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838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特别是涉及由单一操作柄改变热水/冷水供水管所提供的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例、调节出水流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8-427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单柄式水龙头。图11为该种以前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单柄式水龙头的局部剖视侧面图。如图11所示,以前的单柄式水龙头200具有垂直方向延伸的水龙头本体部202、从其中间部向斜上方延伸的设有出水口204的出水部206、水龙头本体部202内装的冷热水混合阀门208、用于操作该冷热水混合阀门208的操作柄210。而且,单柄式水龙头200的构成是通过以朝向水平方向的轴线为中心上下方向转动操作柄210调节出水流量,通过以朝向垂直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操作柄来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
而且,在以前的单柄式水龙头200中,从水龙头本体部202下方供给的冷热水流入水龙头本体部202上端部配置的冷热水混合阀门208。在该冷热水混合阀门208中混合的冷热水从冷热水混合阀门208底面设置的阀门出口(未图示)流出,通过从冷热水混合阀门208的下方向斜上方延长的出水部206从出水口204流出水来。
日本特开平8-42724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日本特开平8-42724号公报记载的以前构造的单柄式水龙头200中,因其整体高度高,在洗面台上设置单柄式水龙头200时,当看其背面侧设置的镜子时存在碍事的问题。在此,设有出水口204的出水部206的配置高度,要求其机能上必须确保必要的高度,但是尽量降低水龙头本体部202的比出水部206基端更上方突出的部分和操作柄210的高度。
但是,以前构造的单柄式水龙头200中,不得不在比出水部206基端更上方处配置冷热水混合阀门208,因此存在难以降低单柄式水龙头200整体高度的问题。而且,以前构造的单柄式水龙头200中,混合后的冷热水从冷热水混合阀门208的底面流出,因此为了把该冷热水引到比冷热水混合阀门208更上方处形成的出水部206,需要引导该冷热水从冷热水混合阀门208下方至上方出水部206的水路,于是产生了水龙头本体部202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如果水龙头本体部202是小型构成的话,难以牢固支承受到作用于操作柄210的操作力的冷热水混合阀门208,也可能引起冷热水混合阀门208和水龙头本体部202之间密封不良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以提供降低整体高度、结构紧凑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为目的。
而且,本发明以提供虽为小型,却能牢固支承冷热水混合阀门于水龙头本体部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为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用单一操作柄改变供给的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例、调节出水流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形成有让供给的热水和冷水分别流入的阀门入口,具备用于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例及出水流量的操作杆,形成了让混合后的冷热水流出阀门出口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具备分别通向各阀门入口处的热水和冷水的供水路,收纳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且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入形成在上部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的水龙头本体部;从该水龙头本体部上端开始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从阀门组件收纳凹部流出的冷热水流入的出水部通水路及让流入该出水部通水路的冷热水流出的出水口的出水部;在阀门组件收纳凹部内部向内突出形成、至少在出水部位置侧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上部相接触、支承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承载部。
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从流入热水和冷水的各阀门入口流入的热水和冷水,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内混合,从阀门出口流出。从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入阀门组件收纳凹部,流过其中并通向出水部的出水部通水路,从出水口流出来。而且,从操作柄传递给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作用力由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侧面上部相接触的承载部支承。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从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过阀门组件收纳凹部的壁面和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之间并通向出水部通水路,因此,水龙头本体部小型化成为可能。而且,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加在操作柄上的作用力由承载部支承,因此可以防止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在阀门组件收纳凹部中发生位移。于是,可以防止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和水龙头本体部之间的密封不良。
本发明中,优选阀门出口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形成,从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过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上方而流入出水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混合后的冷热水从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侧面形成的阀门出口流出,流入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上方的出水部,因此水龙头本体部可进一步实现小型化。而且,加在操作柄上的作用力由承载部支承,因此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形成阀门出口变为可能。
本发明中,优选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具备通过给与大致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于操作杆而限制操作杆转动的转动限制部和以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递加于该转动限制部的力的力传递面部,承载部配置于包含力传递面部的平面或者其近旁。
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加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操作杆上的作用力,通过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转动限制部将力传递到力传递面部。传递到该力传递面部的力,由在包含力传递面部的平面或其近旁配置的承载部来支承。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由力传递面部传递的作用力由与其在同一平面或者在其近旁配置的承载部来支承,因此可防止由于作用力造成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变形。于是,可以防止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和水龙头本体部之间的密封不良。
本发明中,优选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其侧面为圆柱形,阀门组件收纳凹部连通出水部侧的面及其两侧的面大致形成コ字形,从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通过コ字形的两处拐角和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圆柱形侧面之间形成的大致三角形截面的通路流入出水部通水路。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冷热水通过阀门组件收纳凹部コ字形的拐角和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圆柱形侧面之间形成的大致三角形截面的通路通向出水部,因此水龙头本体部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降低整体高度、结构紧凑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虽为小型却可以将冷热水混合阀门牢固地支承在水龙头本体部。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以部分截断表示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整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分解立体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在止水状态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在出水状态时的立体截面图。
图5为沿着图3的v-v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6为沿着图3的vi-vi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7为沿着图3的vii-vii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8为沿着图3的viii-viii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9为操作柄的立体截面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以部分截断表示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整体的立体图。
图11为以前的单柄式水龙头的局部剖视侧面图。
符号说明1 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2 水龙头本体部2a 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b 供水路2c 定位凹部2d 承载部2e 通路2f 内螺纹4 出水口6 出水部6a 出水部通水路6b 移行部通水路8 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a 肩部8b O型圈10 操作柄10a 把持部10b 安装部10c 裙部10d 基端部10e 远位部10f 凹部10g 第1对向面10h 第2对向面10i 安装部孔10j 裙部孔12 热水供水管14 冷水供水管
16 排水塞操纵柄16a 开关机构18 阀门压件18a 上侧环部18b 下侧环部18c O型圈20 套环20a 定位舌部20b 突起22 盖环22a 缺口22b O型圈22c 锥面24 操作杆24a 内螺纹24b 支承轴24c 第1侧面24d 第2侧面26 沉头螺钉28 阀门出口30 外壳30a 力传递面部32 固定盘32a 通孔32b 通孔34 可动盘34a 操作杆容纳凹部34b 通水凹部100 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
102 承载部104 阀门压件106 操作杆导向件106a 转动限制部106b 转动限制部200 以前的单柄式水龙头202 水龙头本体部204 出水口206 出水部208 冷热水混合阀门210 操作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
首先,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以部分截断表示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整体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分解立体截面图。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在止水状态时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出水状态时的立体截面图。图5至图8分别为水龙头本体部的平面剖视图。图9为操作柄的立体截面图。
首先,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具有大致向垂直方向延伸的水龙头本体部2、从该水龙头本体部2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延伸且前端设有出水口4的出水部6。而且,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还具有适当混合热水和冷水、调节出水流量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和用于操作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水龙头本体部2上部安装的操作柄10。
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其构成是左右方向转动操作柄10,即以第1轴线的垂直轴线为中心转动操作柄10,即可改变由热水供水管12及冷水供水管14分别供给的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例。而且,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通过上下方向转动操作柄10,即以第2轴线的水平轴线为中心转动操作柄10,可调节热水和冷水混合后的冷热水的出水流量,使水从出水部6的出水口4流出。
其次,如图2所示,在水龙头本体部2的背面侧,设置有用于开关设有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的洗面台的洗面池(未图示)的排水塞(未图示)的排水塞操纵柄16,通过该排水塞操纵柄16,可以操纵排水塞的开关机构16a。
另外,如图2所示,混合水龙头装置1具有用于固定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环状的阀门压件18、该阀门压件18上配置的套环20和该套环20上配置的盖环22。
然后,参照图1至图9,详细说明各零件的构成。
水龙头本体部2主要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大致四角柱状的形状,设置为大致向垂直方向延伸。而且,水龙头本体部2的上端设有用于收纳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另外,水龙头本体部2的下端接有热水供水管12及冷水供水管14,供给的热水和冷水通过水龙头本体部2内形成的2条供水路2b(图2中只图示了热水用管)通向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
出水部6主要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长方形截面的管状形状,从水龙头本体部2的上端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与水龙头本体部2成为一体。出水部6内的出水部通水路6a为与水龙头本体部2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连通的构成。而且,出水部6的上面与水龙头本体部2的上端面平面一致,即出水部6的上面与水龙头本体部2的上端面构成同一平面。另外,出水部6的前端的下面形成出水口4,通过出水部6内部的出水部通路6a通入的冷热水被放出。出水口4装有调整水流用的盖4a。
然后,参照图5至图8,说明水龙头本体部2及出水部6中形成的通水路的形状。图5至图8分别为沿着图3的v-v线、vi-vi线、vii-vii线、viii-viii线的平面剖视图(只是为了简化图示,水龙头本体部2内配置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不在剖视图中示出)。
如图5所示,水龙头本体部2上形成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其出水部6形成的水龙头本体部2的前侧的面和其两侧延伸的侧面具有大致为コ字形的截面形状。而且,水龙头本体部2的后侧的面和其两侧面之间,成为由半径比较大的圆弧连接而成的截面形状。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内混合的冷热水从其侧面设置的阀门出口28(图3、4)流出,流入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和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之间。
然后,如图6所示,在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大致中间部形成圆环状突起的承载部2d(如图3及图4所示)。该承载部2d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侧面相接触,以此约束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水平方向的移动。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流出的冷热水通过承载部2d切口所形成的通路2e而上升。该通路2e形成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圆柱形的侧面和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正面侧的2个拐角之间,大致为三角形截面。
另外,如图7所示,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在承载部2d更上方处形成圆形截面。通过图6所示的通路2e上升的冷热水在从水龙头本体部2向出水部6移行的部分,通过图7所示的分成2条的移行部通水路6b而上升。而且,通过这2条移行部通水路6b上升的冷热水如图8所示,流入连通各移行部通水路6b的出水部6的出水部通水路6a,从出水口4流出。
另一方面,阀门压件18主要如图2所示,由小直径的圆环状的上侧环部18a和大直径的圆环状的下侧环部18b构成。下侧环部18b的下端外周形成外螺纹,构成为与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内壁面形成的内螺纹2f螺合。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装入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状态下,通过使下侧环部18b的外螺纹和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内螺纹2f螺合,阀门压件18将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肩部8a向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下方压,使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固定在水龙头本体部2上。在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固定状态下,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上部装入阀门压件18的上侧环部18a,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操作杆24从上侧环部18a向上方突出。此外在下侧环部18b的上部外周上安装了O型圈18c,并在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肩部8a的内周上安装了O型圈8b,以保证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防水密封性。
套环20为外周向上方弯曲的圆环状零件,配置在下侧环部18b之上包围阀门压件18的上侧环部18a。而且,套环20的外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单边梁状的定位舌部20a(图2),该定位舌部20a比套环20向上折叠弯曲的部分更加向上突起。而且,定位舌部20a的外侧面形成有突起20b(图1)。通过该突起20b被装入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内壁面上形成的定位凹部2c(图2),从而决定套环20的转动位置。另外,套环20由表面光滑的树脂形成,可以减少套环20与相接触零件之间的摩擦。
操作柄10如图9所示,具有由使用者把持的板状把持部10a、安装于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操作杆24的安装部10b和该安装部10b的周围形成的半球状的裙部10c。而且,把持部10a由止水时大致朝向水平方向的基端部10d和从该基端部10d弯曲朝向斜上方的远位部10e构成。该远位部10e弯曲形成长度方向的轴线L和操作杆24的上端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θ为小于90°的锐角(参照图3)。而且,远位部10e以其长度方向轴线L通过操作杆24的支承轴24b的近旁的角度而弯曲着(参照图3)。
安装部10b上形成装入操作杆24的四角柱状的凹部10f。该凹部10f的内壁的一组对向面由第1对向面10g和第2对向面10h构成。第1对向面10g上形成有用于使紧固与操作杆24上所设的内螺纹24a(图2)螺合的固定用沉头螺钉26的工具通过的小孔即安装部孔10i。而且,裙部10c的正面侧上形成有与安装部孔10i一致的小孔即裙部孔10j,紧固沉头螺钉26的工具可从外部插入。该裙部孔10j由于是形成在把持部10a下侧的小孔,于外观无损,而且当插入紧固沉头螺钉26用的工具时,起到导向工具的作用。
其次,主要参照图3和图9,说明操作柄10安装在操作杆24的构造。
如图3所示,操作杆24的上端部装入操作柄10的安装部10b上形成的凹部10f。在该状态下,操作杆24的内螺纹24a上预先螺合的沉头螺钉26与操作柄10的裙部10c上设有的裙部孔10j及安装部10b上设有的安装部孔10i孔位一致。因此,通过裙部孔10j、安装部孔10i插入六角头扳手(未图示),其与沉头螺钉26头部形成的六角柱状孔(未图示)插合,即可用六角头扳手转动沉头螺钉26。通过转动,沉头螺钉26从操作杆24的第1侧面24c穿出,其前端与安装部10b的第2对向面10h相接触。而且再将沉头螺钉26紧固后,沉头螺钉26的前端将进入第2对向面10h一点,第2对向面10h对面的第1对向面10g则被操作杆24的第2侧面24d压住。通过该压力,操作柄10固定在操作杆24上。
另一方面,盖环22主要如图2所示,为上面平坦的环状零件。盖环22为嵌入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上端的构造,配置在操作柄10的裙部10c的周围。盖环22的下部圆周的一处形成有插入套环20定位舌部20a的缺口22a。通过该缺口22a容纳定位舌部20a、盖环22嵌入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即可确定盖环22的转动位置。于是,确定了盖环22对于套环20的位置,而且,如上所述,因为套环20已经确定了对于水龙头本体部2的位置,其结果,可以确定对于水龙头本体部2的盖环22的转动位置。
而且,盖环22的外周嵌入了O型环22b,通过几乎将该O型环22b压坏一般地嵌入盖环22,盖环22无法从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轻易脱离而嵌入进去。另外,盖环22的下侧内周形成有锥面22c。通过操作柄10的裙部10c沿该锥面22c滑动,导向操作柄10的移动。
然后,主要参照图3及图4,说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构成。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具有操作杆24、外壳30、该外壳30中装入的固定盘32和相对于该固定盘32的可动盘34。
操作杆24是以朝向水平方向的支承轴24b为中心可转动的构成。而且,该支承轴24b是相对于外壳30、以通过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中心的垂直方向轴线为中心的可转动的构成。因此,操作杆24以支承轴24b为中心可转动的同时,也可以垂直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
固定盘32为形成有3个通孔32a、32b的大致圆板型零件,相对于外壳30而被固定。阀门入口的2个通孔32b(只图示了一个)连通水龙头本体部2上设置的2条供水路2b(只图示了一条),供给的热水和冷水分别流入2个通孔32b。
可动盘34为大致圆板型零件,分别形成其上面的操作杆容纳凹部34a及下面的通水凹部34b。操作杆容纳凹部34a容纳操作杆24的下端部,操作杆24通过以支承轴24b为中心转动,构成可动盘34相对于固定盘32前后方向移动。而且,操作杆24以垂直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后,与其相连的可动盘34也相对于固定盘32而转动。
另外,可动盘34的下面的通水凹部34b为当可动盘34相对于固定盘32移动时,固定盘32的2个通孔32b适当开闭的构造。即如图3所示,可动盘34移动到最后方的状态下,2个通孔32b由可动盘34完全封闭,处于止水状态。从该状态下,使操作杆24以支承轴24b为中心转动,使可动盘34向前方移动后,固定盘32的2个通孔32b和可动盘34的通水凹部34b则重合。在该状态下,通过各通孔32b流入的热水和冷水流入通水凹部34b中并混合,再从阀门出口28流出变为出水状态。图4所示的可动盘34移动到最前方的状态下,各通孔32b处于最开放状态,出水量也最大。
另一方面,使操作杆24以垂直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而转动可动盘34时,各通孔32b的打开程度发生变化。即在图4中向H方向转动操作柄10(操作杆24)时,与热水供水管12连通的通孔32b的打开程度变大,与冷水供水管14连通的另一通孔32b的打开程度变小。因此,冷水的流入量减小,热水的流入量增加,出水的水温变高。反之,在图4中向C方向转动操作柄10时,冷水的流入量增加,热水的流入量减小,出水的水温变低。而且,如图3所示,可动盘34移动到最后方的情况下,操作杆24即使以垂直方向轴线为中心转动,各通孔32b也一直处于关闭,维持在止水状态。
然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的作用。首先,如图3所示的止水状态,可动盘34封闭着固定盘32上设置的2个通孔32b,因此通过热水供水管12和冷水供水管14供给的热水和冷水不流入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内而处于止水状态。然后,以支承轴24b为中心向上转动操作柄10(操作杆24)后,可动盘34向前移动,2个通孔32b打开变成出水状态。操作柄10朝向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的正面时,2个通孔32b的打开程度大致相同,大致等量的冷水和热水流入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
流入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内的冷水和热水被混合,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侧面的阀门出口28流出。从阀门出口28流出的冷热水流入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并上升。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内上升的冷热水通过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侧面与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壁面之间的2条通路2e(图6)继续上升,经过移行部通水路6b(图7)而流入出水部通水路6a。出水部通水路6a内流入的冷热水从出水口4流出来。
向上转动操作柄10时,其裙部10c的后端与套环20的上面相接触,使操作柄10不能再向上转动。此时,通过操作杆24传递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作用力由承载部2d支承,防止由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作用力而引起移位。而且,由使用者把持的操作柄10的远部位10e相对于基端部10d弯曲,相对于操作杆24的上端部的轴线为锐角的朝向。因此,由使用者加以的相对于远部位10e为直角的作用力方向,与相互压合的第1对向面10g及第2侧面24d作用力方向相异,操作柄10从操作杆24拔出方向上的作用力分力变小。
另一方面,向右方向或向左方向转动操作柄10后,流入的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例发生变化,可以调节出水的水温。而且,裙部10c的后端与套环20的相接触,因此作用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小,操作柄10可以轻易地左右转动。
反之,向下转动操作柄10后,其裙部10c的前端与套环20的上面相接触的同时处于止水状态,使操作柄10不能再向下转动。此时,通过操作杆24传递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作用力由承载部2d支承,可防止由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作用力引起移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出水部从水龙头本体部的上端开始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因此可以降低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整体高度。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混合后的冷热水流过阀门组件收纳凹部和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之间而通向出水口,因此水龙头本体部小型化成为可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传递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作用力由承载部支承,可以防止作用力引起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位移。因此,可防止对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外壳产生过大的作用力,使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设置阀门出口成为可能。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呈圆柱形,阀门组件收纳凹部的前侧呈コ字形,冷热水通过コ字形的拐角和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圆柱形侧面之间的大致呈三角形的通路而通向出水部,因此水龙头本体部小型化成为可能。
其次,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其阀门组件收纳凹部内形成的承载部的形状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此仅就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予以说明,相同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图10为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的立体截面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00具有水龙头本体部2、前端设有出水口4的出水部6、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操作柄10、排水塞操纵柄16、用于固定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环状阀门压件104、套环20和盖环22。
在本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00中,水龙头本体部2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上设置的承载部102形成于比第1实施方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更上方的位置。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内配置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其肩部8a由阀门压件104从上方压住。而且,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设置的承载部102的上端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的肩部8a大致定位于同一高度。因此,承载部102的上端与形成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肩部8a的外壳30的力传递面部30a的上面成为同一平面。该力传递面部30a为构成外壳30的一部分且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圆环状平面,由此形成了肩部8a。
另一方面,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其在上部具有配置为包住操作杆24的操作杆导向件106,由该操作杆导向件106限制操作杆24的移动。即,操作柄10扳到最下方、操作杆24以支承轴24b为中心转动后,操作杆导向件106后侧的转动限制部106a与操作杆24的下部相接触并产生大致水平方向的力,限制操作杆24的转动。反之,操作柄10扳到最上方后,操作杆导向件106前侧的转动限制部106b与操作杆24的下部相接触并产生大致水平方向的力,限制操作杆24的转动。
这些转动限制部106a、106b给与操作杆24的大致水平方向力的反作用力,由外壳30的力传递面部30a传递给承载部102并得到支承。在此,转动限制部106a、106b给与操作杆24的大致水平方向力的反作用力,由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力传递面部30a直接传递给承载部102,因此不会给外壳30的其他部分造成大的作用力。因此,外壳30的强度不必过大,并可防止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由于作用力而发生变形。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用单一操作柄改变供给的冷热水混合比例、调节出水流量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形成有让供给的热水和冷水分别流入的阀门入口,具备用于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及出水流量的操作杆,形成了让混合后的冷热水流出阀门出口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具备分别通向上述各阀门入口处的热水和冷水的供水路、收纳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且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入形成在上部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的水龙头本体部;从该水龙头本体部上端开始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从上述阀门组件收纳凹部流出的冷热水流入的出水部通水路及让流入该出水部通水路的冷热水流出的出水口的出水部;在上述阀门组件收纳凹部内部向内突出形成、至少在上述出水部位置侧与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上部相接触、支承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承载部。
2.权利要求1记载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其中,上述阀门出口形成于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从上述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过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上方、而流入上述出水部。
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其中,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具备通过给与上述操作杆大致水平方向的力而限制上述操作杆转动的转动限制部和大致以水平方向延伸的传递加于该转动限制部之力的力传递面部,上述承载部配置于包含上述力传递面部的平面或者其近旁。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其中,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其侧面为圆柱形;上述阀门组件收纳凹部,连通上述出水部侧的面以及其两侧的面大致呈コ字形;从上述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通过上述コ字形的两处拐角和上述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圆柱形侧面之间形成的大致三角形截面的通路流入上述出水部通水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整体高度、结构紧凑的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本发明为冷热水混合式水龙头装置(1),其特征是具备阀门入口(32b)、操作杆(24),还具备形成了阀门出口(28)的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8)和供水路(2b),还具有收纳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且阀门出口流出的冷热水流入到形成在上部的阀门组件收纳凹部(2a)的水龙头本体部(2)、从该水龙头本体部上端开始大致向水平方向延伸且从阀门组件收纳凹部流出的冷热水流入的出水部通水路(6a)及出水口(4)所形成的出水部(6)和在阀门组件收纳凹部内部向内突出形成且至少在出水部位置侧与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侧面上部相接触以支承冷热水混合阀门组件的承载部(2d)。
文档编号F16K11/06GK1975221SQ20061013825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森田和典, 村田刚 申请人: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