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送设备、制造该设备的方法和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808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传送设备、制造该设备的方法和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送设备、一种制造该设备的方法和一种包含该设备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87850公开了一种传统的动力传送设备,且被应用于无离合器的压缩机。如图1所示,压缩机101包括一个外壳102,一个旋转轴104和一个动力传送设备111。外壳102的末端部分上有一个轴套部分103。旋转轴104的末端部分104a自由地穿过轴套部分103。轴套部分103与旋转轴104同轴。
动力传送设备111包括一个轴承112,一个皮带轮113,一个盖部件114,一个毂115,一个螺栓116,一个垫圈117,铆钉118,橡胶缓冲器119和滚珠120。皮带轮113由轴套部分103通过轴承112旋转支撑。轴承112及皮带轮113和旋转轴104是同轴的。皮带轮113的外圆周上卷绕了皮带(图中未示出)。皮带连接发动机的曲轴(未示出)。
盖部件114是圆盘状,并通过毂115和螺栓116以及垫圈117固定到旋转轴114的末端部分104a上。另外,用铆钉把盖部件114紧固在毂115上。盖部件114及毂115与旋转轴104同轴。
如图2所示,盖部件114的周边上有多个凹槽部分114a。凹槽部分114a沿圆周排列,其圆心和盖部件114的轴心是重合的。每个凹槽部分114a和相邻的凹槽部分114a之间以规则的角度相互分离。橡胶缓冲器119近似组成一列,并用粘合剂分别紧固在凹槽部分114a的内表面上。橡胶缓冲器119近似为柱状,并分别用粘合剂固定在凹槽部分114a的内部。橡胶缓冲器119的端面119b突出于凹槽部分114a,而端面119b的凹面部分119a用于滑动承装滚珠120的一部分(参看图1)。除此之外,动力传送切断构件由橡皮缓冲器119和滚珠120组成。
皮带轮113上有开孔部分113a,其位置正对着凹面部分119a,用于滑动承装滚珠120的另一部分。开孔部分113a沿圆周排列,其圆心和皮带轮113的轴心是重合的。每个开孔部分113a和相邻的开孔部分113a以规则角度相互分离。开孔部分113a的深度使得当大于给定值的扭矩负载施加到滚珠120上时,滚珠120能安全地从开孔部分113a中脱离。
开孔113b沿着上述开孔部分113a的圆周排列,并接收从开孔部分113a中脱离的滚珠120。开孔113b的深度大于滚珠120的直径。
驱动发动机时,动力经过皮带被传送到动力传送设备111,然后转动皮带轮113。另外,动力还经由滚珠120、橡皮缓冲器119、盖部件114和毂115传送到旋转轴104。
一旦压缩机101内部出现烧毁,旋转轴104停止旋转。随后,毂115和盖部件114也停止转动,因此皮带轮113和盖部件114的转速也互不相同,这导致扭矩负载被加到了橡皮缓冲器119上。如果扭矩负载超出给定值,按照扭矩负载通过橡皮缓冲器119加到滚珠120上,滚珠120克服橡皮缓冲器119的自持力,从后者的凹面部分119a中脱离,同时也从开孔部分113a中脱离。之后,滚珠120会进入开孔113b内。因为上述机制切断了皮带轮113到旋转轴104的动力传送,皮带轮113就会空转。
但是如果皮带轮113到旋转轴104的动力传送被切断,必须从橡皮缓冲器119的凹面部分119a内以及从皮带轮113的覆盖滚珠120整个外圆周的开孔部分113a内释放各个滚珠120。因此由于凹面部分119a和/或开孔部分113a的磨损,切断动力传送所需的扭矩负载会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此外,因为扭矩负载通过橡皮缓冲器119加到滚珠120上,由于橡皮缓冲器119的老化,切断动力传送所需的扭矩负载会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其结果是动力传送设备111的可靠性很低,因为每次设备运行时,切断动力传送所需的扭矩负载都会变化。而且因为滚珠120应设置在皮带轮113和橡皮缓冲器119之间,这使得装配操作很困难,而且生产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送设备和一种制造该设备的方法,以使动力传送被恒定的扭矩负载来切断,并且能简单执行装配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以使动力传送被恒定的扭矩负载来切断,并且能简单执行装配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送设备,包括第一传送构件,可旋转地固定于压缩机外壳的轴套部分;第二传送构件,固定于自由穿过轴套部分的旋转轴的端部;第一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上;第二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另一上;和连接构件,连接第一销和第二销来从第一传送构件向第二传送构件传送动力,且当施加在第一销上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切断动力传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对互相平行设置的边件部分;一对弯曲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一端的自由端和基础端,和通过夹入来支撑第一销的夹层部分,其中各夹层部分包括多个突起,彼此以规则间隔设在第一销的圆周方向,并与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和多个表面,分别设在相邻突起之间并以规则距离相对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和曲线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二端的两端,且具有第二销穿过并固定于其内的孔,其中,通过把第一销插入边件部分之间的间隙,且然后朝向弯曲部分的侧面按压第一销,使弯曲部分在互相分离的方向变形,把第一销夹在夹层部分中,以及当施加于第一销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第一销脱离连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因为仅在夹层部分通过夹入支撑第一销时,突起才接触到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所以第一销和连接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被抑制到最小值。因此这防止了将第一销从连接构件中释放出来所需的力受到连接构件老化的影响。结果动力传送总能被恒定的扭矩负载切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动力传送设备的方法,包括步骤把第一销固定在连接构件的孔内,其中第一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上;把第二销插入连接构件的间隙内,其中第二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另一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销的传送构件;和通过旋转安装有第二销的传送构件,使第二销移向所述间隙的开口端侧,将第二销夹在连接构件的夹层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把第一销装配到孔内,然后把第二销夹在夹层部分中就完成了制造过程。因此可以简单实现装配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压缩机,包括外壳;形成于外壳端部的轴套部分;自由穿过轴套部分的旋转轴;和把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送给旋转轴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动力传送设备包括第一传送构件,可旋转地固定于轴套部分;第二传送构件,固定于旋转轴的端部;第一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上;第二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另一上;和连接构件,连接第一销和第二销来从第一传送构件向第二传送构件传送动力,且当施加在第一销上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切断动力传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对互相平行设置的边件部分;一对弯曲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一端的自由端和基础端,和通过夹入来支撑第一销的夹层部分,其中各夹层部分包括多个突起,彼此以规则间隔设在第一销的圆周方向,并与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和多个表面,分别设在相邻突起之间并以规则距离相对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和曲线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二端的两端,且具有第二销穿过并固定于其内的孔,其中,通过把第一销插入边件部分之间的间隙,且然后朝向弯曲部分的侧面按压第一销,使弯曲部分在互相分离的方向变形,把第一销夹在夹层部分中,以及当施加于第一销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第一销脱离连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因为仅在夹层部分通过夹入支撑第一销时,突起才接触到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所以第一销和连接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被抑制到最小值。因此这防止了将第一销从连接构件中释放出来所需的力受到连接构件老化的影响。结果动力传送总能被恒定的扭矩负载切断。
此外,根据本发明,把第一销装配到孔内,然后把第二销夹在夹层部分中就完成了制造过程。因此可以简单实现装配操作。


图1是传统的动力传送设备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传统的动力传送设备主要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力传送设备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沿VI-VI线剖分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沿VII-VII线剖分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一个示意图,其给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动力传送设备的装配方法。
图11A到11E给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动力传送设备的动力切断机构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一变型的连接构件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变型的连接构件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三变型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15是关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7A示意性表示当第一销位于支撑部分的第二突起上时,施加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构件上的拔出负载。
图17B示意性表示当第一销位于支撑部分的第三突起上时,施加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构件上的拔出负载。
图18A给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负载特性曲线图。
图18B给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负载特性曲线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一变型的连接构件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二变型的连接构件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第三变型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动力传送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动力传送设备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4是图23中沿XXIV-XXIV线剖分的剖视图。
最佳实施方式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三实施例。此外分别把压缩机的纵向、横向和垂直方向设定为X轴、Y轴和Z轴。X轴、Y轴和Z轴是互相垂直的。
(第一实施例)参看图3到14来具体说明第一实施例。
如图3所示,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循环和控制器。制冷循环包括无离合压缩机1,冷凝器201和蒸发器211。压缩机1由发动机221驱动并压缩蒸发致冷剂。
冷凝器201使压缩致冷剂变成液态,其包括一个冷却风扇202和一个液体箱203。蒸发器211使液态致冷剂蒸发。蒸发的致冷剂从蒸发器211被抽到压缩机1内。
控制器包括一个AC计算机241和ECCS(电子集中发动机控制系统)242。AC计算机241由电池243驱动,并获取传感器S1,S2,S3和S4的数据。传感器S1检测蒸发器211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S2检测车辆内的温度。传感器S3是一个太阳辐射传感器。传感器S4检测车辆外部的温度。AC计算机241基于传感器S1,S2,S3和S4的数据来控制安装在压缩机1上的电子控制阀231。
ECCS 242获取传感器S5,S6,S7和S8的数据。传感器S5检测车辆的速度。传感器S6检测加速器的开始速度。传感器S7检测车轮或车轴的转速。传感器S8检测发动机221的抽吸气压。
如图4所示,压缩机1包括一个外壳2,一个旋转轴4和一个动力传送设备11。外壳2包括一个汽缸单元251,前壳体254和后壳体256。
汽缸单元251形成了多个汽缸筒252。多个汽缸253分别轴向(X轴)滑动地容纳在汽缸筒252内。前壳体254连接到汽缸单元251的+X侧,并形成了一个与汽缸单元251相邻的曲柄箱255。后壳体256通过一个阀板257连接到汽缸单元251的-X侧,并形成了一个吸入室258和排放室259。阀板257具有连通吸入室258和汽缸筒252的进气口260,以及连通排放室259和汽缸筒252的出气口261。进气口260和出气口261分别被抽吸板262和排放板263遮盖。
曲柄箱255包括一个驱动板271,一个套筒272,一个轴颈273和一个旋转斜盘274。驱动板271固定安装在旋转轴4上。套筒272和旋转轴4滑动配合。轴颈273通过一个销275摆动连接到套筒272。旋转斜盘274固定在轴颈273的末端。
驱动板271和轴颈273分别有铰接臂271h,273h,后者通过一个长槽276和销277互相连接,从而限制了旋转斜盘274的摆动运动。汽缸253通过夹合旋转斜盘274的一对闸瓦278连接到旋转斜盘274,使得汽缸253基于旋转轴4的转动引起的动力传送进行往复运动。
因此,压缩机1的基本功能在于汽缸253抽吸制冷剂的往复运动路径是从蒸发器211—>吸入室258—>进气口260—>汽缸筒252,并且压缩抽吸的制冷剂,其中压缩后制冷剂的排放路径是从汽缸筒252—>出气口261—>排放室259—>冷凝器201。
后壳体256包括一个电子控制阀231和一个检验阀232。电子控制阀231把排放室259内的一部分压缩制冷剂送入曲柄箱255以调节曲柄箱255内的压强。旋转斜盘274受吸入室258和曲柄箱255之间不同压强所控制呈一定角度倾斜。旋转斜盘274的角度变化改变各个汽缸253的行程,后者改变了制冷剂的排放量。
旋转轴4的末端部分4a自由穿过轴套部分3,后者在前壳体254的+X侧上。轴套部分3和旋转轴4是同轴的。
如图5和6所示,动力传送设备11包括一个轴承12,一个皮带轮13,多个第一销14,一个毂15,一个螺栓16,多个第二销17,多个连接构件18和一个连接装置22。
皮带轮13通过轴承12可旋转地固定在轴套部分3上。皮带轮13包括一个内汽缸部分13a,一个连接部分13b以及一个外汽缸部分13c。内汽缸部分13a是圆柱状,并和旋转轴4同轴。连接部分13b是圆环状,其整体位于内汽缸部分13a的第一端(+X侧)的外表面上,并在内汽缸部分13a的径向上向外突出。外汽缸部分13c是圆柱状,其位于连接部分13b的圆周端内,并且和旋转轴4同轴。外汽缸部分13c的外表面上有多个V形槽用于在其上缠绕皮带B。皮带B连接发动机221的皮带轮222(参看图3)。皮带轮13的环形槽由内汽缸部分13a的外表面、连接部分13b的-X端面和外汽缸部分13c的内表面一起形成。凹槽13d在-X方向上开放。
如图5和7所示,皮带轮13的连接部分13b的外周上有多个插销孔13e。插销孔13e沿圆周设置,其圆心和连接部分13b的轴心是重合的。每个插销孔13e与相邻的孔13e相离固定的角度。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位于连接部分13b外周上的三个插销孔13e相邻120°。
第一销14呈圆柱形。每个第一销14穿过位于连接部分13b外周上的插销孔13e并固定在其中,且在直立状态时其位于连接部分13b的+X侧外周上。
用螺栓16把毂15固定在旋转轴4的末端部分4a上。毂15与旋转轴4同轴。此外,毂的外周上有多个插销孔15a。插销孔15a沿相同圆周设置,其中心和毂的轴线一致。每个插销孔15a与相邻的孔15a相离固定的角度。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位于毂外周上的三个插销孔15a相邻120°。
第二销17呈圆柱形。每个第二销17穿过插销孔15a并固定在其中。第二销17通过连接构件18和第一销14连接。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送切断构件由第一销14、第二销17和连接构件18组成。
连接构件18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高碳钢,是一个基本呈U形的叉状片簧。尤其如图7所示,连接构件18的制备是将平板材料M例如高碳钢冲压成的多个薄片叠加成字母U形。另外,连接构件18可以用单片板材M制成。采用上述制造方法,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而且几乎不会产生毛刺、变形,这是因为冲压是很容易实现的。因此连接构件18的弹性负载变得很稳定。
如图5所示,连接构件18设置在皮带轮13和毂之间,其和皮带轮13及毂的径向成锐角(θ1<90°)相交。如图8所示,连接构件18有一对边件部分18a,一对弯曲部分18b,一对夹层部分18c,一对连接部分18d,一个曲线部分18e,一个通孔18f和一个间隙18g。插入插销孔13e的第一销14被夹在夹层部分18c、18c之间。插入插销孔15a的第二销17固定在通孔18f内。边件部分18a、18a呈矩形并平行设置。
弯曲部分18b、18b相对于边件部分18a、18a弯曲给定的角度θ2,并分别从边件部分18a、18a的第一端延伸以互相靠近。如图9所示,弯曲部分18b、18b分别包括内表面19a、19a,第一突起19b、19b以及第二突起19c、19c。各个内表面19a的曲率大于第一销14的曲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内表面19a不接触到第一销14的外表面,各个内表面19a的曲率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销14的曲率。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在内表面19a的两端上,呈圆形。内表面19a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形成在弯曲部分18b上,后者的直径小于第一销14的直径。弯曲部分18b的内表面21a和外表面21b基本互相平行。
至于一对弯曲部分18b,一个弯曲部分18b上的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分别以给定的距离相对着另一个弯曲部分18b的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第一突起19b、19b之间的距离L1大于第二突起19c、19c之间的距离L1’。此外,距离L1是用小于弯曲部分18b、18b的弹性极限的压力夹合支撑第一销14的一边时第一突起19b、19b之间的距离。另外,连接构件18通过夹层部分18c、18c施加一个适当的弹力来固定第一销14。
夹层部分18c、18c由弯曲部分18b、18b的内表面19a、19a,第一突起19b、19b以及第二突起19c、19c构成。夹层部分18c、18c夹合固定第一销14的状态下,第一突起19b、19b以及第二突起19c、19c在连接构件18的平面上和第一销14的外表面呈点接触,在连接构件18的剖视图上其和第一销14的外表面呈线接触。同时,第一销14的外表面以给定的距离相对着内表面19a、19a。
连接部分18d、18d从边件部分18a、18a的第二端延伸,并互相平行。曲线部分18e是半圆环状。每个边件部分18a的第二端通过连接部分18d整体连接到曲线部分18e的第一端。同时,另一个边件部分18a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连接部分18d整体连接到曲线部分18e的另一端。
突起20、20分别位于连接部分18d、18d的内表面上。一个突起20以给定的距离相对着另一个突起20。位于边件部分18a端上突起20的第一斜面20a是向外突起的,而位于曲线部分18e上突起20的第二斜面20b是向内凹陷的。第二斜面20b分别平滑联接到曲线部分18e的内表面。连接构件18的俯视图中,第二斜面20b、20b和曲线部分18e的内表面都位于同一圆周上。
通孔18f是由连接部分18d、18d的第二斜面20b、20b和曲线部分18e的内表面构成的。间隙18g的宽度W1大于距离L1、L1’,且略微大于第一销14的直径。夹层部分18c、18c的中空部分和通孔18f和间隙18g连通。
连接装置22把连接构件18按压向毂15。如图6所示,连接装置22是一个类似垫圈的弹性构件,其中心安装在毂15的轴部分15b的外圆周表面上。连接装置22的末端向毂15的凸缘部分15c弯曲。连接构件18借助于连接装置22滑动按压在毂15的凸缘部分15c的后表面上,并连接到毂15。
皮带轮13和连接构件18之间应有一个给定间隙(宽度C)作为间隔。因为连接装置22将连接构件18压向毂15,可方便地获得比给定间隙大的间隔。
下面将参照图5和10具体描述把第一销14和第二销17连接到连接构件18的方法。
首先,第二销17分别插入毂的各个插销孔15a。接下来,把第二销17的各个末端插入连接构件18的各个通孔18f之后,连接装置22固定在毂15的轴部分15b上。然后,通过把连接装置22紧固在轴部分15b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槽内,连接构件18就连接到了毂15。
其次,各个第一销14插入皮带轮13的各个插销孔13e,第一销14的一端突出于皮带轮13的连接部分13b的前表面。随后,第一销14的各个末端插入连接构件18的各个间隙18g后,用螺栓16把毂15固定到旋转轴4的末端4a(参看图10)。
接下来,拧紧毂15使其不旋转的同时,在箭头CW(从+X方向看是顺时针方向)的方向上旋转皮带轮13使第一销14向间隙18g的开口端(夹层部分18c、18c)移动。皮带轮13在箭头CW方向上旋转,第一销14的外表面挤压第一突起19b、19b,使得整个连接构件18弹性变形并逐渐加宽夹层部分18c、18c之间的距离L1。因此第一销14进入夹层部分18c、18c之间,随后第一销14的外表面对着夹层部分18c、18c的内表面19a、19a。如果皮带轮13停止在前一状态,第一突起19b、19b和第二突起19c、19c挤压第一销14的外表面,因此第一销14被夹合在夹层部分18c、18c之间(参看图5)。
第一销14进入间隙18g内,并能在间隙18g宽度方向上自由移动,这是因为连接构件18的间隙18g略微大于第一销14的直径。因此当皮带轮13旋转时,第一销14平滑地向夹层部分18c、18c移动。
下面将参照图11A到11E详细说明动力传送设备11和连接构件18的功能。
如果连接构件18上的扭矩负载小于给定值,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皮带顺序传送到皮带轮13、第一销14、连接构件18、第二销17和毂15,且动力驱动旋转轴4旋转。
如果压缩机1内产生了扭矩过载,扭矩负载就施加到连接构件18上(参看图11A)。如果扭矩负载超过了给定值,皮带轮13旋转时,第一销14通过第二突起19c、19c使连接构件18变形,随后第一销14脱离连接构件18(参看图11B)。此时,连接构件18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成直角相交(θ=90°)。通过上述机制,切断了从皮带轮13到旋转轴4的动力传送,而皮带轮13空转。
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18脱离后,连接构件18继续停留在第一销14的运动轨迹T上(参看图11C)。但是连接构件18在连接装置22上滑动时,由于皮带轮13旋转时,沿运动轨迹T旋转的连接构件18和第一销14会产生碰撞,连接构件18围绕第二销17在运动轨迹T内转动(参看图11D和11E)。由此连接构件18被连接在防止其与第一销14移动相冲突的区域内。因此即使皮带轮13继续旋转,第一销14碰撞了连接构件18一次以后,不会再碰撞到连接构件18,从而防止产生噪声。
为了阐释上述脱离过程中连接构件18对第一销14的反作用力的时间变换,下面具体说明当第一销14被夹合在夹层部分18c、18c中时,作用力F轴向施加在连接构件18上的位置。
如图9所示,通过把第一销14夹合在夹层部分18c、18c中,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的反作用力f、f’作用在第一销14上的外表面上。另外,反作用力f、f’作用在分别连接第一销14、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的直线上。当作用在连接构件18(水平方向)的开口端一侧上的力F没有作用到第一销14上的情况下,作用力f的水平分量f1等于反作用力f’的水平分量f1’,而是作用到分量f1’的相反方向上。此时,反作用力f、f’的垂直分量f2、f2’一方面等于反作用力f、f’的垂直分量f2、f2’,另一方面作用到垂直分量f2、f2’的相反方向上。
一旦力F作用到第一销14上,第一销14挤压第二突起19c、19c,其结果是水平分量f1变小,而同时水平分量f1’变大。第一销14接触第一突起19b、19b时,如果第一销14挤压第二突起19c、19c,下列关系式成立F+2F1=2F1’。第一销14离开第一突起19b、19b时,如果第一销14挤压第二突起19c、19c,下列关系式成立f1=0,F=2f1’。
如果力F超过了给定值,第一销14使连接构件18变形并通过挤压第二突起19c、19c的外表面扩大夹层部分18c、18c间的距离L1’。此外,如果力F增加,距离L1’等于第一销14的直径后,第一销14从夹层部分18c、18c中脱离。
上述脱离过程中,如果连接构件18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直角相交(θ1=90°),第一销14对连接构件18的作用力(拔出负载)是最大值。
如果发动机221停止,皮带轮13停止旋转,但毂15由于惯性力而旋转片刻。此时,第一销14略微向夹层部分18c、18c的基础端(间隙18g)一侧移动,随后把负载加到第一突起19c、19c上。第一突起19c、19c能够承受所加负载。
动力传送设备11具有下列特征。
因为连接构件18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几乎不受老化影响。
因为每个内表面19a的曲率大于第一销14的曲率,第一突起19b、19b和第二突起19c、19c压力接触第一销14的外圆周表面,第一销14被夹合在夹层部分18c、18c之间。因此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18间的接触区域被限制到最小情况。其结果是连接构件18夹合支撑第一销14不会连接不牢固,其把夹合位置的位移限制到最小。同时,产生的噪音和磨损都一致到最小。
如果毂15的转速小于皮带轮13的转速,超过给定值的扭矩负载被施加到连接构件18上,第一销14就从连接构件18中脱离。此外,因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18间的接触区域小于传统动力传送切断构件中滚珠和橡皮缓冲器之间的接触区域,其防止将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18中脱离所需的力(拔出负载)受到连接构件18老化的影响。因此总是以恒定的扭矩负载来切断动力传送。
因为每个连接构件18与相邻的连接构件18相离固定的角度,连接构件18上的扭矩负载是相等的。因此总是以恒定的扭矩负载来切断动力传送。
如果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18中脱离,连接构件18基本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直角相交。因此可以减小连接构件18的排列间隙尺寸。
第一突起19b、19b间的距离L1和第一销14的直径的差值小于第二突起19c、19c间的距离1’和第一销14直径的差值。因此第一销14很容易从间隙18g进入夹层部分18c、18c,但很难从夹层部分18c、18c伸出到连接构件18外部,由此装配操作比传统的装配操作更容易实现,而且容易保证夹合第一销14的力。
因为只用将第一销14和第二销17分别固定到夹层部分18c、18c和通孔18f就完成了动力传送切断构件的装配操作,装配操作比传统的装配操作更容易实现。由此实现了生产率的提高。
因为间隙18g和夹层部分18c、18c的中空部分连通,第一销14进入了夹层部分18c、18c,同时使连接构件18变形。因此不需要辅助构件来装配动力传送切断构件,且由此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
一旦旋转轴4由于压缩机1内部出现了烧毁等而停止旋转,通过从连接构件18上释放第一销14使动力传送中断。因此由于连接构件18不旋转,能够保护操作者避免因碰撞连接构件18等而受伤。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到第四变型。
(第一变型)如图12所示,连接构件25的夹层部分18c’、18c’由内表面19a’、19a’,第一突起19b’、19b’和第二突起19c’、19c’构成。每个内表面19a’的曲率大于第一销14的曲率。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位于各个内表面19a’的两端上。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的曲率小于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的曲率。根据上述构造,因为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25a之间的接触区域略微大于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18之间的接触区域,夹层部分18c’、18c’可以安全地固定第一销14。
(第二变型)如图13所示,连接构件25b的边件部分18a’和弯曲部分18b”内。第一突起19b”平滑连接了边件部分18a’的内表面。具体来说,从边件部分18a’的内表面的开口端一侧上的给定位置P1到第一突起19b”的顶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斜面18h。根据上述构造,如果第一销14耦合连接到连接构件25b,皮带轮13旋转时,第一销14在斜面18h、18h的导引下插入夹层部分18c”、18c”。因此可以简单实现把第一销14耦合连接到连接构件25b的连接操作。
(第三变型)如图14所示,通孔18f’分离于间隙18g’设置,将连接构件25c的连接部分18d’、18d’的突起20’、20’连在一起。每个突起20’包括第一斜面20a’、第二斜面20b’和平面20c’。
第一斜面20a’、20a’互相连接,同时也分别连接到边件部分18a、18a的内表面。第一斜面20a’、20a’构成了一个直径为W1的半圆。第二斜面20b’、20b’互相连接,同时也分别连接到曲线部分18e的内表面。连接构件25c的俯视图中,通孔部分18f由第二斜面20b’、20b’和独立于间隙18g’的曲线部分18e的内表面构成。平面20c’、20c’平行于连接构件25c的轴向并互相连接。每个平面20c’把第一斜面20a’连接到第二斜面20b’。根据上述构造,可以确保避免第二销17从连接构件25c中脱落。
(第四变型)说说连接构件18的间隙18g,间隙18g的宽度W1大于距离L1、L1’,也大于第一销14的直径。根据上述构造,第一销14耦合连接到连接构件18时可以很容易插入间隙18g。因此可以很容易实现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18的耦合连接操作。
除了上述变型,还可以实现其他变型,而没有偏离本发明的基本特征。
例如,夹层部分18c’、18c’夹合的第一销14可以设置在毂15内,而穿过通孔18f并固定在其内的第二销17可以设置在皮带轮13内。
而且,连接构件18可以用塑性变形材料制成。由此,比起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18中脱离,连接构件18弹性变形的情况,连接构件18可以更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整个设备的小型化,也更容易设计。
另外在上述释放过程中,如果连接构件18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呈85°到95°相交,第一销14向连接构件18的作用力(拔出负载)最大。
(第二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5到19具体说明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中相同的构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连接构件31用轴承钢材料制成,例如SUJ,其是一个基本呈U形的叉状片簧。连接构件31的制造方法和连接构件18的制造方法相同。
连接构件31设置在皮带轮13和毂15之间,其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成锐角相交。如图15所示,连接构件31有一对边件部分31a,一对弯曲部分31b,一对支撑部分31c,一对连接部分31d,一个曲线部分31e,一个通孔31f和一个间隙31g。插入插销孔13e的第一销14被支撑部分31c、31c固定。插入插销孔15a的第二销17固定在通孔31f内。
边件部分31a、31a呈矩形并平行设置。
弯曲部分31b、31b相对于边件部分31a、31a弯曲给定的角度Θ3,并分别从边件部分31a、31a的第一端延伸以互相靠近。弯曲部分31b、31b分别包括内表面32a、32a,第一突起32b、32b,第二突起32c、32c,第三突起32d、32d和支撑面S、S。各个内表面32a的曲率大于第一销14的曲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内表面31a不接触到第一销14的外表面,各个内表面32a的曲率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销14的曲率。内表面32a形成在弯曲部分31b的基础端一侧(边件部分31a侧)上。第一突起32b和第二突起32c在内表面32a的两端上,呈圆形。弯曲部分31b内,第一突起32b和第二突起32c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突起19b和第二突起19c之间的距离。第三突起32d位于弯曲部分31b的自由端上,并通过支撑面S整体连接到第二突起32c。如图16所示,弯曲部分31b的内表面33a和外表面33b基本互相平行。
说说一对弯曲部分31b,一个弯曲部分31b上的第一突起32b和第二突起32c和第三突起32d分别以给定的距离相对着另一个弯曲部分31b的第一突起32b,第二突起32c和第三突起32d。第一突起32b、32b之间的距离L2大于第二突起32c、32c之间的距离L2’。第三突起32d、32d之间的距离L2”小于距离L2’。
支撑部分31c、31c由内表面32a、32a,第一突起32b、32b,第二突起32c、32c,第三突起32d、32d和支撑面S、S构成。支撑部分31c、31c夹合固定第一销14的状态下,第一突起32b、32b以及第二突起32c、32c在连接构件31的俯视图上和第一销14的外表面呈点接触,在连接构件31的剖视图上其和第一销14的外表面呈线接触。同时,第一销14的外表面以给定的距离相对着内表面32a、32a。
支撑面S在与第二突起32c接触的第一销14的外圆周表面的切线方向上线性延伸。释放过程中,第一销14在支撑面S上滑动,其滑动距离为H。另外,支撑面S可以从与第二突起32c接触的第一销14的外圆周表面逐渐向支撑部分32c、32c内弯曲。
如图15所示,连接部分31d、31d从边件部分31a、31a的第二端延伸,并互相平行。曲线部分31e是半圆环状。每个边件部分31a的第二端通过连接部分31d整体连接到曲线部分31e的第一端。同时,另一个边件部分31a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连接部分31d整体连接到曲线部分31e的另一端。
突起34、34分别位于连接部分31d、31d的内表面上。一个突起34以给定的距离相对着另一个突起34。位于边件部分31a端上的突起34的第一斜面34a是向外突起的,而位于曲线部分31e上的突起34的第二斜面34b是向内凹陷的。第二斜面34b分别平滑联接到曲线部分31e的内表面。连接构件31的俯视图中,第二斜面34b、34b和曲线部分31e的内表面都位于同一圆周上。
通孔31f由连接部分31d、31d的第二斜面34b、34b和曲线部分31e的内表面构成。第二销17穿过通孔31f并固定在其内。
间隙31g位于边件部分31a、31a之间以及连接部分31d、31d的突起34、34的第一斜面34a、34a之间。间隙31g的宽度W2大于距离L2、L2’、L2”,且略微大于第一销14的直径。支撑部分31c、31c的中空部分及通孔31f和间隙31g连通。
下面具体说明连接构件31的功能。
一旦压缩机1内部出现烧毁,旋转轴4停止旋转。由此毂15也停止旋转,且因此皮带轮13和毂15的转速互不相同,其导致扭矩负载施加到连接构件31上。如果扭矩负载超过了给定值,皮带轮13旋转时,第一销14通过挤压第二突起32c、32c的外表面使连接构件31弹性变形,使得支撑部分31c、31c间的距离L2’变大。另外,当皮带轮13旋转时,第一销14在支撑面S、S上向支撑部分31c、31c的自由端一侧移动,使得支撑面S、S间的距离变大,当距离L2”等于第一销14的直径后,第一销14就脱离连接构件31。此时,连接构件31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成直角相交。通过上述机构,切断了从皮带轮13到旋转轴4的动力传送,而皮带轮13空转。
为了阐释上述脱离过程中连接构件31对第一销14的反作用力的时间变换,下面具体说明当第一销14被夹合在支撑部分31c、31c中时,作用力F轴向施加在连接构件31上的位置。
如图7A所示,如果力F作用在第一销14上,第一销14偏离第一突起32b、32b并挤压第二突起32c、32c。此时第二突起32c、32c的反作用力P、P作用在第一销14上。
如图17B所示,如果力F增加,第一销14偏离第二突起32c、32c,随后在支撑面S、S上移动,同时加宽支撑面S、S间的距离。如果力F还增加,第一销14挤压第三突起32d、32d。此时,第三突起32d、32d的反作用力P’、P’作用在第一销14上。
力F作用在第一销14上的状态下,下列关系式成立P=1/2Ftanθ4,即F=2P/tanθ4。假设此时没有摩擦阻力,上述关系式成立。据此,为了保持力F恒定,需要满足下列条件P’<P且L2’>L2”。此外,考虑摩擦阻力时,把连接构件25的轴向略微调整角度α可以改变反作用力P、P’的值。
接下来,把第一销14和第二销17独立连接到连接构件31后,第一销14被连接构件31(或18)轴向上的作用力F以恒定速度向外拉的条件下,测量第一销14对连接构件31(或18)的拔出负载数据。
如图18A所示,第一销14对连接构件31最大的拔出负载大约是55N,并在从第二突起32c到第三突起32d的区域内连续产生。当销距离大约为11mm时,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31上脱离。
如图18B所示,第一销14对连接构件18最大的拔出负载大约是55N,并仅在第二突起19c附近产生。当销距离大约为10.5mm时,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18上脱离。
由于为了从连接构件31上释放第一销14,连接构件31需要高于特定值的脉冲,因此连接构件31保持几乎不受噪音影响,使得释放过程很稳定。
连接构件31具有下列特征。
因为连接构件31用轴承钢制成,其具有耐磨、弹性和极好的抗张强度。
如果扭矩负载超过了给定值,皮带轮13转动时,第一销14在支撑面S、S上滑动。滑动运动过程中,第一销14产生了最大的拔出负载,其保持恒定值并通过支撑部分31c、31c使连接构件31变形。因此为了从连接构件31释放第一销14,连接构件31需要高于特定值的脉冲,其稳定了释放过程,且不受噪声影响。
此外,因为本实施例中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31间的接触区域小于传统动力传送切断构件中滚珠和橡皮缓冲器之间的接触区域,且略大于第一实施例的传统动力传送切断构件中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31间的接触区域,其防止拔出负载受到连接构件31老化的影响。因此总是以恒定的扭矩负载来切断动力传送。
因为每个连接构件31与相邻的连接构件31相离固定的角度,连接构件31上的扭矩负载是相等的。因此总是以恒定的扭矩负载来切断动力传送。其结果是如果切断动力传送的扭矩负载具有公差,该公差能被传送到除连接构件31之外的构件。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到第四变型。
(第一变型)如图32所示,连接构件38a的支撑部分31c’、31c’由内表面32a’、32a’,第一突起32b’、32b’和第二突起32c’、32c’,第三突起32d’、32d’和支撑面S、S构成。每个内表面32a’的曲率大于第一销14的曲率。第一突起32b’和第二突起32c’位于各个内表面32a’的两端上。第一突起32b’和第二突起32c’的曲率小于第一突起32b和第二突起32c的曲率。根据上述构造,因为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38a之间的接触区域略微大于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31之间的接触区域,支撑部分31c’、31c’可以安全固定第一销14。
(第二变型)如图20所示,在连接构件38b的边件部分31a’和弯曲部分31b”内,第一突起32b”平滑连接了边件部分31a’的内表面。具体的说,从边件部分31a’内表面的开口端一侧上的给定位置P2到第一突起32b”的顶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斜面31h。根据上述构造,如果第一销14耦合连接到连接构件38b,皮带轮13旋转时,第一销14在斜面31h、31h的导引下插入支撑部分31c”、31c”。因此可以简单实现把第一销14耦合连接到连接构件38b的连接操作。
(第三变型)如图21所示,通孔31f’和间隙31g’分离设置,其间由连接构件38c的连接部分31d’、31d’的突起34’、34’连接。每个突起34’包括第一斜面34a’,第二斜面34b’和平面34c’。
第一斜面34a’、34a’互相连接,同时也分别连接到边件部分31a、31a的内表面。第一斜面34a’、34a’构成了一个直径为W2的半圆。第二斜面34b’、34b’互相连接,同时也分别连接到曲线部分31e的内表面。连接构件38c的俯视图中,通孔部分31f’由第二斜面34b’、34b’和独立于间隙31g’的曲线部分31e的内表面构成。平面34c’、34c’平行于连接构件38c的轴向并互相连接。每个平面34c’把第一斜面34a’连接到第二斜面34b’。根据上述构造,可以确保避免第二销17从连接构件38c中脱落。
(第四变型)说说连接构件31的间隙31g,间隙31g的宽度W2大于距离L2、L2’,也大于第一销14的直径。根据上述构造,第一销14耦合连接到连接构件31时可以很容易插入间隙31g。因此可以很容易实现第一销14和连接构件31的耦合连接操作。
除了上述变型,还可以实现其他变型,而没有偏离本发明的基本特征。
例如,支撑部分31c’、31c’夹合的第一销14可以设置在毂内,而穿过连接构件31的通孔31f并固定在其内的第二销17可以设置在皮带轮13内。
而且,连接构件31可以用塑性变形材料制成。由此,比起第一销14从连接构件31中脱离,连接构件31弹性变形的情况,连接构件31可以更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整个设备的小型化,也更容易设计。
另外在上述释放过程中,如果连接构件18和皮带轮13及毂15的径向呈85°到95°相交,从第一销14向连接构件18的作用力(拔出负载)最大。
(第三实施例)下面参照图22到24具体说明第三实施例。和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构造中相同的构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于连接构件位于毂和定位板之间。
如图24所示,皮带轮41通过轴承12旋转附着在轴套部分3上。皮带轮41包括一个内汽缸部分41a,一个连接部分41b以及一个外汽缸部分41c。内汽缸部分41a是圆柱形状,并和旋转轴4同轴。连接部分41b是一个圆环形状,其整体位于内汽缸部分41a的一端(+X侧)的外表面上,并面向内汽缸部分41a的径向突出。外汽缸部分41c以圆柱形状一体形成于连接部分41b的圆周端部,并且和旋转轴4同轴。外汽缸部分41c的外表面上有多个V形槽,用于在其上缠绕皮带B。
皮带轮41的环形槽41d由内汽缸部分41a的外表面、连接部分41b的+X侧的端面和外汽缸部分41c的内表面一起形成。凹槽41d在+X方向上开放。
如图22所示,凹槽41d包括多个肋42和阶梯部分43。肋42位于内汽缸部分41a的外圆周表面和外汽缸部分41c的内圆周面之间的凹槽41d的径向上。阶梯部分43沿着外汽缸部分41c的内圆周面延伸指定长度。凹槽41d的接收空间44由两个肋42和阶梯部分43形成。
减震器45包括一对减震体45a,一个连接条45b和槽状部分45c,并由接收空间44接收。减震器45用弹性体制成,例如橡皮、软树脂。
减震体45a模制成一个模块,其近似为矩形棱柱的形状。连接条45b在各个减震体45a的第一端把两个减震体45a连接到一起。槽状部分45c位于减震体45a的第二端上。槽状部分45c增加了减震体45a的挠性。
减震器45的第一端由接收空间44接收,其第二端向外突出进入凹槽41d的开孔内。
定位板46是圆环形状,并有多个插入孔46a。销插入孔46a沿圆周设置,以定位板46的轴线为中心,并和相邻的销插入孔46a相离固定的角度。此外,本实施例中,四个销插入孔46a排列在定位板46上,互相间隔90°。
定位轴47包括一个第一销47a,一个凸缘板47b和轴体47c。第一销47a是柱状。每个第一销47a穿过销插入孔46a并固定在其内,其在定位板46的+X侧的端面上直立设置。凸缘板47b位于第一销47a的末端上。轴体47c从第一销47a延伸,并和第一销47a同轴,其以扁平轴的形状整体连接到第一销47a。
在一对减震体45a之间插入轴体47c使定位轴47联结到皮带轮41。因此,定位板46通过减震器45和定位轴47与皮带轮41一体旋转。
毂48用螺栓49固定到旋转轴4的末端部分4a。毂48和旋转轴4同轴。另外,毂48的外围上有多个销插入孔48a。销插入孔48a沿圆周排列,以毂48的轴线为中心,且相邻的销插入孔48a相离给定的角度。此外,本实施例中,四个销插入孔48a排列在毂48的外围上,互相间隔90°。
第二销50近似为柱状。每个第二销50穿过销插入孔48a并固定在其中。如图22所示,第二销50通过连接构件31(或18)连接到第一销47a。因此,毂48通过连接构件31(或18)连接到定位板46。
下面参照图22具体说明连接构件31连接定位轴47和第二销50的方法。
首先,第二销50插入毂48上的其中一个销插入孔48a。接下来,当第二销50的末端插入连接构件31和垫圈(未示出)的通孔31f内时,连接构件31用铆接的方式连接到毂48。同时,铆接方式也可以省略垫圈。第三,定位轴47插入定位板46的其中一个插孔46a并固定,然后插入连接构件31的间隙31g。
接下来,定位轴47向间隙31g的开口端(支撑部分31c、31c)一侧移动,然后通过旋转定位板46分别连接到连接构件31和毂48上。拧紧定位板46的过程中,如果从+X方向看,毂48逆时针旋转。然后,定位板46和毂48分别固定到皮带轮41和旋转轴4的末端4a上。
因此,一种制造动力传送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把多个连接构件31固定在毂48上,把多个定位轴47安装在定位板46上,通过分别旋转定位板46和毂48,把各个定位轴47插入连接构件31的间隙31g,并把各个定位轴47移向间隙31g的开口端侧,以准备耦合在连接构件31上。
工业实用性如果毂的转速小于皮带轮的转速并且如果施加到连接构件上的扭矩负载超过了给定值,第一销从连接构件上脱离。此时,因为本发明中动力传送切断构件的第一销和连接构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小于传动动力传送切断构件的滚珠和橡皮缓冲器之间的接触区域,从连接构件上释放第一销所需的力几乎保持恒定。因此切断向压缩机旋转轴的动力传送所需的扭矩负载可以保持为恒定值。
因为通过把第一销和第二销分别装配到夹层部分(或支撑部分)和通孔,就完成了动力传送设备的装配操作,装配操作的实现比起传统的装配操作更容易。因此实现了生产率的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传送设备,包括第一传送构件,可旋转地固定于压缩机外壳的轴套部分;第二传送构件,固定于自由穿过轴套部分的旋转轴的端部;第一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上;第二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另一上;和连接构件,连接第一销和第二销来从第一传送构件向第二传送构件传送动力,且当施加在第一销上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切断动力传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对互相平行设置的边件部分;一对弯曲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一端的自由端和基础端,和通过夹入来支撑第一销的夹层部分,其中各夹层部分包括多个突起,彼此以规则间隔设在第一销的圆周方向,并与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和多个表面,分别设在相邻突起之间并以规则距离相对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和曲线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二端的两端,且具有第二销穿过并固定于其内的孔,其中,通过把第一销插入边件部分之间的间隙,且然后朝向弯曲部分的侧面按压第一销,使弯曲部分在互相分离的方向变形,把第一销夹在夹层部分中,以及当施加于第一销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第一销脱离连接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在俯视图中突起与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为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在剖视图中突起与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为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在俯视图中所述表面的曲率大于第一销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在俯视图中突起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当第一销脱离夹层部分时,边件部分、弯曲部分和曲线部分全部弹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当第一销脱离夹层部分时,边件部分、弯曲部分和曲线部分全部塑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边件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销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分别位于弯曲部分基础端侧上的突起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别位于弯曲部分自由端侧上的突起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当夹层部分通过夹入支撑第二销时,分别位于弯曲部分基础端侧上的突起之间的距离大于分别位于弯曲部分自由端侧上的突起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边件部分的内表面平滑连接于弯曲部分基础端侧上的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各个夹层部分还包括支撑面,自弯曲部分自由端侧上的突起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相邻的连接构件彼此以规则角度分开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连接构件设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还包括将连接构件压向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的连接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当连接构件和旋转轴的径向呈直角相交时,从第一销向连接构件的作用力最大。
17.一种制造动力传送设备的方法,包括步骤把第一销固定在连接构件的孔内,其中第一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上;把第二销插入连接构件的间隙内,其中第二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另一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销的传送构件;和通过旋转安装有第二销的传送构件,使第二销移向所述间隙的开口端侧,将第二销夹在连接构件的夹层部分中。
18.一种压缩机,包括外壳;形成于外壳端部的轴套部分;自由穿过轴套部分的旋转轴;和把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送给旋转轴的动力传送设备,其中动力传送设备包括第一传送构件,可旋转地固定于轴套部分;第二传送构件,固定于旋转轴的端部;第一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一上;第二销,安装在第一传送构件和第二传送构件之另一上;和连接构件,连接第一销和第二销来从第一传送构件向第二传送构件传送动力,且当施加在第一销上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切断动力传送,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一对互相平行设置的边件部分;一对弯曲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一端的自由端和基础端,和通过夹入来支撑第一销的夹层部分,其中各夹层部分包括多个突起,彼此以规则间隔设在第一销的圆周方向,并与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和多个表面,分别设在相邻突起之间并以规则距离相对第一销的外圆周表面;和曲线部分,具有分别一体连接于边件部分第二端的两端,且具有第二销穿过并固定于其内的孔,其中,通过把第一销插入边件部分之间的间隙,且然后朝向弯曲部分的侧面按压第一销,使弯曲部分在互相分离的方向变形,把第一销夹在夹层部分中,以及当施加于第一销的扭矩负载超过给定值时,第一销脱离连接构件。
全文摘要
一种动力传送设备(11),具有皮带轮(13)、毂(15)、第一销(14)、第二销(17)和连接构件(18)。连接构件(18)为基本U形的叉状叶簧并具有一对边件部分、一对弯曲部分、一对连接部分和曲线部分。边件部分彼此平行设置。弯曲部分自边件部分伸出并具有夹层部分,分别可释放地支撑安装在皮带轮(13)上的第一销(14)。各夹层部分具有以规则距离与第一销(14)的外圆周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和设在内表面两端且接触第一销(14)的外圆周表面的第一和第二突起。
文档编号F16D9/00GK1813132SQ20048001825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
发明者梅村幸生 申请人: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