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轻重量的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86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的制作方法
可减轻重量的链条
狱繊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链条,特别是指一种在链片上设置减重孔之可减轻 重量的链条。
背離术
参阅图1、 2,以往可减轻重量之链条通常包含数个串接单元1,每 个串接单元1都包括两片内外平行之内链片11、两片分别位在内链片 11外侧的外链片12、两个左右间隔地位在内链片11间的链辊13,以及
两支串接相邻之链片11、 12的链轴14。上述内链片11皆具有两个左右 间隔之端部111,以及一位在该等端部111间的衔接部112,每个端部 111皆具有一供链轴14穿过的轴枢孔113,以及一个自轴枢孔113周缘往 另一内链片11突出的突柱114,而该衔接部112除了具有两条分别位在 上方及下方并往内链片11之一圆心连线13弧弯的轮廓面115外,还具有 一个界定出一减重孔10的孔围绕面15。
其中该孔围绕面15包括两段分别邻近轴枢孔113的第一弧段 151,以及两个衔接在该等第一弧段151间的第二弧段152,上述第一弧 段151分别围绕一圆心153,并具有一个邻近轴枢孔113并位在圆心连线 13上的基准点154,以及两与第二弧段152接连的端点155,前述端点 154皆位在两条垂直于圆心连线13并通过基准点154之基准连线16间。
而该等外链片12亦具有两个端部121,以及一个连接在端部121间 的衔接部122,于衔接部122上亦具有一个减重孔123,由于该减重孔 123的形状与内链片11之减重孔10相同,不再说明。而该等链轴14是包括一段对应链片11、 12的轴基部141,以及两段位在轴基部141相反端并突出于外链片12的铆合部142,在该轴基部141及铆合部142间界定出一个中空道143,其中该等铆合部142的厚度与轴基部142相同。当外力施加在链轴14之铆合部142时,前述铆合部142将向周缘扩散形成一个铆合突缘144。即在未铆合状态下,该链轴14具有两个厚度相同的铆合部142,而在铆合后该等铆合部142会向外链片12扩展形成铆合突缘144。
习知链条虽可藉由内、外链片11、 12的减重孔10、 123,来达到减轻链条整体重量的目的,但是在减轻重量的部分仍可再加强。而在链轴14的设计上,由于该链轴14之轴基部141及铆合部142的厚度一致,因此,当铆合部142受到冲压向外扩展形成铆合突缘144时,该铆合突缘144容易偏斜,而无法均匀扩散在中空道143周缘,造成铆合品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减轻重量之可减轻重量的链条。
本发明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包含数个串接单元,每个串接单元都包括两片第一链片、两片第二链片,以及两支串接相邻链片的链轴,至少其中一个第一链片具有两个左右间隔且各别具有一供链轴穿过之轴枢孔的端部、 一个介于该等端部间的衔接部、 一条通过该等轴枢孔之一圆心的圆心连线,以及两条分别通过该等圆心并和圆心连线垂直的圆心垂线。该衔接部具有一个界定出一减重孔的孔围绕面,此该孔围绕面包括两个各别邻近轴枢孔的第一段,以及两个衔接该等第一段的第二段,每个第一段都具有一位在圆心连线上的基准点,以及两个位在该圆心连线之相反侧的端点,又该第一链片更具有两条分别通过基准点并垂直于圆心连线之基准垂线, 而该等端点是不超过该基准垂线地位在相邻之圆心垂线及基准垂线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藉由改变减重孔的形状,可以在不影响链条 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扩大减重孔的面积,以达到进一步减轻链条重量之目 的。


图1是一种习知可减轻重量之链条的局部剖视分解图; 图2是该习知链条之一内链片的内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链条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分解图; 图4是一内侧视图,单独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第一链片; 图5是一立体图,单独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一第二链片; 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侧视图,单独显示该第二链片; 图7是一比对图,主要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第一链片与习知链片 之减重关系;
图8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显示本发明链条之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9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显示本发明链条之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IO是本发明链条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未完整组合剖视图;及 图11是一立体图,单独显示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 式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 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 4、 5,本发明链条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数个左右设置之串接单元3。每个串接单元3都包括两片内外平行之第一链片4、两个可转动地位在该等第一链片4间的链辊31、两片分别位在同侧之第一链片4外侧且部分重叠的第二链片6,以及两支串接相邻之第一及第二链片4、 6的链轴5。
其中该等第一链片4都具有两个左右间隔之端部41,以及一个位在端部41间的衔接部42,每个端部41都具有一个端部圆心411、 一个围绕该端部圆心411的端部轮廓面412、 一个轴枢孔413,以及一个由轴枢孔413周缘往另一第一链片4突出的突柱414。而该第一链片4还具有一条连接该等端部圆心411的圆心连线43、两条垂直于该圆心连线43并通过端部圆心411的圆心垂线44,以及两条设在内侧面上并横跨端部41及衔接部42的倒角40。
而该衔接部42具有两个衔接在端部轮廓面412间的衔接轮廓面421,以及一个界定出一减重孔422的孔围绕面45,在本实施例中,该等衔接轮廓面421是往中央弧凹的凹弧状。而该减重孔422是对称地位在圆心连线43之相反侧,该孔围绕面45包括两段分别邻近相邻之轴枢孔413的第一段451,以及两个衔接在第一段451之上方及下方的第二段452,其中第一段451呈凹弧状并围绕邻近之端部圆心411,具有一个落在该圆心连线43上的基准点453,以及两个分别位在该圆心连线43之相反侧的端点454,而该第一链片4更具有两条分别通过基准点453并垂直于圆心连线43的基准垂线46,而该等端点454位在相邻之基准垂线46及圆心垂线44间。本实施例之第二段452是衔接在第一段451之端点454间,并顺着衔接轮廓面421之弧弯曲线弧弯。而该等链辊31是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链片4之对应突柱414间。参阅图3、 5、 6,本实施例之第二链片6都具有两个左右间隔的端部61,以及一个位在上述端部61间的衔接部62,每个端部61都具有一个供链轴5穿过的轴枢孔611,而该衔接部62具有一个朝向第一链片4的内侧面621、 一个外侧面622、 一个贯穿内、外侧面621、 622并界定出一个减重孔623的孔围绕面63,以及两条连接在内、外侧面621、 622间的凹弧衔接轮廓面620,上述减重孔623及孔围绕面63的形状及构造都和第一链片4相同,不再赘述,而孔围绕面63亦具有两条弯弧的第一段631,以及两条弯弧的第二段632。本实施例之第二链片6的两轴枢孔611之圆心间的节距P假设为12. 7 mm,本实施例之减重孔623的第一段631是以轴枢孔611之圆心为圆心的弯弧状,其半径较佳为2.7 mm~3.3 mm,因此,本实施例该第二链片6之孔围绕面63到相邻之轴枢孔611间的最短距离Wl则以0.9~1.5mm为较佳,而该孔围绕面63到衔接轮廓面620间的最短距离W2则以1.4~2.0mm为较佳。为设计各种尺寸大小不一的链片,根据上述尺寸大小可推算出Wl/P=0.07~0.12,乃为较佳的比例设计。又本实施例第一链片4之孔围绕面45到轴枢孔413以及衔接轮廓面421间的最短距离,亦和第二链片6相同,不再赘述。
而该衔接部62之内侧面621更具有两个位在对角位置的第一凹缘625、两个与上述第一凹缘625邻接且深度较浅的第二凹缘626,以及两个沿着边缘设置并跨越第一及第二凹缘625、 626的导斜面627,而该外侧面622具有两个对应第一凹缘625的第一突缘628,以及两个对应第二凹缘626的第二突缘629,上述第一突缘628突出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突缘629。
本实施例之链轴5包括一个围绕一中心轴线设置且介于第二链片6间的轴基部51,以及两段位在轴基部51相反端并突出于第二链片6的铆合部52,在该轴基部51及铆合部52间界定出一个轴向的中空道53,其中该轴基部51具有一个内环面511,以及一个相距内环面511等距的外环面512,而该铆合部52具有一段和外环面512直线连接的外环突面521、一段自外环突面521往中心轴线垂直延伸的外端面522,以及一个自外端面522往内环面511斜伸并界定出一朝向中空道53之缺环520的铆合斜面523,上述缺环520之宽度W3大于或等于0. 2咖。
参阅图3、 4、 7,本实施例第一链片4的设计理念是让减重孔422沿着衔接轮廓面421以及轴枢孔413的弧度而设,即图7中标示斜线的部位,而图1、 2所示之习知内链片11的减重孔10通常不会很大,但如果挖到最大时,由于其是采用外凸圆弧的设计,即假使如图7所示之习知内链片11之减重孔10加到最大,且假设该外凸圆弧之减重孔10的减重面积为1,则本发明之内凸凹弧的减重孔422之减重面积可达将近1.2,即图7中斜线标示部分的减重面积占0.2,由于本实施例之减重孔422的四个角落若采用锐角会有应力集中的问题,故本实施例在该减重孔422的四个角落各别形成一弧圆,藉此改善以上问题。上述减重孔422与图1之习知内链片11比较,具有4个扩孔区域423,由于本发明之第一及第二链片4、 6的重量都较习知者少,且该等扩孔区域423位在第一链片4厚度较大的部位,而不会影响到第一链片4的结构强度,故本发明该项设计确实可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达到进一步减重的目的。
又本实施例在链轴5的设计上,主要是在链轴5之铆合部52上利用铆合斜面523形成该缺环520,上述铆合斜面523可以在链轴5接受铆合加工时,让该铆合部52比较平均的往外周缘扩散,故本实施例之链轴5也可以在不影响结合强度的情况下,让链轴5在铆合后更为均匀,使铆合的品质更稳定。依发明人实际测试,本发明之缺环520的宽度W3只要大于或等于0.2mm,即具有变形均匀之效果。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定义之第一链片4为一般俗称的 内链片,第二链片6为一般俗称的外链片,但前述第一及第二链片4、 6 的定义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其亦可相反的设计,即第一链片4亦可为外链 片,第二链片6亦可为内链片。此外,本发明也不以同时在第一及第二链 片4、 6上同时设置减重孔422、 623为必要,即只要在其中一种链片4、 6上设置减重孔422、 623,即可达到本发明预期之功效。
参阅图8,本发明链条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 同,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第一及二链片4、 6的构造,以下仅举 第二链片6作说明,即该第二实施例之第二链片6亦包括两间隔之端部 61,以及一衔接部62,每个端部61亦各别具有一轴枢孔611,而该衔接 部62亦具有两个分别位在上方及下方之衔接轮廓面620,以及一个介于 该等衔接轮廓面620间并界定出一减重孔623的孔围绕面63,上述孔围 绕面63亦具有两第一段631,以及两第二段632,上述第一段631是以轴 枢孔611之圆心由中心的弧弯状。本实施例的特色在于该等衔接轮廓面 620及第二段632皆为平行于圆心连线43的直线。惟在设计上,本发明 之第二段632只要是直线即可,但第一段631也可以是直线状(容后说明) 其中第二段632也不以平行于圆心连线43为必要。
参阅图9,本发明链条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亦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类似, 不同者仅为第一及第二链片4、 6之孔围绕面45、 63的构造,图9举第一 链片4为例,即该第一链片4之孔围绕面45亦包括两个第一段451,以 及两个第二段452,上述第一段451是和基准垂线46重叠之直线,但在 设计上,该等第一段451只是是直线即可,并不以和基准垂线46重叠为 必要。参阅图10、 11,本发明链条之第四较佳实施例亦包含数个串接单元 3,每个串接单元都包括有第一链片4、第二链片6,以及串接第一及第二 链片4、 6的链轴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第一及第二链 片4、 6具有相同的构造,以第一链片4作说明,该第一链片4具有两个 端部41,以及一位在该等端部41间的衔接部42,上述端部41具有高度 差,故该衔接部42是由其中一个端部41往另一个端部41倾斜,在该衔 接部42上同样具有一个界定出一减重孔422的孔围绕面45,此减重孔 42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 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 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包含数串接单元,每个串接单元包括两第一链片,至少其中一个第一链片具有两个左右间隔且各别具有一轴枢孔的端部、一个介于该等端部间的衔接部、一连接轴枢孔之一圆心的圆心连线,以及两条分别通过该等圆心并垂直于圆心连线的圆心垂线,该衔接部并具有一界定出一减重孔的孔围绕面,上述孔围绕面包括两个各别邻近轴枢孔的第一段,以及两个衔接第一段的第二段,至少一第一段都具有一个位在圆心连线上的基准点,以及两个位在该圆心连线之相反侧的端点,而该第一链片更具有两条分别通过基准点并垂直于圆心连线之基准垂线,至少一端点是不超过基准垂线地位在相邻之圆心垂线及基准垂线间;两第二链片;以及两链轴,串接相邻之第一及第二链片。
2.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 一片第二链片具有两个左右间隔且各别具有一轴枢孔的端部、 一个介于该 等端部间的衔接部、 一连接轴枢孔之一圆心的圆心连线,以及两条分别通 过该等圆心并垂直于圆心连线的圆心垂线,该衔接部并具有一界定出一减 重孔的孔围绕面,上述孔围绕面包括两个各别邻近轴枢孔的第一段,以及 两个衔接第一段的第二段,每个第一段都具有一个位在圆心连线上的基准 点,以及两个位在该圆心连线之相反侧的端点,而该第二链片更具有两条 分别通过基准点并垂直于圆心连线之基准垂线,该等端点是不超过基准垂 线地位在相邻之圆心垂线及基准垂线间。
3.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链轴 都包括一段对应第一及第二链片的轴基部,以及两段位在轴基部相反端之 铆合部,在该轴基部及铆合部间共同界定一中空道,其中该铆合部具有一 个界定出一邻近中空道之缺环的铆合斜面,且该缺环的宽度是大于或等于;0.2咖。
4.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链片之衔接部更具有两条上下设置的衔接轮廓面,而该等链片之孔围绕面 到轴枢孔间具有一最短距离Wl,每个链片之两轴枢孔间具有一节距P,该 Wl/P=0.07~0.12 。
5.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链片之孔围绕面的第一段是沿着相邻之轴枢孔的弧度设置的弧凹状。
6.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段 的圆心和轴枢孔的圆心相同。
7.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段 之半径为2.7鹏~3.3咖。
8.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链片之孔围绕面的第一段是直线状。
9.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链片之第一段是和基准线重叠。
10.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链片之第二段是直线状。
11.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 一链片之第二段是平行于圆心连线。
12.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 一链片之衔接部具有两个直线之衔接轮廓面。
13.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 一个第二链片之衔接部更具有一朝向第一链片之内侧面,以及一个与内侧 面间隔之外侧面,其中该内侧面具有两个位在对角位置的第一凹缘、两个与上述第一凹缘邻接且深度较浅的第二凹缘,以及两个沿着边缘设置之导 斜面,而该外侧面具有两个对应第一凹缘的第一突缘,以及两个对应第二 凹缘的第二突缘,该等第一突缘突出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突缘。
14.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链片更具有两条横跨端部及衔接部之倒角。
15. 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 及二链片的构造相同,且链片之衔接部是由其中一个端部往另一个端部倾 斜,而使得链片的两端部具有高度差。
全文摘要
一种可减轻重量的链条,包含数个串接单元,每个串接单元都包括数片两两平行且左右部分重叠的链片,以及两支串接相邻链片的链轴,该等链片都具有两个各别设置一轴枢孔的端部、一个介于端部间并藉一孔围绕面界定出一减重孔的衔接部,其中该孔围绕面包括两段各别邻近轴枢孔的第一段,以及两个衔接该等第一段的第二段。本发明主要是改变减重孔的形状,使第一段的上方及下方进一步地往轴枢孔方向延伸,以扩大减重孔的面积,由于减重孔之扩孔区域不会影响到链条的结构强度,故本发明可在维持链条应有结构强度下进一步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G13/00GK101457812SQ20071012506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3日
发明者吴瑞章 申请人: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