单的外型呈T型的直通式分流器。(如单股分流成2流,分流器就是简单的三通接头)。这种分配方式不足之处是,由于油气在分配过程中会受到“附壁效应”的影响,(管道截面突然变小,粘附在管壁非常薄的油膜向前移动受阻速度突然减慢,而压缩空气向前速度瞬时加速,粘附在管壁的油膜向前运动过程中迅速凝聚成滴被快速气流吹出,从而将单股油、气两相介质流分配成多股的油滴气流导入各润滑点),造成润滑效果差,耗油多,环境也受到油雾蒸汽的污染,使主机摩擦付的摩擦面粘上烧焦的油迹,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主机故障、损坏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T型直通式油气分配器由内壁管道截面突然变小,造成油气两相介质流变成油滴气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管道截面呈平滑渐缩形渐缩特征的能克服“附壁效应”影响的、适合多点润滑的、有良好油气润滑的油气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气分配器由分流块体、分流阀芯、导入接头、密封圈组成。分流阀体上设有与分流阀芯圆柱部分等径的内孔,距孔底上侧孔面均布相应于分流阀芯圆柱体圆弧槽数的油气孔穿出体外,而孔的上部与导入接头螺纹连接;分流阀芯的上部是圆锥体,下部是开有6~10个等圆弧凹槽的圆柱。体与分流块体内孔过盈连接;导入接头一端和油气输流管外螺纹连接,其内螺纹孔的底部布有与输流管内孔相等的孔,该孔又应平滑过渡到下半部圆锥形孔,并设密封圈槽和分流块体螺纹连接;密封圈安装在导入接头密封圈槽中,与分流块体结合,起密封作用。。
由于油气分配器内部腔体的结构已形成平滑过渡形,导流管的内孔与呈环状的渐缩管体腔体截面、到分流管腔形成浑然一体的“流线型”管壁腔体。(即导入单股油气流通过由导入接头和分流阀芯间的有渐缩截面平滑过渡多条凹槽分流块体,形成多股油气流流出)。改变原分流器管腔截面突然变小(窄),使单股的油气两相介质流完美地均分成多股流,分别导入各自润滑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气润滑系统,非但避免了太多的管路联接,而且还减少了油的消耗,改善了环境,润滑点润滑效果得到了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流体(油气两相介质)分流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分流块体,2分流阀芯,3导入接头,4密封圈。
在图1中,分流阀芯(2)紧压入分流块体,导入接头(3)拧入分流块体(1),且分流阀芯(2)圆周上圆弧形凹槽与分流块体(1)上油气出孔对整,导入接头(3)端面间紧压在分流阀芯(2)平面上;密封圈(4)安装于导入接头(3)密封圈槽中,与分流块体(1)结合,起密封作用。
在工作时油气两相介质从导入接头引入,润滑油膜沿着前端锥形面向前输送,随着锥面直接的扩大,使油膜变得更薄更均匀。同时压缩空气从入口进入后,遇到分流阀芯上的锥面后,呈环状前进,随着两锥面形成管腔的截面不断减小变窄,压缩空气流速迅速加快,推动粘附在管壁油膜的前进速度加快。当油膜到达分流阀芯(2)所开的圆弧形槽后,由于凹槽为均匀分布,且各凹槽的尺寸相同,所以油膜被均分后进入各自腔道内的润滑油从分流块体的油气孔输送出去,从而实现把单股油气两相介质均成多股油气两相介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分配器,其特征是由分流块体、分流阀芯、导入接头、密封圈组成,分流块体与分流阀芯,为过盈配合装配,且分流阀芯圆周上6~10个圆孤形凹槽与分流块体上油气出孔对整;导入接头拧入分流块体中,端面紧压在分流阀芯平面上;密封圈安装在导入接头密封圈槽中,与分流块体结合,起密封作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配器,其特征是分流块体上布置一个孔,其孔径与分流阀芯圆周径相等,而孔的底部开有相应数量油气出孔,孔的上部设内螺纹与导入接头螺纹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分配器,其特征是分流阀芯的下部是圆柱体,圆柱体圆周上均匀分布着6~10个圆孤凹槽,分流阀芯的上部是圆锥体,锥面和圆孤凹槽平滑过渡呈“流线型”,圆柱体上的端面和上部圆锥体相贯,呈圆环状的平面,该平面应和导入接头端面在紧压装配后应无缝隙。
4.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油气分配器,其特征是导入接头的园周上布1个密封槽和外螺纹,且与分流块体螺纹连接,其中心布导流管孔,它的上部有与导流管道接头螺纹连接的平面密封槽和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底孔和孔径与导流管内径相等,下部则由内螺纹孔底的孔与中部孔相贯的锥孔,其和分流阀芯园柱体的园孤凹槽,形成一个渐缩环状导流管孔腔。
专利摘要一种能将油气润滑系统,油气混合块中形成的一流油气两相介质均分成2~8流的均匀的、按比例分配的油气两相介质的油气分配器。它是由分流块体、分流阀芯、导入接头、密封圈组成。分流阀芯上部呈圆锥体,下部呈圆柱体,且在圆周上开6~10个圆弧形的凹槽,它紧压于设有多个油气出孔的分流块体内,且凹槽与孔对整。导入接头,内孔锥形以外螺纹旋入分流块体且紧压分流阀芯圆柱体上的平面,平面紧接触装配后,导入接头的下部内锥孔与分流阀芯的圆锥体之间形成呈环状的渐缩腔。这样使油气两相介质单股流经导入接头导入呈环状的渐缩腔,然后进入圆弧凹槽和油气出孔,从分流块体变成多股均匀,按比例的油气两相介质流。
文档编号F16N25/00GK2746245SQ200420117039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0日
发明者吴国斌, 龚向荣, 陈惠兰, 黄琛琛 申请人:启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