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力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623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创力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动机构,特别是一种创力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动机构只有满足传动速度要求的单一功能,没有充分利用齿轮变速与杠杆省力的原理,使其达到既能满足传动速度的要求,又能充分增大各种原动力既创造力的作用,这是现有传动机构的最大不足之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传动速度要求又能充分增大人力、电力、水力、风力、火力、核动力、太阳能等各种原动力的创力传动机构,并经科学组合,使其能成倍成番直至无限大地创造力,从而飞速地提高生产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齿轮变速与杠杆省力的原理,将主动齿轮变化为增速齿轮或增速齿轮组,再通过原动力转换齿轮减速,以此在保持原传动比不变或满足传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大地增大原动力输出齿轮的力臂,从而实现既能保持原传动比不变或满足传动速度的要求又能充分增大各种原动力既创造力的目的。
本发明只简单地变革了现行传动机构的结构,便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能够创造力的创力传动机构。


图1是本方案单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方案连续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方案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方案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方案串联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与创力原理。
本发明的结构与创力原理如下按图1所示系本发明单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原动力输入轴1、增速齿轮2、从动齿轮3、原动力转换轴4、原动力转换齿轮5、原动力输出齿轮6、原动力输出轴7、齿轮支撑架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原动力输入轴1传动增速齿轮2,再传动从动齿轮3,形成主动的增速力臂,再根据增速齿轮2的增速倍数乘以最佳的原动力转换齿轮5的齿数求得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齿数,形成大于主动力臂的可以省力的从动减速力臂,这样原动力输入轴1与原动力输出轴7的传动比率未变,均传动的是1转,但增速齿轮2与从动齿轮3和原动力转换齿轮5与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力臂与沿周长度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增速齿轮2与从动齿轮3的力臂与园周长度短,原动力转换齿轮5与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力臂与园周长度长,按照改变主从动齿轮的传动比率既力臂比率与改变杠杆支点两端力点距离与重点距离的比率一样能改变力的大小的特性,故该单式创动力传动机构能增大原动力既创造力。
以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为例,用实实在在的各项数据说明创力传动机构能够创造力,各项数据如下1、增速齿轮与从动齿轮的模数为1模,其传动比为(108齿∶18齿)6倍,力臂比(54mm∶9mm)也为6倍;2、原动力转换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的模数为4模,其传动比为(40齿∶240齿)6倍,力臂比为(80mm∶480mm)6倍。
3、增速齿轮转动1周与从动齿轮所转动6周的圆周长度为(108mm×3.14+18mm×3.14×6倍)678.24mm,原动力转换齿轮转动6周与原动力输出齿轮所转动的1周的圆周长度为(106mm×3.14×6倍+960mm×3.14)6028.8mm。其增速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的圆周长度为(6028.8mm÷678.24mm)8.88倍。
4、增速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的力臂比为(480mm÷54mm)8.88倍,从动齿轮与原动力转换齿轮的力臂比为(80mm÷9mm)8.88倍。
5、原动力输出齿轮与增速齿轮的传动比为[(960mm×3.14)÷(108mm×3.14)8.88倍]。
上述五项数据不难看出其齿轮的传动比与力臂比完全相同,传动比是多少,其力臂比也是多少;增速齿轮与从动齿轮和原动力输出齿轮与原动力变换齿轮两者的传动比与力臂比也完全相同;增速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的传动速度未变,但其增速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的圆周长度与力臂长度确发生了巨大变化为8.88倍,如传动比与材料强度是无极限的,其巨大的变化也可无极限。
由于原动力输入轴与原动力输出轴的转动速度完全相同,都转动的是1周,其增速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的圆周长度与力臂长度确有8.88倍之差,按照齿轮传动的原理,该小增速齿轮自然可以非常省力地传动大的原动力输出齿轮,并能创造{480mm÷[54mm+(80mm-9mm)-1倍]}2.84倍力(未排除磨擦损耗);如将原动力输入轴与原动力输出轴进行颠倒,将原动力输出齿轮变化为增速齿轮,原动力转换齿轮变化为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变化为原动力转换齿轮,增速齿轮变化为原动力输出齿轮,按照齿轮传动原理,其大的增速齿轮在传动小的原动力输出齿轮时,肯定就非常费力了,并将费力{[480mm-(80mm-9mm÷54mm)]-1倍}6.57倍。
该单式齿轮创力传动机构的特征在于原动力转换轴系该单式齿轮创力传动机械增速齿轮组与减速齿轮组的支点,其力的大小随其两端力臂长度的改变而改变。如从左至右传动,其增速齿轮与从动齿轮为增速力臂,其原动力转换齿轮与原动力输出齿轮为减速力臂,增速力臂小,减速力臂大,按照齿轮传动原理,小力臂肯定能传动大力臂;如从右至左传动,其原动力输出齿轮与原动力转换齿轮则为增速力臂,其从动齿轮与增速齿轮则为减速力臂,这样一来,按照齿轮传动原理,由于这两者的变化,仅管原动力输出轴与原动力输入轴的转动速度完全相同,但原动力转换轴两端的力臂则发生了变化,因此从左至右传动,既小力臂传动大力臂,能创造力,从右至左传动,则大力臂传动小力臂时会费力。
需说明的是原动力转换齿轮不能等于或小于从动齿轮,因为等于从动齿轮,其原动力输出齿轮与增速齿轮的力臂相同,再加上中间的磨擦力,故不能创造力;如小于从动齿轮,就成了大齿轮传动小齿轮,故不能创造力,还要费力;因为其原动力转换齿轮必须大于从动齿轮,这样才能创造力。之所以能创造力,是因为增速齿轮增速了6倍,故原动力转换齿轮每增大1倍,其原动力输出齿轮便可增大6倍,这样一来原动力输出齿轮的力臂就自然增大了,按照齿轮传动原理,小齿轮传动大齿轮,自然就能创造力了。这就是该单式齿轮创力传动机构能够创造力的关键和绝窍所在。
假设将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的1级增速改为3级增速,通过3级增速每级增速6倍(6倍×6倍×6倍)共增速216倍。原动力转换齿轮5的齿数为40齿,按1∶1的传动比计算,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齿数(40齿×216倍)为8640齿,仍然按4模计算(4模×8640齿÷2)其力臂长度为17280mm,而3个增速齿轮的齿数之和(108齿×3个)只有324齿。其力臂之和(1模×324齿÷2)只有162mm,加上原动力转换齿轮5增长的力臂(80mm-9mm)71mm,其主动力臂只有(162mm+71mm)233mm,这样,从动的原动力输出力臂就比主动的原动输入力臂要长(17280mm÷233mm)73.16倍,按照齿轮传动与杠杆省力原理,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则可创造73.16倍的力。
如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改为3级的增速率不变,再将原动转换齿轮5增大6倍,其原动力转换齿轮5的齿数则增大为(40齿×6倍)240齿,其力臂长度则增长为(4模×240齿÷2)480mm,那么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齿数(24齿×216倍)可达到51840齿,比原动力输出齿轮6增大(51840齿÷8640齿)6倍,这样一米,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力臂则可达到(4模×51840齿÷2)103680mm,而主动力臂才只有[162mm+(480mm-9mm)]633mm,其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从动力臂比主动力臂要长(103680mm÷633mm-1倍)162.79倍,按照齿轮传动与杠杆省力原理,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可创造162.79倍的力。这一客观事实充分说明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在增速率、原动力输入轴1与原动力输出轴7的传动比、原动力转换齿轮5与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转速等均未发生任何变化的前提下,只将原动力转换齿轮5增大了6倍。而原动力输出齿轮6的力臂却增大了162.79倍,按照改变主从动齿轮的力臂比率与改变杠杆支点两端力点距离与重点距离的比率能改变力的大小的齿轮传动与杠杆传动的特性,显然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能增大原动力既创造力。同时这一客观事实也充分说明省功不省力,省力不省功的定律有局限性,只局限于现行的杠杆、两轮、纯增速、纯减速等传动机构,对该变革后的增减速创力传动机构就不适合了。
上述客观数据充分说明,创力传动机构能创造力,如传动比与材料强度不受极限制约,仅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就能无限地创造力,同时也反映出创力传动机构的增速率、齿轮齿数,齿轮模数的变化决定着创力率的大小,其间的关系奥妙无穷,不同功率的最佳创力率,需经过复杂的对比验算才行。
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为基本的创力传动机构,主要用于小型机械的传动工作。
按图2所示系本发明连续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多个单式创力传动机构9及原动力输出轴10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连续式创力传动机构每多连接一个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在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已创力的基础上,即可再增大创力率1倍(未排除磨擦损耗)。
该连续式创力传动机构,主要用于中型机械的传动工作。
按图3所示,系本发明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原动力输入轴11、增速齿轮12、从动齿轮13、原动力转换轴14、原动力转换带轮15、16、传动带17、从动轴18、从动齿轮19、原动力输出齿轮20、原动力输出轴21等组成。该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可减少电动机与原动力输出齿轮等设备,从而节省设备成本。
按图4所示系本发明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多个单式或连续式或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22、原动力输出齿轮23、原动力输出轴2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可用多个单式或连续式或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22沿原动力输出齿轮23的周边传动原动力输出齿轮23,进而传动原动力输出轴24。该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每多增加一个单式或连续式或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即可在单式或连续式或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已创力的基础上再增大创力率1倍(未排除磨擦损耗)。
该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可减少体积与节省材料,主要用于大型机构的传动工作。
按图5所示,系本发明串联式创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由多个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25及原动力输出轴26串联组成。其特征在于该串联式创力传动机构,每多串联一个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即可在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已创力的基础上,再增大创力率1倍(未排除磨擦损耗)。
该串联式创力传动机构可减少体积与节省材料,主要用于巨型机械,如发电、火车、飞机、轮船等的传动工作。如用于发电机的传动工作,可无限地串联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这样可用有限的能源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能。有了充足的电能,一切所需的动能都能完全满足。
由于创力传动机构能成倍成番直至无限地创造力,因此他是对“省功不省力、省力不省功”定律的重大突破。他的全面开发利用将彻底改变世界与改善人类的生活!希望世界各国迅速行动起来,大力开发利用创力传动机构技术,造福自己的祖国!造福全人类!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包括原动力输入轴1、增速齿轮2、从动齿轮3、原动力转换轴4、原动力转换齿轮5、原动力输出轴齿轮6、原动力输出轴7、齿轮支撑架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原动力经原动力输入轴1传动增速齿轮2,再传动从动齿轮3,形成主动的增速力臂,再经过原动力转换轴4传动原动力转换齿轮5,再传动原动力输出齿轮6,形成大于主动力臂的可省力的从动减速力臂,进而传动原动力输出轴7传动工作机工作,从而实现用1的力创造1以上的创力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可科学地组合成能满足各种传动需要与成倍成番直至无限创造力的连续式、分支式、沿周式、串联式等多种创力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力传动机构,其连续式创力传动机构由两个以上的单式创力传动机构10、11连接组成。原动力从每一个单式创力传动机构的原动力输入轴输入,经各个单式创力传动机构连续传动后,由末尾的单式创力传动机构的原动力输出轴输出传动工作机工作;其分支式创力传动机构,由原动力输入轴11、传动增速齿轮12、再由增速齿轮12传动多个从动齿轮13,进而传动原动力转换轴14传动原动力转换带轮15、16,再经过传动带17传动带轮从动轴18传动从动齿轮19,从而传动原动力输出齿轮20传动原动力输出轴21传动工作机工作。其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由两个以上的单式或连续式创力传动机构22沿同一从动齿轮23的周边共同传动原动力输出轴24传动工作机工作;其串联式创力传动机构由两个以上沿周式创力传动机构25共同传动同一原动力输出轴26传动工作机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创力传动机构,也可采用齿轮、带轮、链轮结合进行传动。
全文摘要
一种单式创力传动机构,由原动力轴入轴、增速齿轮、从动齿轮、原动力转换轴、原动力转换齿轮、原动力输出齿轮、原动力输出轴、齿轮支撑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原动力经原动力输入轴1传动增速齿轮2,再传动从动齿轮3,形成主动的增速力臂,再通过原动力转换轴4传动原动力转换齿轮5,再传动原动力输出齿轮6,形成大于主动力臂的可以省力的从动减速力臂,进而传动原动力输出轴7传动工作机工作,从而实现用1的力创造1以上的力的创力目的。该单式创力传动机构,可科学地组合成能成倍成翻直至无限大地创造力的连续式、分支式、沿周式、串联式等各种创力传动机构。由于其能成倍成翻地创造力,故可利用其生产各种功率的自动发电机或无限地自动发电或满足各种机械的驱动需要。
文档编号F16H37/02GK1807926SQ20061000721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李海泉 申请人:李海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